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15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驚蟄已過,運城防洪汛期為期不遠。中心城區一年一度的“關門淹”,是否還會再次上演?
答案值得期待。
已于1月15日全線通水的常硝渠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以及將于今年主汛期前達到通水條件的姚暹渠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如兩條“虎鉗”,使“泛舟看海”有望成為歷史。
大棋局高位落子
近日,記者走進姚暹渠鹽湖區西王村段施工現場,只見近10米高的大壩上,大型挖掘機揮舞著長臂,對河道內淤積的泥沙雜物進行清運。在大幅拓寬后由水泥砌筑的西王村橋河道,嶄新的梯形斷面已經成型。
“2021年、2024年,這里曾兩次發生險情,對附近村莊農田特別是鹽湖造成威脅。”鹽湖區水務局河道站站長張蘭說,“而姚暹渠的險情,與上游中心城區排澇泄洪有關。每逢雨季,中心城區‘水漫金山’壓力空前,往姚暹渠緊急排水的權宜之策,又讓泄洪能力有限的姚暹渠‘步步驚心’。”
此次提升改造,在原有河道基礎上,將右堤往北擴展1米至3米,渠口總寬度達到21米,改造段起點渠底下沉3米,開挖最深處達到8米,并打造出更符合科學治水與生態修復的過水斷面。相較于之前狹窄且不規則的河道,新的斷面設計能夠在汛期更大流量地排泄洪水,減少洪水對周邊地區的威脅,河道的過水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防洪能力提升近3倍,為中心城區安全度汛提供堅強支撐。
提高城市安全韌性,事關高質量發展長遠大計,事關民生福祉之宗旨所歸。近年來,我市先后對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姚暹渠實施了城區段、空港段提升改造。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這一歷盡滄桑的歷史名渠進行徹底拓寬改造,從而使中心城區永絕水患,成了眾望所歸、民心所向。基于此,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果斷拍板,決定上馬姚暹渠防洪能力提升改造工程,與作為配套的常硝渠改造一體化推進實施。
大棋局高位落子,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支持。通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積極爭取,兩工程先后到位資金8000萬元、2.9億元,實現建設資金的“飽和”供應。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作為牽頭單位的鹽湖區委、區政府挺膺擔當,扛鼎這一歷史重任的主責。鹽湖區領導千方百計,將原本省市兩級“兩步走”的項目前期專家評審并作“一步跨”,使工程前期籌備時間各自減少一個月的“等待期”。姚暹渠改造工程施工期間,非降雨期中水和降雨期城市雨水的去向是頭等難題。對此,鹽湖區領導多次召集相關部門現場調研會商,科學制訂排水方案,對進入常硝渠的雨水通道進行疏浚,分區域將雨水導入常硝渠;新鋪設施工導流管道,將上游水截流導入常硝渠。同時,制訂施工期間排水應急預案,成立排水應急組織機構,確保施工期間降雨期排水統一調度,確保施工安全。
從項目前期到施工階段,市區兩級主要領導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調研指導、現場辦公,全力推進,將這一無數次規劃設想的史詩工程從“遠景圖”變成“施工圖”。
人人都是施工環境
夜以繼日丈量、核實,按照不同種類、樹齡標準一一測算、登記、簽字……短短的一周,西王村116戶、21.94畝征地補償全部落實到位。
特別是,姚暹渠鹽湖段涉及4個鄉鎮20個行政村共212戶,征地總畝數96.57畝,不到1個月就全面順利完成征收!
市區鄉村四級均成立工作專班,鹽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現場辦公,相關部門和鄉村干部全力配合,先后召開聯席會33次,現場督辦19次。鹽湖區創新“政府主導+村集體參與+群眾監督”的管理模式,實現了征遷“零上訪”、施工“零阻撓”,保障了工程的高效推進。特別是,經鹽湖區委、區政府的努力,工程所涉及的19個市直部門特別是垂直條管部門,紛紛以大局為重,不計條件全力配合,為工程建設掃清障礙。
根據姚暹渠防洪能力改造工程的設計方案,將對姚暹渠渠面從3.5米拓寬至8米,矗立在渠兩側的19根電桿需同步進行遷移。如果不遷移,將影響施工機械正常作業,還可能引發安全隱患。時間緊,任務重,怎么辦?
