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陜西網時間:2024-11-20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當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入關鍵時期,韓城市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基礎作用,以鄉村文化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鄉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地,韓城市依托厚重的歷史人文底蘊和獨特的山水格局與自然資源稟賦,不斷明晰文旅融合發展路徑和發展定位,提出了“文旅融合揚名富民”發展總目標,明確了“紅色旅游不逾越紅線、生態旅游不破壞環境、文物旅游不影響保護”原則,確立了“輕資產、重運營、靠內涵”的市場化發展模式,理順了“宣傳部門牽頭抓總、行政機關負責行業統籌、事業單位抓好文物保護、行業協會發揮紐帶作用、涉旅企業各展風采”的“五位一體”工作體制,不斷打造鄉村特色產業,為鄉村注入了更多的文化活力和創造力 。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韓城市持續完善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加強文旅市場和業態培育,創新文旅體驗供給,突出打造熱愛歷史、喜好古建、崇尚文化的專業人士“打卡勝地”。策劃發布“觀黃河、品美食、住民宿”等3條鄉村旅游線路,進一步推進鄉村旅游繁榮發展。搶抓行業升溫機遇,推出“社火鬧古城·龍騰韓城年”“史記韓城 繽紛五一”“粽香端午 禮遇韓城 ”主題等各類節假日文旅活動,豐富產品供給、優化游客體驗。
同時,韓城市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上做文章,錨定鄉土文化與特色產業的契合點,打造文旅IP、塑造文旅品牌、培育新型業態和消費模式,推動鄉村文創產業和非遺品牌創新發展,形成可持續進階的鄉村文旅體系。

西莊鎮柳枝村依托傳統村落基礎,按照“民俗文化+非遺工坊”的發展思路,做強八家巷手工空心掛面技藝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依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非遺展覽、集市展銷、村級非遺工坊等方式賦予文化價值,走出傳統文化與農產品銷售渠道的新路子。金城街道城古社區探索“歡樂田園+親子研學”新模式,深挖鄉村元素,設計出一系列農耕文化研學項目。社區田園綜合體通過舉辦“歡樂田園+親子研學”系列活動,有效帶動周邊鄉村旅游業,共同推進鄉村振興城鄉融合部的高質量發展。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是韓城市發展鄉村文化的一大初衷。通過把文旅發展與帶動就業、群眾增收、鄉村振興、文明培育等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小院經濟、休閑觀光等業態,著力推動工文旅、農文旅融合發展,致力于把文旅行業打造成就業大渠道、富民大產業、文化大載體、文明大熔爐。充分發揮八路軍東渡黃河紅色文化帶動優勢,推動周邊三個農村在發展月光經濟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成功創建龍門鋼鐵4A級旅游景區,司馬遷景區獲批創建5A景區資格。《司馬遷圖書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案例》入選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文旅融合試點推廣典型案例。
通過一項項舉措,一件件創新案例,韓城市深挖鄉村獨特文化內涵和文明底蘊,持續把發展多元文化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當中,激活鄉村文化振興“一池春水”,探索出以鄉村文化振興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的嶄新路徑。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