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紅綠交融 振興有道

——在平陸縣西牛村感受和美鄉村脈動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05

本報記者 付 炎

初秋,平陸縣張店鎮西牛村的西紅柿收獲接近尾聲,早熟蘋果、玉米采收緊張進行。這里從7月鮮桃成熟開始,豐收的旋律久久回響,豐收的喜悅無限蔓延。

驅車進村,整潔寬闊的柏油馬路、美觀時尚的太陽能路燈讓人印象深刻;村口,一面以紅、黃為主色調的“紅色西牛”主題展示墻莊嚴醒目,上面“紅色西牛要傳承”“支部建設強陣地”“特色產業助發展”等標語鮮明地點出了新時代鄉村的“振興密碼”。

近年來,西牛村立足“黨建紅、產業興、宜居綠、環境美、文明亮”發展思路,重點以紅色文化鑄魂塑形、以產業發展夯基壘臺,走出了一條“紅綠融合、共富共美”的發展新路。

“紅色”是西牛的精神本底。

西牛村是解放運城時期杜馬阻擊戰的戰地醫院所在地,有著大量的紅色遺址、紅色故事等紅色資源。其中,始建于1969年的杜馬戰役英烈西牛紀念園是“運城革命老區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基地”。

長期以來,當地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不斷加強對紀念園的管理保護,西牛村村民也世代守護著長眠在這里的革命英烈。

“紅色土地孕育出的紅色基因,既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激勵新時代黨員干部和群眾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西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引錄說。

“黨建紅永遠是發展的主色調。”以紅色精神為引領,西牛村在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的傾力幫扶下,按照“抓好黨建促振興、檢驗黨建看振興”的工作思路,改造了黨群服務中心,建強了活動陣地,將黨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有力抓實,如期實現脫貧,并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進程中行穩致遠。

“綠色”是西牛的發展底色。

秋風未涼,驕陽似火。西牛村村北的20個蔬菜大棚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奪目。大棚內,兩米多高的西紅柿藤蔓翠綠挺拔,依稀可見青色、紅色的西紅柿。

王引錄告訴記者,這20個蔬菜大棚由村里出資建設。今年采取“集體+農戶”的模式合作經營,將大棚交由有經驗、有技術的農戶經營,讓大棚建得好更用得好,也讓村集體有了一筆可觀的租金收入。

“這20個大棚今年產西紅柿將近10萬公斤,主要銷往周邊地區,效益總體上還不錯。”種植戶史雄飛高興地說,西紅柿采收已經進入收尾階段,近期將開始清理西紅柿蔓,準備種植各種綠葉菜,供應秋冬市場。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和關鍵所在。在產業選擇上,西牛村一方面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發展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農業產業。另一方面,以培育壯大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方向,提升農業產業的帶富能力。

近年來,西牛村錨定“糧袋子實、果盤子甜、菜籃子豐”目標,在做強做優桃果產業的基礎上,加快培育特色產業,以菊花、辣椒為龍頭帶動,不斷擴規模、提品質。

同時,該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積極推動產業鏈拓展延伸。對村中閑置的烤煙房進行改造,配套烘烤設備,建成了新型花卉加工環保型、標準化車間,發展玫瑰、菊花深加工;依托小麥、“黑小麥”產業,建起面粉加工車間;依托桃果產業建設了冷庫,延伸了農產品加工銷售鏈條,增加了特色農產品附加值,拓展了群眾務工增收的渠道。

令西牛村村民高興的是,新建設的農副產品分揀大棚在今年鮮桃成熟前落成投用,1000平方米的室內場地及600平方米的室外場地讓桃果交易環境更優;進村必經道路東溝橋全面進行了瀝青鋪設,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及夜間行走安全問題;在村北鋪設了一條長約1公里的水泥機耕道,為農業產業發展鋪平了道路……

今年,西牛村還繼續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持續發力,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實門前“三包”機制,鞏固“六亂”治理成果,該修的修,該建的建,面貌日新又新。

紅色浸染,匯聚成西牛百姓開拓進取、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也成就了今天綠滿西牛的特色農業產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強調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王引錄表示,西牛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始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堅定不移推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努力打造紅色西牛、特色西牛、綠色西牛、美麗西牛、幸福西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