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3-25
□記者 趙澤艷 文圖

文創小店
鹽湖產鹽,自古便有“鹵池之利,資養萬民”的說法。歷史長河中的它,不僅是當地百姓的經濟來源,還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歷經歲月洗禮,它并未沉寂,而是華麗轉身,成為文旅融合的生態經濟典范。在它身上,我們可以看見經濟發展的無限可能。
上午10點,006號燈桿旁一家名為“多樂解憂雜貨鋪”的文創小店準時開門,工作人員在整理店內的文創產品時,就有顧客陸續進門。精美的冰箱貼、設計獨特的書簽,每一件都飽含鹽湖元素,令進門選購的游客眼花繚亂。店里還為顧客提供拍立得服務,天氣好時,在006號燈桿前照相的顧客絡繹不絕,這為小店增添了不少收入。
“向這邊看鏡頭,兩個人可以更近一點,非常棒!”鹽湖岸畔,攝影師老陳的相機快門響個不停。鏡頭里,一對小情侶甜蜜相擁,遠處黛色山影與斑斕湖水構成天然畫框。沿著鹽湖邊行走,隨處可見拿著相機的攝影師。老陳說,他們拍攝一張照片只要5元錢,大多數人聽見這么實惠的價格都會選擇拍上幾張,給自己的鹽湖之行留下美好回憶。

移動咖啡車
走進運城鹽湖景區,遠遠便能聞到一陣咖啡香,循著香味尋去,那是劉先生的移動咖啡車在營業。一輛自家的白色小車,后備箱里放著做咖啡的全部器材,車旁支起兩張桌子和幾個板凳,這般看似簡單的配置,在鹽湖美景的映襯下,倒也成了許多游客放松身心的愜意去處。去年開始,無論酷暑還是嚴寒,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劉先生都會開著他的小車來到這里。在導航軟件上搜索“劉先生的移動咖啡車”,便能找到它的位置,它儼然一座美食新地標。閑暇之余,劉先生會拿起吉他,與來鹽湖的游客們一同放聲歌唱。一杯香醇的咖啡,一首悠揚的曲子,一群熱愛生活的人,共同勾勒出運城鹽湖景區這一隅獨特迷人的風景線。
夜晚悄然而至,運城鹽湖景區對面,小吃街才開始升騰起煙火。烤腸、臭豆腐、饃夾菜、腸粉……各種能叫得上名字的小吃都聚集在這里,逛累了的游客此刻都會忍不住放慢腳步,在這些美食攤前徘徊,糾結吃些什么。賣臭豆腐的大姐生意相當火爆,不一會工夫,就賣出去十幾單,借助鹽湖的流量,她把自己的小生意也經營得十分紅火。
從鹽湖邊別具一格的文創小店,到敬業的攝影師,再到溫馨的移動咖啡車、熙攘的美食攤,鹽湖正源源不斷地釋放著巨大的經濟活力。但我們不能忘記,鹽湖最核心的吸引力源于它秀美的自然風光。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注重鹽湖生態保護。未來,堤埝整治、鹽湖綠化、水系治理等工作仍是重中之重。在政府積極努力的同時,我們每個人也應主動擔當,從身邊小事做起,如在移動咖啡車旁、小吃街附近,做到不隨地亂扔食物垃圾,共同守護鹽湖的美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