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筑夢沃野 繪就萬千鄉村新圖景

——運城扎實開展“千萬工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12

編者按 11月11日,山西日報推出“千萬工程在山西”專欄,首篇稿件《筑夢沃野 繪就萬千鄉村新圖景——運城扎實開展“千萬工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詳細介紹了我市在學用“千萬工程”經驗方面的做法、成效。現予以全文轉發,以饗讀者。

枝頭紅彤彤的蘋果分外誘人、大棚里蔬菜生機盎然、 綠油油的麥苗鋪滿大地……初冬,漫步運城沃野鄉間,處處都升騰著希望與生機。走進夏縣泗交鎮,村道整潔、屋舍齊整、綠植蔥郁,隨手一拍便是一幅鄉村新畫卷;臨猗薛公灘上,蟹塘粼粼、蘆葦搖曳、蟹農歡暢,每每下簍都是豐收的鮮活熱鬧;鹽湖區柏口窯村,“文旅+城郊商業”融合,在這里吃喝玩樂住,暢享一站式游玩體驗……

近年來,運城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按照“規劃為先、生態為基、產業為本、治理為要、城鄉融合、典型引路”的工作路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進實施“千萬工程”,各項工作扎實穩步推進,鄉村環境持續改善,鄉村產業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扎實有效,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沃野繪“豐”景,鄉村展新顏。“千萬工程”經驗在這里不斷被吸收內化、豐富升華……中國式現代化探索的“農村篇”在河東大地上徐徐鋪展。

科學規劃為先

擘畫和美鄉村新畫卷

溪流潺潺、綠植茵茵、鳥鳴陣陣……雖不是周末,夏縣泗交鎮西溝村隱溪里民宿依然生意興隆。幾位客人閑坐戶外,沐浴著午后的陽光,品著泗交紅茶,聊著天南海北的見聞。“以前村里雜物亂堆、污水亂流,如今水清了、村凈了,游人也來了。”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張鵬很是感慨。

從落后小山村,到遠近聞名的“民宿村”“示范村”,泗交因“美麗經濟”華麗轉身的故事,成為“千萬工程”推進中運城鄉村蝶變的縮影。

運城作為全省的農業大市,鄉村能不能全面振興決定著全市現代化的成色。近年來,運城以“千萬工程”為引領,學習運用蘊含其中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結合當地實際,扎扎實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學習“千萬工程”,運城提出“規劃為先、生態為基、產業為本、治理為要、城鄉融合、典型引路”24字路徑和抓手,以“五條綠色走廊”為紐帶,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通過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庭院美化等一系列措施,廣袤鄉村實現華麗蛻變。

“我們鄉鎮森林覆蓋率達到88%,被譽為‘天然氧吧’。”泗交鎮鎮長趙海波介紹,為打造康養小鎮,泗交鎮僅用8天時間就完成了1.8公里街道的清拆工作。同步進行了街道拓寬、河道整治、下水改造等工程,配套新建景觀驛站和口袋公園,極大提升了泗交康養特色小鎮的品位和顏值。

從一處美向全域美,從一時美到持久美,從環境美到生活美,環境的改變,涌現出一批美麗鄉村。截至目前,運城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4%,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4.6%;建成生態園林村1038個、國家森林鄉村54個……這一組數據展現了運城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依據不同村莊的地形地貌、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水平,運城還分類施策,圍繞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特色,打造了?河津西磑村?、聞喜裴柏村?、垣曲嶺回村?、萬榮廟前村等150個“精品示范村”、1500個“提檔升級村”。

在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的過程中,鄉村振興的密碼不斷被解鎖,“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如詩意境在河東大地的鄉村中逐漸清晰可辨。

筑牢產業根基

開創富民興農新局面

巍峨中條披赤錦,浩渺鹽湖漾清波。初冬的運城迎來一年中最美時刻。放眼河東大地,秫熟稻馨、果甜蔬鮮、蟹肥菊黃,一幢幢現代化溫室大棚里綠茵如錦,一片片經濟林碩果盈枝,田間地頭、嶺頭河畔,到處一派豐收的景象。

