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02
本報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曹文娟
進窯洞、識農具、體驗剪紙藝術、制作手工粉條……8月29日,來自臨汾市五一路學校的50余名中學生在河津市僧樓鎮小張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民俗文化體驗之旅,一系列沉浸式參觀體驗,讓學生們在輕松快樂的研學游中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當日,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小張村黨群文化活動中心、小張古堡、明清一條街、民俗園等。民俗園內陳列的犁鏵、推車等各類晉南地區傳統農具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窯洞內布置的硅膠塑像生動再現了農耕生產、私塾授課、編織柳活、紡線織布、盡孝侍親等歷史場景,引得學生們駐足觀看。
近年來,小張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壯大鄉村文旅產業,開發研學旅游線路,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百米德孝文化長廊古風撲面;十二生肖石雕和十五面磚雕影壁掩映在綠樹花叢之間;別有風味的最小城堡、最小四合院,與觀音堂下最小的東城門,共同形成了小張古堡令人回味無窮的“三小”文化品牌……融教于游、寓教于樂的研學游越來越受到廣大中小學生和老師家長的歡迎。
其間,在民間剪紙藝人的指導下,學生們還體驗了剪紙傳統文化,在折、疊、裁、剪中感受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在小張粉條作坊,學生們手把漏盆,捶打著面團壓出一縷縷粉條,親身體驗傳統手工紅薯粉條制作樂趣。在游樂場,學生們登上摩天輪,坐上滑草墊,在一個個游樂項目里盡情玩耍,放飛心情。
游有所學,學有所獲。特色民俗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們零距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小張村也將以此為著力點,讓“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腳步、鎖得住印象”的小張文旅品牌不斷激發鄉村全面振興新活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