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07
本報記者 蘇黎原 徐帆揚 通訊員 高曉麗
這兩天正是秋冬農田收獲高峰期,我剛購買了4臺收割機想參與進來。本以為上牌上戶要雇4名司機來回跑好幾趟,沒想到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以下簡稱審批局)主動上門,僅兩個小時就為我辦理完所有手續。我的4臺農機投入秋收,為我增收兩三萬元。審批局的服務真的是既有‘速度’又有‘溫度’?。 苯?,稷山縣農機大戶任先生感激地說。
“不到30分鐘就辦理完農機注冊登記手續,而且還是上門服務,稷山審批服務真貼心?!睙o獨有偶,辦理完農機注冊登記業務后,稷山縣化峪鎮化峪鎮村的張先生也很滿意地說。張先生購置聯合收割機后,著急去外地參與秋收,急需辦理注冊登記。接到張先生預約電話后,審批局工作人員告知張先生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第二天就準時上門為其辦理了上牌上戶手續。
今年以來,在市紀委監委和稷山縣委的指導下,稷山縣紀委監委積極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工作,針對發現的工作漏洞,督促審批局積極推進新的改革,做實“即刻辦”,叫響“稷刻辦”政務服務品牌,讓群眾和企業“高效辦成一件事”。
以前,辦理農機登記注冊業務,需農戶將新購置的農機駕駛到縣政務大廳,先進行受理,材料齊全后,經安全技術查驗合格后再由業務股室進行審核、注冊登記,再發放農機牌照、行駛證及注冊登記證書,不僅流程繁瑣,還存在大型農機上路費油又存在安全隱患等風險。
現在,農戶購置農機后可通過電話預約,由審批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現場進行安全技術查驗、審核資料,并完成注冊登記。審批結果根據群眾意愿自行選擇“郵寄到家”或“政務大廳領取”方式送達,變“群眾跑、機械跑”為“工作人員跑”,既減少了大型農機具上路風險及成本,又方便了群眾辦事。目前,已有70余戶農機戶享受了“上門”服務。
審批局還舉一反三,在醫療服務中,圍繞“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環節和操作細節,主動探索、精心謀劃,聯合衛健、公安、人社、醫保等8個職能部門發布《稷山縣“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服務公告》,方便群眾辦理新生兒相關手續。目前,該縣3家助產機構均設立辦理窗口,積極推行“入院告知、出院即享”,惠及510余個新生兒家庭。
與此同時,縣紀委監委強化對政務大廳的日常督導檢查,指導審批局按照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部署,以“精準服務”為主線,“便民利企”為導向,不斷優化幫辦代辦舉措,建強幫辦代辦隊伍,針對老、弱、病、殘、孕等行動不便的辦事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全程幫辦代辦服務1600余人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萬余份。
此外,審批局還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打造了企業開辦、項目會客廳、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服務專區,拓展完善自助服務、母嬰室、便民服務等功能區,持續提供打印復印、印章刻制等“五免費”服務,每年累計為辦事群眾節約各類成本20萬余元。其中,落實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機制,現場協調解決業務辦理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以及訴求,推動政務服務更加人性化、貼心化,“稷刻辦”政務服務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目前,稷山縣形成了“我陪群眾走流程”常態化工作機制,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以企業群眾、幫辦人員、監督人員的身份,先后深入一線沉浸式體驗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流程63次,精準排查解決了主動服務意識不強、跨部門辦事慢、高頻事項辦理知曉度不高等7類問題,以“即刻辦”擦亮“稷刻辦”品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