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我市推進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建設——

家門口感受科學魅力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25

文/記者 王月文 圖/記者 金玉敏

近年來,我市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科學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號召,將面向基層群眾普及科學知識作為核心目標,深入社區一線開展廣泛調研,并結合各社區實際情況與特色,全力推進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建設,充分發揮科普在加速推動以改善民生為核心的社會建設中的關鍵作用,營造全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讓群眾在家門口探索“未知”,感受科學魅力,全面提升科學素質。

結合社區特色

打造科普“新陣地”

10月23日,在芮城縣古魏鎮亞寶社區健康館內,24歲的黨藝文正在通過心肺復蘇模擬人進行心肺復蘇練習。每當她的按壓力度不符合標準時,心肺復蘇模擬人控制器便會立即發出提示,并在練習結束后打印出一張詳細的訓練報告,包括訓練模式、頻率、按壓正確與錯誤次數、吹氣正確與錯誤次數以及操作時間等。黨藝文興奮地說:“這個心肺復蘇模擬人控制器真是太神奇了!它不僅能實時提醒我按壓動作是否正確,還能打印出詳細的訓練報告,讓我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這對于我掌握正確的按壓技巧非常有幫助。”

10月23日,在芮城縣亞寶社區健康館里,市民通過心肺復蘇模擬人進行心肺復蘇練習。

亞寶社區健康館占地120平方米,以“健康”為主題,是芮城縣科協與該社區精心打造的科普“新陣地”。亞寶社區健康館不僅配備了心肺復蘇模擬人等先進設備,還涵蓋了骨折、碰傷、心臟驟停等自我應急科普體驗設備,以及運動自行車、自動爬樓機等運動設備和吸氧、血氧檢測等有氧運動科普設施等39件健康類科普器材。同時,館內還設置了30余平方米的健康科普版面,涵蓋了心臟、眼睛、飲食等健康知識,以及吸毒危害等反面警示教育內容。這些科普器材、健康科普版面與該社區之前打造的健康科普長廊、健康科普宣傳欄等科普設施相輔相成,共同營造的濃厚健康科普氛圍。

據介紹,在項目申報之初,芮城縣科協組織人員赴多地考察學習,通過對科普器材廠家的產品進行多次比對和分析,最終確定了符合場地要求和趣味性、科普性、體驗性兼備的建設方案和器材采購計劃。經過精心規劃和實施,最終建成了這座以“健康”為主題的社區科普館。

在鹽湖區吉祥社區,也建設了一家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吉祥社區共有1500余戶居民,其中青少年占比高達三分之一。針對這一特點,該社區對100平方米的空間進行提升改造,分不同功能區打造了全市首家社區科技館,配備20余件涵蓋電磁學、光學、運動學、力學、數學等學科的科普儀器,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集科學性、趣味性、知識性、參與性于一體的“科普套餐”。

亞寶社區健康館與吉祥社區科技館,是我市推進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建設工作的生動寫照。今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的建設工作,通過爭取專項資金、外出學習、實地調研、聯席會議等一系列措施,有力保障了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建設工作的穩步推進。截至目前,我市已打造5家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分別是:鹽湖區吉祥社區科技館、永濟市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永濟市河東社區科普體驗館、河津市府西社區科普館以及芮城縣亞寶社區健康館。

“打造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對打造全市科普公共服務體系核心陣地、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的建設,可以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近感受科學的魅力、親身體驗科技的神奇,有利于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居民科學素養。”運城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馬國躍說。

發揮聯動效應

形成運行管理制度

近日,在永濟市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內,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演示吸引了眾多小學生的目光。在御苑社區科普館講解員邵菲的引導下,柳宗元小學37班的學生們通過體驗錐體上滾、反手鏡像、極速反應等一系列科普展示,充分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不時發出陣陣驚嘆。

10月22日,在永濟市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內,講解員為柳宗元小學的學生作科普演示。

據悉,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位于柳岸華都小區黨群服務站,展館面積約54平方米,集教育性、趣味性、互動性于一體。館內陳列了虛擬現實、3D打印機、極速反應、聲波看得見、空中成像等11種科普教具,涵蓋了力學、光學、聲學、計算機類等多個領域的科普知識。  

