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18
記者 張君蓉 邢智軒 南 遼
近段時間以來,市司法局在“運城司法”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辦“以史講法”專欄,系列推出河東優秀法律文化之法治人物、法律文獻、法治文物,精選運城法治文化梳理項目成果,講述河東法治故事。
今年憲法宣傳周,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根據前期安排部署,結合工作實際,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宣傳憲法、普及法律。“憲法紅”,點亮了河東大地。
12月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年來我市在法治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成果,重磅推介發布市縣兩級聯合打造的8條法治文化體驗線路;
12月4日,市直40多家普法責任單位和律師事務所在中心城區南風廣場開展集中宣傳活動,運城市指南針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正式啟動運行;
12月5日,市司法局舉辦司法行政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師生代表、“法律明白人”代表、行政執法監督員、媒體代表等,“沉浸式”感受司法行政工作的溫度與力度;
……
一項項憲法主題宣傳活動,把憲法元素融入城鄉居民群眾生活,讓群眾可以聽得懂、看得見、記得住,在全市形成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濃厚氛圍。
送法到身邊
普法“典”對點
“您知道哪一天是國家憲法日嗎?”“您知道憲法是哪年頒布的嗎?”“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有哪些呢?”國家憲法日當天,中心城區南風廣場人頭攢動,40多家普法責任單位和律師事務所懸掛橫幅、設立咨詢點,擺上法律法規宣傳手冊,向過往群眾宣講憲法精神、普及憲法知識。

群眾在中心城區南風廣場參與法治有獎答題。 記者 邢智軒 攝
活動現場,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干警們圍繞憲法的主要內容、憲法的地位、憲法的發展歷程及憲法賦予公民的主要權利等方面向群眾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并發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山西省平安建設條例》、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防范養老詐騙以及禁毒等各類宣傳彩頁。
“有位親戚給小明傳授‘賺錢秘訣’,說去國外某公司,只需要上上網、打打電話就可以輕松賺大錢。小明應該怎么做?”“李阿姨為了遮陽擋雨,在電動車上加裝車篷可以嗎?”“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多少的情況下駕駛機動車屬于醉酒駕駛?”
在“學法律 贏好禮”互動答題現場,市民群眾熱烈討論,積極參與答題,通過一個個群眾生活中常遇到的典型案例,普及民法典、反電信網絡詐騙、《運城市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群眾法治意識和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只有懂法知法,才能做到明辨是非,尊法守法。”市民李先生說。
活動當天,各縣(市、區)相關普法責任單位不局限于公園廣場,而是走進大街小巷,開展憲法宣傳。
一張張宣傳單頁送入群眾手中,一份份法治力量凝聚在了一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法治宣傳常態化、多元化,用實際行動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責任使命,引導廣大群眾知法于心,守法于行,讓法律的溫度觸手可及、深入人心,為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零距離”體驗
“沉浸式”感受
“我們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探索總結出登記資料規范化、矯正學習專題化、思想匯報制度化、公益勞動特色化、考核獎懲公開化、幫困解難經常化的‘六化’管理模式,這一模式在全市政法系統得到推廣……”鹽湖區司法局東城司法所所長孫玲正在介紹基層司法所有關工作開展情況。12月5日,市司法局舉辦司法行政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師生代表、“法律明白人”代表、行政執法監督員、媒體代表等,“沉浸式”感受司法行政工作的溫度與力度。
“法韻·河東書房”是我市法治文化體驗線路中的一個亮點。
“法韻·河東書房”是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聯合打造的以法律為主題的書房。這座位于城市繁華處的小小書房內設立了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市民可以在這里接受免費的法律咨詢,還能直觀看到全市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情況及VR全景圖。書房有上萬冊圖書,其中可查詢法律工具書及其他法律圖書8000余冊,可以滿足各類人群的不同法治需求。這里還會不定期舉辦法律沙龍,開展模擬法庭、法治讀書會、法治講座等各類法律活動,為切實提升市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在市行政復議局,受邀代表認真聽取工作人員關于新修訂行政復議法的修訂亮點、行政復議工作的舉措、取得的成效等情況匯報,對行政復議工作內容和辦案流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走進聽證會現場,“零距離”體驗行政復議案件公開聽證。
市司法局利用機關樓道打造了法治文化宣傳陣地,受邀代表們駐足觀看,體悟李悝、柳宗元、司馬光等河東法治人物代表的法治之道,感受法治運城建設的新成就,對司法行政職能定位、特點及發展演變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行政執法監督員閆紅秋表示,這次開放日活動像一座橋梁,拉近了司法行政與大眾的距離,讓大家直觀感受到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正在一步步走向規范化、專業化。
基地受教育
觀摩提素養
“你過來看,這里可以拍照,能看出吸毒前后你模樣的變化。毒品好可怕呀!”“你來這邊,VR體驗一下毒駕,太危險了。”日前,幾名小學生在運城市指南針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參觀。今年憲法宣傳周期間,位于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運城市指南針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正式啟動運行。該教育基地由市人民檢察院、鹽湖區委政法委、鹽湖區人民檢察院共同承建,是以法治教育為根本,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寓教于樂,學法守法、護法遵法、教學并重、預防為主的專門型教育陣地。
教育基地以運城特有的鹽文化為脈絡,將制鹽工藝流程與青少年成長相融合,內容涵蓋鹽湖調七色、夢入時光軸、護航青春號、情暖成長記等五大板塊,廣泛應用VR、智能化手段,采取法理兼釋、情景模擬、情感互動、場景再造、影像空間等現代技術,以沉浸式感悟、體驗式感受、情感式互動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牢法治信仰,強化法治思維,遠離違法犯罪。

運城市人民路學校學生在運城市指南針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參觀。 記者 邢智軒 攝
“同學們,我們手中的小卡片,內容涉及法治文化、法律法規、生活常識、歷史地理等相關知識,卡片的正面是常見的知識問答題,背面有正確答案,大家在課余時間,可以采取問答的方式,相互學習。”日前,新絳縣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新絳縣人民法院三泉人民法庭庭長杜乃民來到三泉鎮白村小學,通過發放普法知識問答卡片的方式,為孩子們送去一份特殊的禮物。
今年,新絳縣法學會結合“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在憲法宣傳周深入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提升群眾法律素養。活動邀請法官下基層、進鄉村、入校園,身體力行宣講法治文化,極大調動干部群眾學法積極性,對中華優秀法治文化有序傳承并不斷發揚光大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日前,永濟市人民法院邀請行政機關及相關人員參加了一起行政案件的庭審觀摩。
2023年4月,第三人潘某在原告臨猗縣某廢品收購站切割廢品時右手受傷,向被告臨猗縣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被告臨猗縣人社局認定第三人構成工傷,原告對工傷認定不服,向臨猗縣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臨猗縣人民政府經過復議后,決定維持原工傷認定,原告不服向永濟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庭審中,合議庭引導各方當事人圍繞被訴行政行為的職權、程序、事實、法律適用等進行舉證、質證、發表辯論意見。臨猗縣人社局副局長及臨猗縣副縣長出庭應訴,并當庭對被訴行政行為的事實和法律適用發表意見。
合議庭對案件進行認真評議后,當庭宣判駁回原告臨猗某廢品收購站要求撤銷臨猗縣人社局出具的工傷決定書及臨猗縣人民政府的行政復議決定書的訴訟請求。
庭審全過程莊嚴肅穆,旁聽人員“零距離”觀摩,“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
憲法宣傳周活動結束了,但是學習貫徹憲法永遠在路上。我市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推進完善憲法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持續深化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切實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在推動憲法實施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上久久為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