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1-17
□記者 劉凱華
春節將至,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從蔬菜生產基地到蔬菜批發市場,再到農貿市場等銷售終端,市民的“菜籃子”生產保持穩健態勢,產量穩定、供應充足,價格與往年相比差距不大。
在夏縣南大里鄉的萬畝蔬菜生產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鱗次櫛比、充滿生機,一株株蔬菜種苗牢牢扎根、拔節生長,一棚棚設施蔬菜訂單生產、直供直銷。在當地夏鮮蔬菜產業園和供港蔬菜產業園,工程化、項目化的菜園子建設,正不斷推動蔬菜品質提檔升級。目前,夏縣的四季鮮菜生產供應鏈條,正在龍頭農企的帶動下不斷延伸,處處升騰著綠色的希望。
與其不遠的山西世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里,廣東菜心、上海青、乳瓜鮮嫩水靈,員工們忙著采摘、搬運。2019年,這家公司開始在運城試種廣東菜心。經過持續摸索、試驗、推廣,該公司目前已在夏縣、平陸和臨猗陸續建設了3個供港蔬菜基地,總面積達1萬畝,年供應香港、廣東、上海等地大田葉菜20余萬噸。目前,基地已建成完整的分揀、冷鏈儲存中心,形成蔬菜種植、采收、分揀、預冷、包裝、運輸、銷售等完整產業鏈條。
一株株翠綠的秧苗健壯挺拔,一根根鮮嫩的乳瓜點綴枝蔓,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味道……1月14日,走進位于萬榮縣皇甫鄉的一處日光溫室蔬菜大棚,種植戶王江飛停下手中的農活,笑著說:“真沒想到,今年大棚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在農技人員的指導幫扶下越來越好。”
新絳縣種植的蔬菜種類多、品種全,是全省最大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在新絳縣古交鎮前劉村,記者看到大棚里的空心菜、牛皮菜等“南菜”長勢良好。“咱農業局的專家們來得很及時,現場指導我們如何防寒防凍,最大限度減少了損失。現在到了上市的時期,農技人員還不忘來地里轉轉,了解今年的行情。”菜農陳師傅說。
此外,鹽湖區龍居鎮趙村搶抓冬閑時機,加快推進新型柔性墻體日光溫室大棚建設。新建的大棚為全鋼架結構,與之前相比更加牢固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棚內還將配備智能化控制系統,農戶通過手機端就能實時查看數據并遠程操作管理。趙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馬穩立表示,想在春節前把棚建好,種上效益更好、市場更廣的各類“南菜”“南果”,壯大集體經濟。
“菜籃子”不大,卻裝著民意;餐碗雖小,卻盛著民心。近年來,我市在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瞄準設施農業做文章,通過“南菜北種”戰略,引進企業、引導激勵農民,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調優蔬菜品種結構,使溫室大棚總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全市蔬菜種植規模達80萬畝,各類蔬菜產量超250萬噸,冬春季蔬菜自給率持續提高,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日益拓寬。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運城市的 “南菜北種”,不僅為市民的“菜籃子”提供了豐富的食材,也為農民的增收致富帶來了希望,更為節日增添了一份濃濃的暖意與生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