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08
記者 蘇黎原 李 巖
有了機場,有了高鐵,有了高速公路網,有了海關……縱覽運城對外開放的大棋局,“保稅物流”躍然而出。

運城保稅物流中心項目建設現場。 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近年來,運城鹽湖國際機場不斷改擴建,運城海關功能不斷完善,運城高鐵日益四通八達,運城保稅物流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醞釀成熟,并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這是運城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另一項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配套項目。
近日,記者深入項目現場看到,多架高聳的起重機在空中靈活運作,將工人和建筑材料精準吊裝到指定位置。工人們非常忙碌,有的正在為已經建成的廠房裝修,有的正在硬化門前道路。整個建設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場面,并清晰地顯示出,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運城是山西的“南大門”,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承東啟西、貫通南北,區位和交通優勢比較明顯。近年來,我市積極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商務部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市貿易貨物進出口總值完成81.5億元,同比增長61.1%,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特別是在農產品出口方面,運城憑借地處北緯35度水果生產“黃金帶”的地理優勢,出口量連續10年占到全省80%以上。2024年上半年,全市共出口水果9.2萬噸,同比增長38.5%。
然而,長期以來,我市在出口業務上一直面臨報關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以往,出口企業需前往地處臨汾市的侯馬海關報關,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還影響了報關的及時性和效率。雖然運城海關在早些時候建成,但是缺乏保稅物流區,進出口貨物無法存儲。
運城保稅物流中心的建設無疑能有效地解決相關問題。據介紹,保稅物流中心預計在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我市出口企業將可以直接在本地報關、檢驗檢疫、暫存,從而大大節省資金成本和時間,提高出口效率。
可以預測,運城保稅物流中心的建設不僅將推動全市外貿增長,還將對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的外貿合作、產業聯動、物流聯通產生深遠影響。
為此,我市必須打造一個高效、便捷的物流平臺,吸引更多海外優質客戶資源,為企業提供更加優惠、便利、高效的發展平臺,進一步促進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的打造。運城保稅物流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位于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港東二路東側,總投資達7.44億元,占地14.6公頃。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模式,項目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建設。目前,項目一期主體已于2024年9月14日封頂,二次結構、裝修及室外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25年2月底將達到封關運行條件。
據了解,運城保稅物流中心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未來發展的需要。項目第一階段占地8.31公頃,總投資3.57億元,建筑面積5.96萬平方米;第二階段將建設后期配套設施,占地6.29公頃,總投資3.87億元,建筑面積8.56萬平方米。分兩步走的規劃,不僅可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還為未來的擴展和升級留下了充足空間。
展望未來,運城保稅物流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的建成投用,必將為運城市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將推動運城市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為傾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提供有力支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