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26
柴瑜竟
華燈初上,夜幕下的嵐山根·運城印象步行街上早已人流如織。在熙熙攘攘的氛圍里,軟糯可口的甑糕、酥脆香甜的風葫蘆、鮮香濃郁的羊肉泡饃等諸多特色美食挑動著過往食客的味蕾,不少攤位前還排起了長龍。攤主的叫賣聲、食客的交談聲此起彼伏,城市煙火氣在食客的大快朵頤間被點燃,也構成這座城市最鮮活的底色。
走一條街,品一處景,讀一座城。嵐山根·運城印象步行街是我市精心打造的“文旅農商相融合、食購玩一站式”特色旅游體驗地。嵐山根·運城印象的成功,得益于其多元化的業態布局、深厚的文化底蘊及以當地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推出的一系列文化活動和演出,有效延長了游客的逗留時間,提升了文化體驗感。
近年來,隨著城市存量更新進入常態化,特別是城市微度假、反向旅游等消費趨勢的崛起,不少特色街區變身居民和游客的消費新場景和網紅打卡地,并成為國家重點支持和培育的旅游新品牌。街區的火熱,緣于游客消費行為的變化。街巷之中,既有文創產品、特色小店,也有演出演藝、美食餐飲、社交娛樂等多樣化業態。因此,人們對于享受充實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為渴望,希望從“看景”到“入景”,更多地“嵌入”地方文化和生活情境之中,獲得更高的情緒價值。
街區是城市的肌理和毛細血管,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休閑街區是展現城市魅力的重要文旅名片。在我市,越來越多的特色街區正悄然崛起并成為城市的新名片。比如盬街,街道雕塑群以鹽文化、關公文化、根祖文化為主題,開辟系列河東文化業態及河東非遺傳承業態;忠義街結合自身實際,注重文化挖掘與傳承,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街區每一個角落,并在保留傳統商業業態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新興業態。如今,盬街和忠義街發展日臻成熟,吸引大量游客參觀體驗。
市井長巷,聚攏的是人氣,攤開的是生活。特色街區,蘊藏的是文化基因,澎湃的是城市活力。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市應深入挖掘街區資源優勢,著力在“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上做文章,引領消費升級,激發消費活力,促使特色街區成為推動我市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和新引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