步入萬榮縣高村鎮烏停村千畝示范果園,可以看到,水肥一體化的“天線”覆蓋整個果園,園中矮砧栽培的果樹整齊排列,防草布、殺蟲燈、數字氣象儀等農業科技隨處可見。“我們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的聯碩果園,是集新模式、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于一體的現代果業示范基地。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村民已經在新變化中看到了新希望!”烏停村黨支部書記閆永生介紹,待聯碩果園結果產生經濟效益后,烏停村預計村集體收入將突破2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5萬元。從“逐個突破”到“以點帶面”,在聯碩果園的帶動下,周邊6個村實現了果業整體提檔升級。

在鄉村全面振興的大棋盤里,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以“千萬工程”為引領,運城堅持把發展產業、富民增收擺在突出位置,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為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提供了動力源泉。近年來,運城堅決扛牢穩糧保供政治責任,在穩基礎、擴種養、深加工、優品質上下功夫,狠抓“糧果菜畜漁藥林”七大產業,全面做好“土特產”文章,壯大縣域富民產業,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隨著“千萬工程”的不斷深入,運城廣袤鄉村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蔬菜年產248.9萬噸、肉蛋奶產量61萬噸,水產品達2.6萬噸,中草藥產量33萬噸、各類水果年產量達638萬噸……這份豐收答卷中處處隱藏著運城農業的躍遷密碼。

夏縣西瓜、絳縣櫻桃,稷山雞蛋、垣曲猴頭菇……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韻,運城各地“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一個個特色產業由小變大,“各展其長”——一個蘋果,甜了生活;一粒櫻桃,紅了日子;一片茶葉,美了鄉村;一枚雞蛋,“鏈”起百億元大產業……

提升治理效能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忙完秋收,村民們的生活節奏慢了許多。午后,永濟市虞鄉鎮柳宗元廣場上人頭攢動,處處歡聲笑語。象棋桌旁,下棋、觀棋的村民圍得里一圈外一圈。“將軍!”65歲的王建革棋高一著,聲音洪亮。擺棋的工夫,王大爺和記者嘮起了家常:“廣場上白天下棋,晚上跳舞,偶爾還有籃球比賽,比城里還熱鬧!”

文娛有場所,出門見游園,“3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30分鐘公共服務圈”一應俱全……在“千萬工程”實踐中,運城市堅持塑形和鑄魂并重,堅持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公共資源向農村延伸,建成1530個農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2171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建設鄉鎮中心幼兒園156個……同時,舉辦“樂善媽媽團”“我有拿手戲”等群眾文藝大展演,推行“文明實踐積分制”管理模式,評選“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樹新風,努力把農村建設成農民身有所棲、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園。

“您看,這是您近年來的養老保險繳費記錄,每一項都清清楚楚。”近日,在鹽湖區陶村鎮張孝村就業社保服務點,經辦員李宇指著屏幕上的數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村民張保山講解養老保險政策,贏得了張保山的連連稱贊。鄉村治理中,運城面對基層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各縣(市、區)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基層治理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加高效,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在夏縣朱馮村,通過微信小程序、手機App,將村民、網格員、管理員串聯起來,形成了“數據共享、指揮調度、問題處置”的精準化治理新模式,村干部通過手機就能掌握全村的環境衛生治理、村民反饋意見等情況,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在河津市西磑村,路燈不亮、道路不平、需要開證明,怎么辦?小程序上留個言,村干部為您排憂解難,村級事務管理平臺成為村民在線出題、干部在線答題的新陣地……

與此同時,運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農村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創建2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11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鄉村善治水平不斷提升。

起筆點墨,落筆成詩,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運城,正在“千萬工程”經驗的引領下,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動人樂章。(山西日報記者 周明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