今年,為更好發揮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的作用,永濟市科協與御苑社區、柳岸華都小區物業緊密聯動,共同研究制定了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的運行管理制度。目前,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由御苑社區和柳岸華都小區物業共同負責運行管理,御苑社區負責科普體驗館的人員接待、設備維護與保養,柳岸華都小區物業則負責場地環境維護。同時,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免費對所有人開放,實行預約制度,以優化參觀體驗。在工作日,該科普體驗館接受團體參觀或舉辦特定活動;周末則全天開放,為轄區內的未成年人提供自由參觀體驗的機會。此外,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還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科普活動計劃,定期開展科普講座、實驗演示、互動體驗等活動,旨在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滿足不同年齡段和興趣愛好的群眾需求。

為提升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的科普教育成效,御苑社區精心組建科普講解員隊伍。邵菲便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她不僅是社區的工作者,更是一名熱愛科普事業的志愿者。邵菲充分利用科普網站、視頻教程及相關文字資料等資源,不斷深化對科普設備原理的學習與理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前來參觀的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群體,提供清晰、直觀且詳盡的講解,使他們在互動體驗中輕松掌握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無窮魅力。

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的運行管理模式,是我市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運行管理制度的縮影。目前,我市各社區的專題特色科普館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采取由社區獨立運行管理或與物業協同運行管理的模式。同時,各社區積極組建科普講解員隊伍,致力于為參觀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講解服務。此外,這些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均免費對所有群眾開放,并采取預約制度,確保廣大居民能夠享受到更加便捷、優質的科普教育資源。

組織主題活動

以多樣方式服務群眾

9月21日,永濟市科協在河東社區科普體驗館舉辦一場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特色科普活動。

10月22日,永濟市市民在河東社區科普體驗館參觀體驗。

永濟市府西小學的學生們走進河東社區科普體驗館,瞬間被館內琳瑯滿目的科學展品所吸引。從七彩律動的光影變幻到磁懸浮地球儀的神秘懸浮,從3D打印機的精準作業到工業機器人的靈活操作,再到跳舞機器人的歡快舞動,這些展品涵蓋了天文地理、現代科技、物理科學及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科學的魅力與力量。

在科普體驗館講解員曹若璽的悉心引導下,學生們踏上了科學探索之旅。他們或仔細觀看展品說明,或動手操作實踐,或低頭沉思領悟,每一個展品都成為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起點。有的學生對某個展品產生了濃厚興趣,便深入鉆研其工作原理;有的學生則通過觀察示范并模仿學習,逐漸掌握了展品背后的科學原理;還有的學生則與身邊的老師、同學一起探討交流,共同分享著科學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

當天,河津市城區街道府西社區也邀請了幾十名家長及孩子來到府西社區科普館,共同參與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實驗活動。活動現場,府西社區科普館工作人員為大家展示了“火焰神掌”“不能喝的水”“乒乓球機關槍”等科技實驗,將原本只能在科技館見到的科學“魔法”帶到了群眾家門口,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在芮城縣亞寶社區健康館,57歲的高臘娥作為本社區居民,經常利用下午時間來這里測量血壓、血氧等健康指標。她說:“這樣的科普健康館真是為社區居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僅讓我們更加關注自身健康狀況,還顯著提升了我們的健康意識,真正做到了方便群眾。”

10月22日,柳宗元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樊若曦、李怡諾、李夢辰、侯姝含等人在參觀御苑社區科普體驗館后,也興奮地分享了他們的感受:“科技的魅力真大!我們在這里知道了共振的原理,看見了聲波的有趣現象,真正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這次參觀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平時書本上沒有的科學知識,我們下次還要再來這里。”

近年來,我市科協充分發揮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作為科普宣傳“新陣地”的作用,通過整合科普資源、聯合多方力量,不斷創新科普形式,為群眾搭建近距離接觸科學、感受科學魅力的平臺。我市科協積極與各社區聯動,組織小區居民不定期參觀社區專題特色科普館,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和探索精神。同時,還聯合周邊相關單位,如幼兒園、中小學等,邀請學生們走進科普館,拓寬他們的科學視野。此外,還積極邀請專家學者走進科普館,開展科普講座和互動交流,通過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科學原理講解與貼近生活的科學應用實例,拓寬群眾科學視野,提升群眾科學素養。

“下一步,市科協將進一步加強指導和監督,使社區科技館切實發揮科普宣傳功能和作用,并將依托社區科普館,持續開展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動,以優質、高效的科普資源服務人民,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彰顯現代城市科技魅力方面貢獻科協力量。”馬國躍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