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4-09
春耕的田野上,一輛輛滿載農資的三輪車在田埂間穿梭,車斗里卻常常能看到有人影晃動。
隨著春季農忙時節的到來,“客貨混裝”的三輪車和超載車輛再次成為田間“隱形殺手”。連日來,我市各級交管部門多措并舉,靶向整治三輪車違法載人和超限超載行為,為春季農耕安全筑牢防線。

在聞喜縣裴社鎮的麥田邊,聞喜交警大隊的民警正舉著一疊事故照片,給圍觀鄉親們“算賬”:“去年周邊發生的一起三輪車違法載人事故中,兩條人命輕易就被奪走了!”民警指著照片里扭曲變形的車架說,“那個坐在車斗里的娃,本來該在城里讀高中……”人群里原本交頭接耳的老鄉們漸漸安靜下來,幾個常年在田間勞作的老把式默默摘下了掛在車把上的馬扎。
“咱們這‘順路捎人’的老習慣,可得改改了!”夏縣的整治現場如同生動的課堂。在堆滿農機具的廣場上,夏縣交警大隊的民輔警指著宣傳板面上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說:“去年開春,老李家拉了200斤化肥,轉彎時連人帶車栽進溝里,車斗變形得就像被揉皺的易拉罐。”
河津市小梁鄉的田間地頭最近多了些特殊廣播員。每天,村里的大喇叭都會準時響起。“各位鄉親聽分明,三輪載人要人命!”
帶著鄉音的安全提示在田野間回蕩,趕早下地的王老漢聽著聽著,順手就把準備捎帶的鄰居勸回了家。

在這場春耕安全保衛戰中,運城交警創新推出“田間課堂”“案例巡展”“大喇叭攻勢”組合拳。據統計,僅3月份就開展警示教育超100場,覆蓋農戶20萬人次。
當夕陽染紅西邊的云霞,滿載農資的三輪車依然在鄉間小路奔波,但車斗里不再有說笑的身影——這份帶著泥土味的守護,正為春耕生產鋪就平安底色。
記者 樊朋展 劉凱華
記者感言
站在春意盎然的田野間,三輪車引擎聲與交警的勸導聲交織成獨特的“安全協奏曲”。這場整治行動背后,是生命與僥幸的博弈,更是傳統農耕習慣與現代交通法規的碰撞。
最令我震撼的,是那些帶著泥土味的警示方式。這些“土辦法”恰恰擊中了農戶的心理軟肋——他們或許不懂法條,但看得懂破碎的車架、聽得懂方言廣播里的泣血告誡。
春耕的田野需要車輪奔馳,但車斗里不該裝載危險。整治行動中體現的執法智慧更值得深思。從“大喇叭”的鄉音到國道隱患的精密排查,再到錯峰執法的精準打擊,運城交警正在探索一套適配農村實際的治理模型。 記者 樊朋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