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13
記者 曹欣怡 邢智軒
基層是汲取養分的沃土,也是青年干部鍛煉成長的天地;基層是學習本領的課堂,也是青春力量大展才華的舞臺。
為用好用活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這支青春隊伍,聞喜縣聚焦培育這一關鍵環節,著力圍繞示范引領、固本提能、考核監督等方面,推動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扎根基層、服務農村,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添磚加瓦。

聞喜縣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參加無紙化辦公考試。(資料照片)
◆示范引領,提升戰斗力
頭雁領航,雁陣齊飛。為了不斷豐富“五子行動”內涵,聞喜縣于今年4月份籌備推進聞喜縣“桐鄉青年人才班”,通過民主測評、綜合評比、實地核驗等方式,按不超過10%的比例,將表現優秀的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列入“桐鄉青年人才班”,著力培養一批專業技能人才、鄉鎮班子后備干部、鄉村經濟領航人、創業致富帶路人,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儲備人才力量。
9月11日,聞喜縣委組織部邀請聞喜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為“桐鄉青年人才班”學員進行口才培訓,進一步提升學員的溝通協調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演講與口才專項培訓、基層治理專項課程……每月定期舉辦兩次的“桐鄉青年人才班”專題培訓,既是為干部“充電”,亦是為人才“賦能”。
“我們堅持將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與鄉鎮(社區)具體工作相結合,邀請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以及市縣兩級黨校專家教授,重點圍繞理論學習、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惠農政策、群眾工作等內容,聚焦‘聽、說、讀、寫、干’5個方面,集中力量展開培訓,為青年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聞喜縣委組織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培養工作,基礎在培訓,落點在基層。聞喜縣堅持“結對式”幫帶,通過組團結對學、村黨支部書記教、鄉鎮黨委書記領的方式,讓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進一步了解基層、扎根基層、奉獻基層。
村“兩委”干部帶著“串門子”,掌握全村村民基本情況,建立村情動態臺賬;多次赴山東省壽光市、陜西省咸陽市楊凌區等農業產業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參與村內重點項目,主動入戶做群眾思想工作……“結對式”幫帶的培養模式,讓聞喜縣到村工作大學生楊安琪對農村這片干事創業的熱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此外,聞喜縣還定期舉辦國情研修班、組織拓展式交流,通過開展“每月課堂”交流會,凝聚青年力量,激發青年活力,提升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這支隊伍的素質和能力。
“通過培訓,讓我對日后的工作和在基層發展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我將以此次培訓為新的起點,將所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走出去能干的優秀青年干部。”聞喜縣到村工作大學生王戈表示。
“目前,‘桐鄉青年人才班’共有15人。接下來,我們會根據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競賽綜合成績,擇優選取部分青年干部,將其納入培訓范疇。希望通過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帶動整個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隊伍向好向優發展,進而為加強農村基層黨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儲備一支強有力的隊伍。”聞喜縣委組織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固本提能,激活內生力
過硬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實踐中磨煉出來的。聞喜縣扎實開展“五彩青春 閃亮聞喜”活動,為青年干部搭建成長平臺,不斷提升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的履職能力、服務效力、隊伍活力。
“入職兩年來,我走在與群眾交流的最前沿,探訪了桐城鎮的每一個村落,走遍了南宋村的每一條道路。在這里,我領略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在聞喜縣2024年“讀中國 誦桐鄉”朗誦比賽中,聞喜縣到村工作大學生王國臣以《“土”里扎根 向陽生長》為題,分享了自己在農村工作的經歷與感受。
