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18
記者 余 果 通訊員 趙陽飛
近年來,隨著河津市中心城區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為切實回應群眾的呼聲,補齊城市功能短板,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河津市通過對市區閑置資源有效盤活、邊角空地有效利用,優化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擴展停車泊位,以及錯時開放機關停車場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停車場、停車位,減輕市民停車難,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逐步增加。
在河津市理想國南教育港停車場項目施工現場,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工人們正在進行混凝土路面硬化等工作,大家分工明確、密切配合,呈現一幅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景象。據了解,該停車場共規劃建設141個停車位,預計11月底就可建成投用,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快補齊河津市區公共停車設施短板,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
新興路(萬春街—209國道)周邊沿街商鋪多,居民樓林立,人口密度大,停車難一直是困擾周邊市民的一大難題。記者在新建的新興路示范段停車場看到,干凈整潔的環境,寬敞充足的停車位,車輛按照箭頭標識整齊停放。原本這里有一大片廢棄建筑物,草木叢生,垃圾遍地,經改造后,不僅道路通行方便,也使附近居民的停車和生活等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以前開車,路邊的停車位都非常緊張,經常停車時找不到車位,得碰運氣才能撿個‘漏’。現在市區建設了好多停車場,我們出行方便多了。”市民李國深有感觸地說。
市區“停車難”問題一直受到河津全市上下的關注,為破解城區停車難題,河津市連續多年將停車場建設列入“補短板、惠民生”工程,由住建部門牽頭,在前期充分摸清底子的基礎上,列出工作清單分步推進,通過見縫設“場”化解“城市煩惱”、彰顯“城市溫度”。近兩年,已累計在市區規劃新增6個停車場598個停車位,并持續對老化褪色、模糊不清的停車位進行補劃更新。同時,引導市民文明停車,真正提升城市整體文明秩序和形象。
此外,河津市還全面梳理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的停車情況,制訂停車資源共享方案,實行錯峰停車,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公共建筑的停車泊位夜間對外開放,社區的停車泊位白天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河津市委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落實錯峰停車位約180個;城區街道協調4個臨街社區落實錯峰停車位38個;住建局通過租賃或出售的方式盤活停車位約900個,落實盤活車位1118個。河津市便民停車場的建設不僅為城市“疏脈活血”,增強了安全性和美觀性,更讓廣大市民收獲了“停車有位,幸福加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