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1-15
□記者 李爽 文圖
“師傅,給我來一斤炸丸子、一塊頭肉,扣碗來個小酥肉、雞塊和帶魚。”
1月11日12時許,在位于鹽湖區河東故事小區的山西愛適佳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社區食堂,居民楊峰在窗口選購了幾樣年貨吃食。

“快過年了,社區食堂供應炸、鹵年貨,省了我在家支油鍋的麻煩,而且價格還優惠。你看這些年貨品種挺多的,算下來八九樣,配上餃子和一兩樣素菜,就是一家人的年夜飯。社區食堂的服務太貼心了。”
今年40歲出頭的楊峰是個上班族。往年快過年時,他得到市場采購回豆腐、帶魚、豬肉等食材,支起油鍋炸豆腐片、炸帶魚、炸丸子等,準備年貨吃食。

“從采購到制作,得忙大半天。現在好了,家門口的社區食堂供應年貨吃食,可把我解放出來了。”楊峰高興地說。
記者在該食堂打飯窗口看到,擺臺上除了各種飯菜,一個區域擺滿了炸丸子、塑封好的扣碗、鹵貨。
在食堂的另一端,擺放了不少精裝禮盒“傳統鹵味”“蒸碗”等,扣碗有甜米、米粉肉、扣肉、酥肉、海帶、雞塊等,鹵味有鹵肉、頭肉、耳朵、豬蹄等,品種分6件套裝、8件套裝等,價格110元、130元、168元不等。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臘八,居民們開始準備年貨了。考慮到來食堂用餐的居民有購買年貨吃食的需求,食堂從即日起供應年貨吃食,有散裝的,有禮盒裝的,大家按需選購。”
“咱這食堂后廚加工場地、人手有限,這些年貨吃食由公司加工、配送。”該食堂負責人何娜說。
這些年貨吃食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帶著疑問,在何娜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山西愛適佳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年貨加工廚房一探究竟。
走進年貨加工廚房,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蒸箱冒著蒸汽,工人師傅將一屜屜盛放著食材的扣碗推入蒸箱;灶臺上,火苗炙烤著鍋底,鍋里的油冒著熱氣,廚師將調制好的肉餡用手指一撮,一個個小肉團順著鍋沿滑進油里,隨著“嗞啦嗞啦”的聲響,肉團在油里上下翻滾,一會工夫,金黃色的肉丸子浮上來,濃郁的香味撲面而來。
在包裝車間,包裝工人有的將晾涼的扣碗放入塑封機上進行抽真空包裝,有的將密封好的扣碗裝入包裝禮盒中……
“從2023年起,公司制作年貨吃食,主要用于內部供應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元旦前夕,我們通過走訪調查發現,來社區食堂就餐的居民中,不少有采購年貨吃食的需求。為此,從1月6日起,公司開始制作年貨,除了延續往年的年貨供應渠道外,今年在公司開辦的8個社區食堂(府東店、圣惠嘉園店、銀湖街店、涑水苑店、柏口窯店、文侯社區店、黃金水岸店、河東故事店)供應年貨吃食,價格低于市場同等產品。目前先在位于河東故事小區這個社區食堂推出,1月22日起,年貨吃食在這些食堂大量供應。”
“這幾天,我們持續在居民中收集對年貨吃食的口味、品種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反饋情況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爭取讓大家滿意。”山西愛適佳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周俊峰說。
記者手記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居民對社區餐飲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社區餐飲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山西愛適佳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在開辦社區食堂、為附近居民提供可口實惠飯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為社區食堂做起“加法”,在春節來臨前為居民提供年貨吃食,滿足了居民的需求,其做法值得借鑒。
在做出此項決策前,該公司對居民進行了走訪調查,了解居民需求;執行過程中,持續收集居民對年貨吃食口味、品種等方面的意見及建議,不斷改進。
延伸更多業務鏈條、挖掘更多客戶群,學會在市場里“游泳”,社區食堂就能長久飄香。
記者 李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