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造福千家萬戶 賦能千行百業

——鹽湖區全力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28

記者 董戰軒

置身金風秋色,暢行青山綠水,鹽湖區近1500公里農村公路蜿蜒縱橫,如同一條條飛舞的緞帶,挽著涑水河,傍著中條山,連著千家萬戶、千行百業……“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鹽湖大地加速實現。

解楊路立足交旅融合發展打造中條旅游廊道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農村公路要“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重要批示。十年來,鹽湖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堅持“建設與養護并重、修路與興業并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行”的建設理念,鹽湖區將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列入重要民生工程,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建好”上更加注重提檔升級,在“管好”上更加注重規范有力,在“護好”上更加注重優質高效,在“運營好”上更加注重協同融合,不斷提高做好“四好農村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讓農村公路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為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服務保障。

多管齊下

阡陌縱橫描繪“新途景”

農村公路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設施,更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金鑰匙”“強支撐”。

近日,龍居鎮小張塢村至運金路農村公路工程的施工現場,運輸車往返穿梭,挖掘機支砌擋墻、平整路面,工人們抓進度、搶工期……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令人振奮。

水解路陶村段安全暢通

據悉,小張塢村至運金路道路全長6.8公里,是龍居鎮紅香酥梨基地主要道路。過去由于路面狹窄,不同程度影響了當地酥梨的交易和對外運輸。該道路改造按照三級公路標準設計,路基寬度由4.5米提升到7.5米,道路變寬了,道路通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紅香酥梨產業發展和周邊村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進一步增強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水解路安邑段管護有序

鹽湖區高度重視“四好農村路”建設,連年將“四好農村路”建設列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成立以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牽頭抓總,區交通運輸局具體組織實施,區自然資源局、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區林業局和相關鄉鎮(街道)密切配合,堅持建設“擴面”,著力構建現代化農村交通網絡;堅持管理“創新”,著力夯實農村公路管理基礎;堅持養護“加碼”,著力保障農村公路通行安全;堅持運營“提效”,著力拓展農村物流通達深度,強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在此基礎上,鹽湖區以摸清農村公路建設需求為著眼點和立足點,深入道路一線、科學制訂方案,嚴把安全質量、建設放心工程,組建工作專班、推進項目落實,最大限度確保“四好農村路”建設問題快速解決、障礙快速排除、工程快速推進,不斷暢通鄉村發展“毛細血管”,讓農業更繁榮、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幸福,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盡顯“交通擔當”。

農村公路分布廣、線路長、管理難度大,多元發力、長效管護是關鍵。“持續強化農村公路的管護,積極履行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真正做到‘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是落實‘路長負責制’的具體要求。”鹽湖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鹽湖區以完善管養體制、強化資金保障、健全長效機制為重點,積極構建體系完備、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形成品質高、網絡暢、服務優、路域美的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和高質量發展格局。

“十四五”以來,鹽湖區堅持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護、高水平運營,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累計投資3.06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05條330公里。其中,完成區級公路改造9條145.3公里、鄉級公路改造25條99公里、通村路改造71條85.7公里。目前,鹽湖區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483.379公里。其中,區級公路有10條238.193公里,鄉級公路有65條484.34公里,通村道路有432條760.846公里,“六縱九橫三循環”的農村公路路網格局基本形成,農村公路通行條件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持續提升。

暢通出行

幸福生活直達“家門口”

從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到如今“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從過去“沿途顛顛簸簸、進村坑坑洼洼”,到如今“路在山間繞,車在林中穿”;從過去三四米寬的黃土路,到如今七八米寬的瀝青路……近年來,伴隨著“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足音,鹽湖區農村公路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故事持續上演、不斷更新。

“要致富,先修路!”鹽湖區泓芝驛鎮累德村村民楊晉元告訴記者,“我打心眼里感謝鹽湖區委、區政府,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把家門口的路修得這么好,相信往后日子也會像眼前這條路一樣,平平坦坦、敞敞亮亮。”

