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全面提升“一建兩管三保障”水平
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水安全支撐

——寫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來臨之際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22

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孫耀民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5年“世界水日”主題為“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護)。我國紀念202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運城市水務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立足市情和水情實際,始終把保障水安全擺在全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文明的戰略高度來抓,錨定市委“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緊盯局黨組“1231”工作思路,以“月清季結年對標臺賬式一線工作法”為抓手,以“項目建設年”和“業務提標達效年”為契機,全面提升“一建兩管三保障”能力水平,著力在興水利、防水患、保護水生態、管好水資源等領域下功夫,全力推動我市由水利大市向水利強市邁進,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水安全支撐。

一、聚焦“一個建設”,夯實水安全根基

“一建”即大建設,緊緊抓住當前項目建設窗口期,發揮項目建設主陣地、經濟發展主戰場、高質量發展主引擎作用,精準抓項目謀劃、高效抓項目建設、全程抓項目達效,以項目建設的實際成效,夯實水安全根基,全力以赴推進“現代化水網建設、加快河湖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加快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四個方面項目建設。一是推進現代化水網建設,結合我市“三縱四橫,三河連通”的市級水網總體框架,配合做好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工作,做好初設及實施階段征地移民規劃和補償工作。提速市級水網建設,加快實施汾河干流新絳段、稷山段防洪能力等提升工程;推進涑水河絳縣城區段生態治理工程;推進運城市排洪通道(姚暹渠)改造工程主汛期前達到通水條件、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加快縣級水網工程建設,鹽湖區、臨猗縣等6縣(區)全面推進縣級水網規劃批復工作,同步抓好市縣水網規劃的貫徹落實工作;加快推進小浪底引黃縣域小水網配套工程建設,推動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同步建成達效。二是加快河湖生態修復等工程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推動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加快推進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完成運城鹽湖堤埝除險加固及生態修復項目(一期)年度任務。加快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3個小流域提質增效項目、7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12座新建淤地壩項目,年內完成36.9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任務。加快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對2018—2023年度實施的19個項目、對2024年度實施的2個項目、2025年度實施的3個項目按照時間節點按時完成任務。持續做好“一泓清水入黃河”水利工程推進工作。扎實推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5個未完工項目建設任務,確保交好“一泓清水入黃河”水利答卷。三是加快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統籌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新增恢復水澆地和農村供水等“命脈工程”,筑牢農業發展水利根基。推進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加快實施芮城縣大禹渡北擴、古賢灌區二期等6大大中型灌區骨干工程續建改造,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力爭夾馬口、尊村等大型灌區續建改造工程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完成新增恢復水澆地年度任務。優化農村供水工程布局,到2025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43%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1%。四是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完成汾河堤防、馬壁峪入汾口涵閘和姚暹渠分洪閘水閘維修養護項目;絳縣里冊峪等4座水庫完成除險加固竣工驗收工作,推動92座中小型水庫維修養護工作、31座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安全監測設施建設;完成山洪災害防治及設施維修養護項目。

二、強化“兩項管理”,提升水安全管理水平

“兩管”即強力推進水資源和水利工程監管,實現治水管水能力水平的全新突破。

一是強化水資源監管,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支撐。堅持節水優先,以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為主線,精打細算、從嚴從細管理水資源。進一步推進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落實,開展全市流域區域可用水量確定工作,編制全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建立良好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同時,通過計劃用水管理、用水定額管理、節水評價審查等措施,嚴格用水總量和消耗強度控制管理,持續提升各行業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強地下水超采治理,針對黃河水等地表水保障的地區,地下水井(含地熱井)要全部關閉,轉為應急用水;加快超載區治理,確保2027年底超載區實現清零。強化取用水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取用水行為,推行農業灌溉“以電折水”工作,持續完善計量體系建設。持續強化非常規水源利用管理。對非常規水資源實行統一配置,督促城管、工信等部門推動縣域中水管網建設,開創工業企業使用中水的新局面,做實中水利用這篇文章。

二是強化水利工程監管,確保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的高質量、高效率。做好工程招投標監督監管工作,繼續開展以查處圍標串標為重點的水利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檢查,規范我市水利建筑市場秩序。加強對重點在建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推動水利工程“六項機制”堅決落實到項目建設、工程運行及人員密集場所等生產生活的全領域,實現對風險隱患的全鏈條管控。強化水土保持項目監管。有序開展跟蹤檢查和核查工作,切實看住“人為水土流失”;實施分類分區精準監管,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完成全市23座尾礦庫水土流失治理監督檢查;選取整縣推進的稷山縣黑嶺溝生態清潔小流域和夏縣王家河生態清潔小流域。

三、筑牢“三個保障”,守護一方水安全

“三保障”即筑牢防洪安全、糧食安全、飲水安全三大防線,推動我市全域水安全保障邁向新高度,實現新跨越。

一是筑牢水旱災害防御底線,堅持預字當先、以防為主,貫通“四情”防御,落實“四預”措施,構筑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完善防御工作體系,“三個責任人”崗位責任制落實到位,確保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完善防御預案、安全度汛方案,縣鄉村三級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加強監測預報預警,確保預報成果和預警信息直達防御一線。落實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和隊伍建設,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切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整治,通過“縣級自查、市級抽查”的方式,完成隱患排查工作;推進河道、水庫防汛風險點清單“一河一策、一庫一策”做法,把風險點“揪”出來,把問題解決掉,確保汛期安全。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積極做好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減災效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提升灌區現代化管理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好灌區試點建設,國家級試點年底前要高質量完成整縣域現代化灌區建設任務;夾馬口灌區等5個灌區要積極開展標準化灌區試點建設工作。加強取用水調度管理,動態調整配水方案,確保水量分配與用戶需求一致。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和訴求,圍繞關注度較高的水量、水價等問題,嚴格執行“三公開”制度(水量、水價、水費),規范票據管理及價格執行,確保水費收繳透明。

三是推動農村供水標準化管護,提高群眾用水的滿意度。完成農村供水維修養護民生實事,落實省政府年度工作報告提出的辦理15件民生實事任務,全年完成維修養護民生實事工程363處、受益人口41.9075萬人。全面推行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和標準化管理,今年年底,全市農村供水縣域統管的縣域數量占比達到80%,本年16處千噸萬人農村供水工程全面實現省級標準化管理。強化農村供水水質保障,會同衛健部門加強農村供水工程水質監測,按要求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工程自檢巡檢抽檢全覆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平急兩用的應急供水保障體系,健全農村供水問題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保持問題動態清零,兜牢農村飲水安全底線。

保障水安全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市水務局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水網建設為依托,以生態保護為底色,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讓每一天都是“世界水日”,每一周都是“中國水周”,以新的步伐闊步向前,奮力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水安全支撐!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