2024年12月19日,鹽湖區政府領導帶領相關同志前往國網運城供電公司,與該公司負責人面對面洽談電桿遷移事宜。在了解到姚暹渠河道施工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后,供電公司負責人當即表示,服務地方發展是職責所在,供電公司將全力支持配合工程建設,做好電桿遷移工作。
“按照一般情況,電桿遷移涉及電力線路的重新規劃調整、大量物資的調配,以及一系列復雜的技術操作流程。”項目部現場負責人王建峰說,“沒想到,市供電部門第二天就集中優勢技術力量,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爭分奪秒完成沿線19根電桿遷移,為工程順利推進創造了先決條件。”
民心工程,民心所向,人人都是施工環境。僅僅3天,鐵路部門完成姚暹渠城區段圣惠路一處700米長鐵路電力貫通線改遷;對位于渠道施工范圍內的3根新能源充電樁,民營企業山西大德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大局為重,全力配合完成地埋式改造;與施工工地一步之遙的桃源酒店,更是付出以大幅度減少經營收入為代價,為工程建設作出了重大犧牲……
項目的事不能過夜
2024年12月2日上午9時30分。
因姚暹渠項目需要,圣惠路橋段附近封路。作為項目部成員單位,鹽湖交警大隊立即組織召開相關科室專題會議,并成立工作專班,由一名副大隊長負責總調度。
當天下午3時,大隊秩序科主動對接辦理相關封路手續,設施科移除圣惠橋北東側監控設備、紅綠燈、執勤崗樓,公路巡警中隊主動提供安全防護設備。
當晚10時至次日5時,公路巡警中隊中隊長張強在現場全時段值守,并派出2輛警車、8名執勤民警,現場擺放安全防護設備、疏導車輛并耐心為現場民眾答疑解惑……
爭分奪秒與雨季汛期賽跑,工程的事不能過夜。工程推進過程中,項目部實行日報告,各參建方通過信息群,每天報告工程進展情況和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時掌握工程進度,及時解決施工難題;實行周調度,每周一次不間斷,組織施工、監理、設計、建設四方參與,全段沿渠觀摩,現場交流經驗,圍繞各工段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質量、進度進行綜合評比,獎優罰劣,各方密切合作,全力保障姚暹渠項目施工順利開展。
2024年11月15日上午9時30分,市城市管理局安排市政公用科主動對接姚暹渠項目。當天下午2時30分,該局市政公用中心、路燈管理中心等相關單位趕赴現場,明確并認領需拆除、轉移的設施。當晚8時30分,拆除、拆移工作正式開啟。此次行動,拆除、轉移了大量設施,包括棲鳳橋下城市管局公用庫房處臨時活動房2間、木方200余根、圍擋50余米、道路施工機械50臺、路燈200余套,還拆除了圣惠路護欄、標識牌以及路燈桿12套,有力保障了項目順利推進。
2024年12月16日上午9時,獲悉圣惠路段施工需調整地下電信線纜后,運城長途線務局迅速響應,積極協調駐地移動、聯通、電信、廣電等各部門及有關管道施工企業,于當天下午1時,抵達現場認領各自光纜,拿出改線方案,開始實施拆移工作……
24.9公里長的姚暹渠鹽湖段,這條高懸的“天河”上,處處演繹著水工建設的“運城時速”。各參建方春節不放假,周末不休息,加班加點,晝夜施工,共開展60多個工作面,日均投入600余人,300余臺機械,有力推進了工程建設進度,在全省水利工程領域創造了“兩年期工程有望一年完”的建設奇跡:
常硝渠改造工程2024年9月19日啟動實施,12月20日完成渠道工程建設任務,為姚暹渠改造工程順利開工、無水作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姚暹渠改造工程于2024年12月20日全面開工,截至目前基本完成土方工程,實施鋼筋制安500余噸,混凝土澆筑3萬余立方米,力爭主汛期來臨前達到通水條件,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建成后,可將渠道流量從15立方米每秒提升至40.44立方米每秒,極大提升泄洪能力。
百里長堤寫史詩,城市安全新紀元。站在姚暹渠鹽湖段末端極目遠眺,兩側廣袤的良田與同步推進的姚暹渠永濟段改造工程交相輝映,共同勾勒出一幅民生與發展的壯麗圖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