2021年完成王東線提檔升級改造,2023年完成上東線提檔升級改造,郭北線、臨泓線、三光線、水解線等道路提檔升級改造工程穩步推進并取得階段性成效……近年來,鹽湖區委、區政府主動傾聽民聲,積極回應關切,針對轄內部分農村公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排水不暢等問題,及時實施破損道路提檔升級改造工程,真正把“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做細、做實、做到群眾心坎上。

臨泓線施工現場人機配合推進有力

鹽湖區在“打通斷頭路”“暢通循環路”“拓寬改造路”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以更加有力度、有溫度、有速度、有廣度的舉措,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努力把暖民心、惠民生的事辦好,以服務初心換百姓稱心。

臨泓線路暢景美

上郭至陶村道路是鹽湖區北片鄉鎮進城的一條主要道路,2002年因修建機場改道繞安邑街道蘆子溝村。該道路沿引黃渠500米道路寬度4米,道路狹窄,經常堵車,成了鹽湖區北片鄉鎮進城的一段“瓶頸路”,2021年鹽湖區多方協調機場管理單位,將這段路由4米拓寬為7.5米,有效解決了困擾北片鄉鎮村民多年來的出行難問題。

“就拿市殯儀館周邊連接濱湖路和圣惠路的這段道路來說,由于征地拆遷等原因,數年未能得到有效貫通,一度成為影響周邊群眾出行的交通‘瓶頸’。”鹽湖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邵紅福告訴記者,“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2023年,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下定決心利用很短時間將其打通,這樣不僅避免了對周邊村民生活造成的干擾,同時行車安全性、舒適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賦能發展

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農村因路而變,產業因路而興。修通一條公路,發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百姓。事實證明,“四好農村路”鋪下的是路,連起的是心,帶來的是“致富經”,奔向的是“振興夢”。

虞坂古鹽道旅游環山路施工現場

2024年,鹽湖區致力于打造群眾滿意的交通,補短板,強品質,提能力,改造區鄉村公路61條165公里,暢通“大交通”,優化“小循環”,提升特色農產品交通運輸水平。

——“農村公路+生態旅游”,有力支撐環境美。堅定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以建設“五條綠色走廊”為主抓手,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因地制宜完善農村公路沿線停車區、充電樁、觀景臺等服務設施,助力打造中條旅游廊道。解州至常平中條山旅游公路、東郭虞坂古鹽道旅游公路、運文線至泛舟禪師塔旅游公路、沿涑水河田園風光示范帶、運永線至桃花洞多條旅游公路提升改造,助力鹽湖區交旅融合發展。

——“農村公路+特優產業”,有力支撐經濟強。立足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涑水河鹽湖段建設,將王范現代農業設施基地、泓芝驛萬畝酥梨基地等鄉村旅游示范點串點成線,推動農村公路由“交通線”向“風景線”轉變。改建拓寬運文線、上東線、墎曹線、郭北線、水解線等道路,推動龍居紅香酥梨、三路里雙季槐、上郭蘋果、陶村油桃等鹽湖“特”“優”農產品走出鹽湖、暢銷全國。

——“農村公路+物流運輸”,有力支撐百姓富。整合交通運輸、郵政、商務、供銷等部門物流優勢,加快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打造金井鄉、上郭鄉、上王鄉、姚孟街道等鄉村e鎮服務中心,將產業基地、電商物流中心“串珠成鏈”,實現“特”“優”農產品線上線下雙向銷售服務。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時代新征程,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提高治理能力,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邵紅福說,“2025年,鹽湖區計劃改造‘四好農村路’122條,總里程230公里,重點在窄路面加寬、鄉村‘瓶頸路’暢通、鄉鎮循環路提升、道路綠化提檔升級上下功夫,努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能,為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交通運輸保障。”

一條條產業路、振興路、致富路賦能千行百業,一道道幸福路、連心路、希望路連接千家萬戶。眼下,一張日臻完善的農村公路網正在鹽湖大地鋪展延伸,必將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澎湃動能,托起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希望、農民增收致富的大夢想。

圖片由鹽湖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