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25
朋友圈是個分享交流的社交場景,好友之間,可以時刻分享生活和樂趣。可是有些人,卻盯上了朋友圈具有即時的曝光性,想利用它發布違法違規性質的營銷信息,從中牟取利益。這種行為屬于惡意營銷行為。不僅給正常社交的用戶造成了嚴重的騷擾,還可能會導致他們上當受騙。記者注意到,近日,微信安全中心發布了針對利用微信賬號傳播詐騙信息進行兼職變現行為治理公告,提醒廣大用戶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信息,不隨意為他人進行輔助驗證,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不法分子的“幫兇”。
公告稱,根據用戶投訴發現,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兼職”為幌子,在朋友圈、微信群發布“幫發朋友圈換米”“閑置小號換零花錢”等相關內容。提醒大家切勿參與!這些不法分子可能會指派你發布含有無資質產品的廣告內容(如虛假減肥產品宣傳)、招嫖類不良信息、欺詐引流類內容(如宣稱刷單可獲雙倍返現)等。微信安全中心提醒大家,協助他人發布朋友圈信息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范》等相關規范,幫助他人在朋友圈、微信群發布違法違禁品營銷信息屬于違規行為。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所發布的內容涉及欺詐引流,還會將自己的好友置于詐騙風險之中。同時,明知這類“兼職”涉及幫助不法分子傳播不良信息或欺詐引流信息的情況下,卻仍以此換取報酬,實際上等同于用個人賬號協助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在知情的情況下協助黑灰產活動,很可能將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而承擔刑事法律責任。請大家珍惜自己的微信賬號,切勿為了微薄利益而幫助不法分子發布不良信息或欺詐信息,不做電詐工具人。
另外,根據之前微信安全中心發布的《朋友圈違規避坑指南》,以下內容也屬于違法違規行為,請不要在微信朋友圈發布。
提供套現、投資、貸款等服務的信息。比如,在朋友圈發布可以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非法手段代取公積金的營銷信息;在朋友圈發布數字挖礦、技術開發、挖礦教程等非法營銷信息;在朋友圈發布利用房產抵押、汽車抵押、身份證抵押等方式進行非法借貸的營銷信息;在朋友圈發布售賣POS機、掃碼套現等違法營銷信息。
竊取公民隱私的信息。在朋友圈發布販賣居民身份證、私查個人檔案、個人資產、定位信息、監聽器、針孔攝像頭等侵犯個人隱私信息及設備的非法營銷信息。
提供違法違規交通服務的信息。在朋友圈發布汽車牌交易、違章消分、組裝車輛、走私車交易等非法營銷信息。
另外,在朋友圈發布代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代考服務、無線電作弊設備等違法營銷信息也屬于違法違規行為。記者 張君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