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19
□楊穎琦
布滿褶皺的職業裝、擠不上的地鐵、打不上的卡、完不成的KPI……在剛剛過去的夏天,一檔喜劇綜藝節目于每周五準時更新,撫慰了無數觀眾忙碌一周后的身心。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職場影視作品還執著于呈現白領精英敘事時,一批喜劇綜藝、短視頻已經率先走到群眾中,走到普通人的生活里,同當下人們的真實境遇同頻共振。
綜藝《喜人奇妙夜》延續了前作《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賽制,20個喜劇小隊悉數登場,圍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熱點話題與極具共鳴的情緒主題展開創作,將融合素描喜劇、漫才、獨角戲、話劇等多元形式的一個個喜劇節目呈現給觀眾,為大家帶來全新的喜劇體驗。

喜劇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生活的喜怒哀樂。而綜藝《喜人奇妙夜》則是這些鏡子中最獨特的那一面,它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意外、煩惱和憂愁,讓我們看到了現實主義的另一面。在這些喜劇節目中,創作者仿佛將攝像頭安在了每一個人身上,尤其是年輕人生活的每個角落,通過捕捉生活中小而精確的細節,放大其中的錯位和矛盾,使劇情更加幽默,更讓一些觀眾在大笑釋放之余高呼:“這就是我的生活啊。”
節目中,《八十一難》《熬人奇妙夜》《年終大獎》《工作的她》《史上第一大劫案》等圍繞上班族的生活去制造錯位、解構經典、設計沖突的作品,獲得了很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噴點香水吧,班味太重了,得蓋呀!”《工作的她》主創用夸張的手法,再現了當代打工人的日常;《史上第一大劫案》主創則主動到社交平臺向觀眾“取經”,讓觀眾參與到節目中;《熬人奇妙夜》主創借助網絡熱梗,設計了一場“熬夜神”與“睡眠神”的斗法:這邊剛召喚出熱紅酒、褪黑素、傳統相聲等助眠神器,那邊就開始勾起了煩心事、攀比心和夜宵饞蟲……在一次又一次的拉鋸中,熬夜人終于扛不住了。節目中,“宵夜是提前六小時的早餐”“熬夜是讓自己開心,睡覺是起床為別人打工”等金句更是將無數現實熬夜人的心聲說了出來,猛戳大家笑點。
當然,喜劇也不只是“攝像頭”的復刻集納式呈現。“上班族喜劇”也以虛擬情境寄予著職場普通人真實的價值與情感期待。溫情向的《年終大獎》通過兩個人的相處,展現了職場上下級相處時的尷尬與困境。在節目中,當員工抽到旅游年終大獎,卻發現旅行搭子是自己的老板時,打工人與老板不同頻的交流及尷尬的社交場面,讓作品布滿笑點。不過也是在這一次次尷尬的“交鋒”中,兩人從最初的尷尬誤解到彼此的理解認同,他們之間的關系成為職場中良性健康但也保持相對距離的上下級關系模板。
在大笑之余,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觸動人心、引發深思的作品。
在作品《萬松書院》中,主創們想要傳達的是傳統底色,也是現代思想。梁祝的傳說體現了古人對自由美好的追求,而在這個舞臺上,仿佛一切都實現了。沒有反派,馬文才只是個搞笑的好友;沒有世俗的桎梏,祝英臺可以讀書,也可以毫無顧忌地說出自己發大財、學以致用的愿望;“翩然與世間,不拘于世俗”既是梁山伯對心上人祝英臺的祝福,也是對現實中萬千女孩的祝福。
《八十一難》則以其恰到好處的“上價值”,成為觀眾公認的好作品。作品以《西游記》為藍本,借用原著中唐僧十世修行的設定,把故事安排在了唐僧的“第九世”。當八十一難還差一難,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在討論如何完成取經KPI時,其他三人為助功績最少的老實人沙僧得道,甘愿犧牲自己的修為,設計了一場對沙僧的“考驗”。而沙僧也不負眾望,憑借其善良本性通過考驗,得道成佛。然而最終,沙僧卻選擇放棄了金身,在唐僧的第十世與取經隊伍會合,去重新經歷“八十一難”。
當傳統喜劇還在以“爛大街”的熱梗、重復的戲劇結構展現作品時,新喜劇則以觀眾熟悉的敘事邏輯、語言表達方式,將觸角延伸至當下的生活中,用幽默消解生活中的每一面。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