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產業向“新”

——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成就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26

記者 朱 姝

從田間地頭到智能廚房,從作坊工廠到產業園區,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再到未來產業……

近年來,我市產業發展騰籠換鳥、煥新賦能、迭代升級,不斷釋放新的創造偉力,建立了獨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展開了科技發達、創新活躍、綠色高效、產業興旺的宏圖巨卷。如今,全市產業發展氣勢如虹、科技創新勇攀高峰,經濟發展歷經滄桑巨變、破繭成蝶。

在轉型發展時代要求下,我市產業向“新”,一路向“新”。

從“舊”著手

改造傳統產業

山西建龍1500毫米冷軋卷板生產車間,半人高的鍍鋅冷軋卷板,其表面光滑、通體銀白、薄如蟬翼,不僅鋼板薄度接近一張A4紙,外觀色彩上也有灰白色、淺藍色、深灰色等多元呈現。

陽光焦化旗下華康建材已開發出微纖維新材料、啟停電池用AGM隔膜等新產品,是國內唯一微纖維棉與隔板一體化生產企業。

中鋁山西新材料通過氧化鋁精細化、電解鋁合金化,帶動鏈上企業開發出系列石油裂解催化劑等產品。

……

鋼鐵、焦化、有色金屬這些傳統行業中,通過品種結構調整推動產品轉型,已屢見不鮮。

高義鋼鐵、宏達鋼鐵全部裝備達到國家先進水平;銘福鋼鐵淘汰兩座450立方米煉鐵高爐減量置換1座1230立方米煉鐵高爐、淘汰兩座50噸煉鋼轉爐置換1座130噸轉爐;全市所有焦化企業焦爐均在5.5米以上,焦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100%。其中,陽光集團旗下子公司安昆新能源年產369萬噸焦爐爐型采用炭化室高6.78米單熱式搗固焦爐,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水平最先進、環保水平最高的超大容積搗固焦爐。

推動工藝裝備改造升級,提高先進產能比重,是我市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另一個重要內容。與此同時,我市積極推動各級創新研發平臺建設以強化產學研合作,通過申報國家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等方式助推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不斷推進全市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我市傳統產業主要包括煤炭、鋼鐵、焦化、有色、化工、建材、電力等行業,2022年傳統產業占全市的80%左右。其中,煤炭占24%、鋼鐵占16%、焦炭占16%、有色占8%、化工占6%、電力占6%、建材占4%,除煤電外,傳統制造業占比超過60%。這些產業仍然是我市工業的優勢和基礎。

近年來,在黨中央“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政策指引下,我市鼓勵引導企業通過持續改造提升,推動鋼鐵行業由建筑用鋼向工業用鋼轉型,焦化行業由焦化并舉向以化為主轉型,有色行業由原料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建材行業由傳統建材向綠色建材轉型,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從“新”破題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針對產業升級,我市一手抓“舊”的改造,一手抓“新”的培育,不斷加快構建具有運城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大運集團新能源汽車生產車間內,一輛輛嶄新的“遠航系列”新能源汽車等待與消費者見面。“遠航系列”車型一上市,就受到消費市場的廣泛關注。該系列車型有與博世、華為、阿里斑馬聯合打造B.H.D高端超豪華純電平臺加持,在產品品質、三電技術和智能化方面皆有保障。

在大運汽車的帶動下,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穩步壯大、技術不斷提升,已經集聚了20多家汽車零配件企業,還有8個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已經開工,構建了整車制造、零部件、精密鑄造等較為完善和相互配套的全產業鏈條,形成顯著的產業集群帶動效應。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是我市近年來“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工業方面,我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結合地方實際,創新性地提出了“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即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健康、新材料四大產業方向,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今年5月,“運城面粉”“運城蘋果”“運城蔬菜”三大區域公用品牌在北京前門大街的旗艦店正式開業。截至目前,“三個運城”農業品牌在北京、太原開設了7個宣介直銷網點,簽約定點合作涉農企業達126家,累計帶動運城“特”“優”農產品實現銷售額超1億元。

“三個運城”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擴張的背后,是我市近年來在農業方面聚焦農業現代化,持續推動特優農業、工業農業、品牌農業、數字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與此同時,大閘蟹、白對蝦等農業“新特產”也廣受青睞;2023年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年產值突破300億元……彰顯了我市在農業產業不斷推進產業現代化的作為與擔當。

在文旅產業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把運城打造成為山西省旅游熱點門戶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擁有102處國保單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的資源優勢,著力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推動關公故里、永樂宮、五老峰等申報國家5A級景區,建設七彩鹽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快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文旅產業正在成為我市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從“融”加速

推動數實融合建設

山西建龍面向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開發了龍祥云商電商平臺、建龍快成物流貨運服務平臺、ERP客戶定制平臺等專業化平臺,實現了以鋼鐵主業為核心的產業鏈上下游數據貫通,目前已覆蓋6100余家企業,2023年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AAA級)貫標評定。

陽光集團焦爐設計基于生產數值模擬技術,運用“數據孿生+模型預測+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多項技術并舉,通過智能制造管控系統實現煉焦全流程智能化。

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慧倉儲等數字方式已不同程度“植入”我市各個產業的發展脈絡當中。

……

我市還積極推動數字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以鹽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例,該園區充分發揮數字產業優勢,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園區內已集聚了多家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數字產業鏈和生態圈。此外,我市還積極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一個個數字經濟項目的落地,一個個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我市正以其獨特的步伐和堅定的決心,積極探索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路徑,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能。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