演講中,王國臣談到了他在入戶走訪過程中了解到村民李某某一家的事情。李某某的孩子患有嚴重智力障礙,其父母也年事已高。數月前,李某某的父親在干農活時摔傷了腿,目前臥病在床,家中全靠李某某一人打零工維持一家人的開銷。了解到李某某一家的情況后,王國臣的心情十分沉重,當即咨詢了負責鄉村振興工作的同事。當他得知李某某一家符合監測戶條件,趕忙為其準備申請材料,幫助其家庭渡過難關。
聞喜縣到村工作大學生劉璐也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入職以來,我深入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用腳步丈量村莊,面對面與群眾交流、傾聽群眾心聲。農村需要青年,我們理應到農村這片廣闊天地施展一番作為,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這次演講活動,既是一次經驗交流,也是一次實踐鍛煉。
實踐鍛煉遠不止于此。聞喜縣堅持常態化開展講評活動,邀請專家開展專題培訓,做好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自身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同向銜接;開展“千萬工程青春助力”實踐活動,成立志愿服務隊、“紅旗”宣講隊,通過包片訪村入戶,講政策、查問題、記民情;開展“青春賽道 一路生花”專題研修班,組織實地觀摩學習,搭建溝通交流、資源共享平臺;開展“六維標兵”知識競賽,舉辦“知責強責”讀書會、青年徒步團建等,集中展示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的青春風貌;舉辦“鄉村振興 青春力量”主題演講,充分展示青年在基層工作的成果和經驗,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工作穩步提升。
“我們舉辦一系列活動,就是希望青年干部在活動中‘比學趕超’,以活動檢驗他們的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其在理論素養、實踐能力、應急處置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推動全縣基層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聞喜縣委組織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考核監督,鍛煉執行力
近年來,聞喜縣緊扣青年干部成長特點,把加強青年干部考核監督工作貫穿于青年干部培養鍛煉全過程,不斷完善考核體系、優化考核標準,在用好、管好青年干部上下功夫。
嚴格考核監督,要健全考核機制、明確考評方案,讓考核監督工作有章可循。聞喜縣出臺《聞喜縣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積分考評管理工作方案(試行)》,將星級和積分進行有機融合,實現干部工作全面量化。
“鼓勵大學生領辦壯大村集體經濟、美麗鄉村等項目,根據項目難易程度、實際效果及群眾滿意度進行評分。”
“結合農村干部‘訪民生、辦實事、促發展’工作,為村民辦實事解難事,經組織評估后,按相應情況賦分。”
“與老黨員、脫貧戶等結成幫扶對子,開展幫扶工作。根據幫扶次數、幫扶人數、幫扶結果進行評分。”
……
考核從德、能、勤、績、廉、學6個方面進行,具體包括:理論學習、崗位履職、作風建設、表彰獎勵、民主測評等,按照“月申報、季測評、年考核”的辦法組織實施,以此推動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發揮作用、干事創業。
“對梨凹居民組進村主干道路進行維修,并完成道路兩側簡易下水道鋪設”“對全村4500米吃水管網進行更換”“對聞垣路柴莊路段兩側的亂堆亂放問題進行全面整治,并對道路兩側樹木進行補植補栽”……今年年初,桐城鎮柴莊村到村工作大學生趙遇晨在村黨員群眾代表大會上公開2024年承諾事項,邀請全村村民共同監督。
“梨凹居民組進村主干道地形復雜,且道路修建已久,目前,我們將此道路納入鄉村道路改造工程中,計劃在年底開始動工。”趙遇晨表示。年初公開承諾、接受村民監督;年底公開匯報,邀請群眾測評。“我們要求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實行承諾、亮諾、踐諾工作機制,鼓勵其領辦壯大村集體經濟、美麗鄉村等項目,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聞喜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考核內容的優化,聞喜縣還注重考核結果運用,通過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樹立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對于工作業績突出、群眾認可度較高的青年干部,將其納入基層黨組織后備人才“儲備庫”進行重點培養;對工作業績不突出的青年干部,將啟動預警程序,及時進行談話告誡,幫助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期進行整改。
聞喜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是農村基層隊伍的“生力軍”,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鋒隊”。聞喜縣將不斷優化青年干部管理辦法,精心育才、一線煉才、科學用才,培養忠誠可靠、堪當重任的基層干部,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推動農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