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2024-11-26
記者 王露 實習生 劉夢琳
如果不是2021年盬街開始籌建,將位于中心城區鳳凰南路的商鋪統一并購,楊子(化名)或許還是一個經營兒童游樂場的小老板。轉型抖音后,她從一開始的直播“小白”,到坐擁上百萬粉絲,再到月銷售額數十萬元,她意外闖入了另一條人生賽道。

“做直播,每天都有挑戰”
楊子的工作是從凌晨3時30分開始。鬧鐘一響,她迅速起身,簡單洗漱化妝后就往公司趕。
到公司后,楊子要仔細查看當天要直播的品類,尤其是那些新品,她會逐一研究其功能與特點,以便能精準傳達給粉絲。
“家人們早上好……”5時10分,楊子準時出現在鏡頭前,開始了長達兩個小時的直播。就像一位親切的老友,她將一兩百個品類依次介紹。無論是保健品的功能,還是日用品的功能,她都說得頭頭是道。
“第一場播完大概就是7點,稍微休息一下,7點半開始第二場直播,這次的受眾人群是精致媽媽。”楊子迅速調整狀態,用更加細膩、溫柔的話語與粉絲互動,從母嬰用品到家居好物,為每件產品賦予獨特的釋意。
兩場直播結束后,楊子會組織團隊仔細復盤直播中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深入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比如遇到黑粉、網突然卡頓等,就很考驗主播的應變能力。”楊子說。
就這樣在忙碌與堅持中,楊子收獲了上百萬粉絲和每月數十萬元的流水,一組組數據給她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信心與動力。
“做直播,團結才有力量”
楊子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不懈的努力。
“不做游樂場后,我天天在家刷抖音。”楊子被其他主播的精彩視頻深深吸引,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行業的潛力,于是購買課程開始自學,并注冊了賬號。她一邊直播一邊總結,將每天遇到的問題、獲得的經驗記錄下來,并精心整理制作成課件。
這些課件不僅是楊子成長的見證,更成為她直播間的獨特商品。她的粉絲數量快速增長,直播熱度持續攀升。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楊子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越努力,越幸運”。“那個時候很多企業負責人都和我聯系,找我合作拍攝短視頻。”她針對企業的不同性質和經營內容,設計了一系列拓客引流視頻。那一個月,楊子參與制作的視頻爆出了千億的流量。
“人社機構找到我,想讓我來做一些培訓課程,正好我有高級電子商務師證,就加入了‘電商孵化’項目。”楊子說,她和學員一直保持聯系,經常溝通直播技巧,“我覺得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大家團結起來,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做直播,練就強大內心”
“做直播最大的改變,就是練就了強大的內心。”楊子說。
“不管上播前遇到什么狀況,一旦開播就要激情飽滿。”楊子說,直播的核心是主播的心態,哪怕直播間人數為0,也要播出千軍萬馬的氣勢。
做直播也培養了楊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我自己總結了一套框架,講產品的時候,按照框架的格式基本上可以講解得很全面。”楊子拿床品4件套舉例,先說視覺上的尺寸、顏色等,接下來介紹觸覺上的面料、手感,再來還可以將它能搭配的房間風格,以及帶給人的主觀感受傳遞給粉絲。
“以前和人溝通是想到哪說到哪,現在不僅能分個123,還能按照層次來羅列要點。”楊子說,這些都是她以前沒有想到的。
下了播,楊子會去優秀的同行那里取取經,還會多看書給自己充電。“我覺得任何一本書都能給我帶來或多或少的幫助。上學的時候都沒這么努力過,現在天天學習反而還覺得自己差得很遠,但卻很享受這種感覺”。
記者手記: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中,努力投身直播學習并以此改變生活,無疑是一種極具勇氣與前瞻性的選擇。它不僅為個人開啟了一扇通往廣闊知識天地的新大門,使自我提升的速度得以加快,更在潛移默化中重塑了個人的思維模式與認知體系。這種努力值得贊賞,因為它是對自我的積極投資,也是主動擁抱時代機遇、書寫生活新篇章的生動實踐,讓我們看到了個體在新興潮流中積極求變、奮勇向上的蓬勃力量。 記者 王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