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31
記者 朱 姝
剛剛入選《2024年5G工廠名錄》的山西建龍生產車間內,機器人手臂有序作業、排隊車輛通過5G手持終端等準確停靠、5G專網采集傳感器運行參數以實時監測設備運行;
山西藍科途生產的一張張鋰電池隔膜在高倍顯微鏡下,呈現出密密麻麻的黑灰色絮狀微孔,彌補了國內鋰電池行業發展的短板;
山西北銅新材料生產的“手撕銅”銅箔,厚度僅6微米,相當于一張A4紙厚度的十分之一,用手能將其輕輕撕開,突破中國制造“卡脖子”技術、填補國內該領域技術空白……
2024年,運城戰新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今年1月至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戰新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總量的23.0%。其中,“合汽生材”增加值占全市戰新產業增加值的74.2%。其間,我市國家和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分別增至8家、48家,數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兩化”融合貫標認定企業新增30家、總數達到154家、排名全省第二……
2024年,運城戰新產業發展碩果累累。
這一年,運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地標牽引作用,推動“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成形成勢,帶動全市戰新產業穩步發展。
把握發展重點,加快構建產業發展著力點
加快推進5G基站建設,2024年新建5G基站591座,累計建成10788座,打造了1個國家級5G工廠(山西建龍);復晟鋁業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復晟鋁業等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
陽煤千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一期、亞新科工業技術(運城)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一期)等汽車零部件項目投產達效,其工藝裝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藍科途年產5億平方米鋰電池寬幅隔膜生產線、山西證道新能源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等一批新能源電池項目落地建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的協作配套力和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謀劃實施總投資4.1億元的山西中焱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及初加工技術改造、總投資3億元的國藥太極集團萬榮縣中藥材加工中心建設等24個醫藥重點項目。
炬華新材料的擬薄水鋁石、富亨迪的新型稀土鎂合金粒、同天翔的石墨烯防腐空調用親水箔、晉光化工的熒光增白劑等15種新材料產品入選山西省新材料精品(第一批)清單,占全省總數的28.3%,名列第一。目前,新材料產業體系已形成碳基、銅基、精品鋼、鋁鎂精深加工等多條全產業鏈條,全市新材料規上企業達102家,包括省級鏈主企業5家。
……
聚焦工業新型化,立足運城的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持續打造“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增加值102.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3.4%)。其中,“合汽生材”增加值完成76.1億元,占到規上工業增加值的17.4%,占比較2023年年底上升2.2個百分點;占到戰新產業增加值的74.4%,占比較2023年年底上升了4.2個百分點。
更具體來看——
“合”的方面。“合”是指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作為一種產業發展方向,不特指具體的行業領域。2014年,全市新增“兩化”融合貫標企業26戶,總數達到150戶,排名全省第二。工業門類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增加值2185.9萬元,同比增長41.0%。
“汽”的方面。新能源汽車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增加值2.8億元,同比增長78.9%;全部汽車制造業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增加值8.9億元,同比增長24.2%。
“生”的方面。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增加值12.7億元。
“材”的方面。新材料產業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增加值60.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全市新材料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5.7億元,是2020年的8.3倍,占規上工業比重達12.1%,較2020年提高了9.6個百分點,成為我市戰新產業第一大行業。
用好有效抓手,推動產業發展走深走實
產業鏈“鏈長制”、專業鎮等平臺,是促進產業發展的有效抓手。我市在戰新產業發展的實踐中不斷拓展完善相關機制,積極用活用好有利條件。
11月21日,以“聚勢鋁鎂精深加工 開啟產業鏈發展新篇章”為主題的山西省鋁鎂精深加工產業鏈發展大會在河津舉行。百余名來自全國鋁鎂行業的精英翹楚、專家學者、商界才俊等齊聚一堂,共商合作,為鋁鎂產業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
作為省級“鏈主”,中鋁山西新材料目前已形成了集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鋁鑄造、再生鋁等25家企業于一體的鋁精深加工產業鏈集群,努力構建全鋁產業鏈健康穩固的供需體系,推動鋁產業鏈延鏈拓鏈補鏈強鏈,帶動行業企業提檔升級、轉型發展。
據了解,此次會議共簽約協作配套類、招商項目類、創新研發類項目共17個。其中,中鋁山西新材料與8家企業簽訂了鋁液配套協議。
2024年,我市以項目為抓手,全年實施104個重點產業鏈項目,總投資52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22億元,年內完成投資89億元,預計年內19個項目完工。組建7支產業鏈駐點招商組,按照“政府+鏈主+開發區”“駐點+中介”等招商模式,大力開展產業鏈“政府+園區+鏈主”招商。做大做強“鏈主+鏈核+高精特新”企業,省“鏈主”山西建龍的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HRB400E和冷成型用熱軋鋼帶SPHC被評為“金杯優質產品”,市“鏈核”運城制版被評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為2023年度新增的3個鏈主、10個鏈核企業爭取省產業鏈資金800萬元。今年1月至10月,全市省級產業鏈107家企業實現營收915.7億元,占全省產業鏈總營收的15.77%,同比增長24.6%。
萬榮外加劑“一館一院四中心”(萬榮外加劑博覽館、萬榮外加劑學院及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綜合檢驗檢測中心、省級計量測試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建成運營;鹽湖水泵云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模塊功能建設完成,正在規劃線下運營……
專業鎮成為我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2024年,我市組織17個省市級重點專業鎮企業赴大同參加第二屆山西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展示1500余種專業鎮產品,運城展館線下銷售額57.855萬元、線上銷售額30.08萬元,全面宣傳我市專業鎮建設成果和特色優勢產品,加強我市專業鎮與省內外企業交流合作,提升專業鎮高質量發展潛能。
2024年,我市實施49個專業鎮項目,總投資14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9.7億元。1月至11月,兩個省級專業鎮營收增長均達到省里目標要求,其中,萬榮外加劑專業鎮實現營收19.3億元,同比增長12.3%;鹽湖水泵專業鎮實現營收57.1億元,同比增長10.2%。
產業鏈與創新鏈加速融合,牽引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我市充分發揮創新在戰新產業中的牽引作用,加快鍛造創新增長新引擎。我市在創新投入質量、創新主體數量“雙增長”帶動下,產業創新能力不斷躍升,新質生產力增長動能作用愈發穩固。
今年以來,圍繞產業鏈、專業鎮布局創新鏈,面向重點企業征集了78項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和90個重點創新項目。同時,推薦中車永濟劉冠芳申報中國青年科技獎候選人提名。推薦7名企業技術中心高工申報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推薦中車永濟等企業申報2024年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山西宇昕建材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綠色建材 混凝土外加劑標準體系”。亞新科、大禹生物兩家企業列入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支持名單。推薦藍科途新材料等11家企業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新認定2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推薦中車永濟電機申報2024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在此基礎上,我市積極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62家企業為山西省2024年第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有效提升了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舉辦運城市“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千岫制藥和晉霖艾業被推薦參加全國第九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推薦永濟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稷山超硬材料工具創新創業基地申報省級小微企業“雙創”基地,運開區清控、鹽湖清控、鹽湖網易、垣曲銀河4家“雙創”基地申報省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我市國家級“雙創”基地3家,省級“雙創”基地31家,“雙創”基地數量位列全省第二。
我市積極建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梯度培育體系,新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0家,我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32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