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30
本報評論員
大河澎湃逐浪高,中流擊水正當時!
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確定“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鮮明提出積極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彰顯了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的政治責任,反映了做實做優“黃河文章”的現實需要,體現了堅定落實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是運城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的戰略舉措。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運城是被黃河攬在臂彎里的地方,黃河流經運城8個縣(市)、345公里,占全省三分之一,是山西黃河岸線最長的市。落實黃河戰略、抓好黃河治理,是運城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2023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運城視察、作出重要指示,為運城堅定落實國家戰略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記囑托,奮進出彩。近年來,全市上下始終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護生態、促轉型、傳文脈,奏響了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華彩樂章。但對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運城的工作還存在一定差距,對此要直面問題,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持續把黃河的文章做實做細做優。
今年中秋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甘肅考察,并在蘭州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對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宣示新起點上再出發。新征程上,全市上下要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勇于先行先試,積極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努力創造可借鑒、可復制的運城經驗和模式,在齊心協力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體現運城擔當、作出運城貢獻、展現運城風采。
積極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要促進生態保護上新臺階。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要始終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加注重市域內黃河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四水四定”,多措并舉用足黃河水、用好地表水、涵養地下水、保障生態水,全力抓好“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持續做好“退鹽還湖”后半篇文章,持續完善防災減災體系,全力保障黃河安瀾,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積極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要促進綠色轉型有新進展。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要全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在綠色發展中不斷拓展生態容量、發展空間,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構建體現運城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嚴控“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用好我省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深入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穩步推進農業“四南四北”產業轉型,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以綠色轉型助力高質量發展。
積極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要促進保護弘揚黃河文化更出彩。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推進市域內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做好河東大地黃河文化資源活化開發利用,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幸福產業,讓“文明之河”在運城展現獨特神韻。
萬里黃河,天高地闊;大河奔騰,運城向前。讓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砥礪“時時放心不下”的使命感,扎實推進大保護、大治理,推動經濟發展在綠色轉型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保護傳承弘揚好黃河文化,久久為功、鍥而不舍,把這項“千秋大計”一以貫之抓下去。我們堅信在運城,“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