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了解河東>

新絳縣

來源:新絳縣人民政府網時間:2024-09-02

新絳,古稱絳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北端,總面積597.18平方公里,耕地51.07萬畝。轄9個鎮153個行政村,戶籍人口33.2萬人。1994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先后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鼓樂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佳楹聯文化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省級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縣、省級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省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縣城。

新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公元前585年,晉景公遷都新田,史稱新絳。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設絳州,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遷到現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辛亥革命后廢州立縣,取“咸與維新”之意,改稱新絳。全縣經公布的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645處,其中國保16處、省保9處、市保7處,有全國唯一鼎足而立的鐘鼓樂三樓、現存最早的北方園林絳守居園池、華北最大的州府衙門絳州大堂、氣派壯觀的絳州文廟。先秦思想家荀子、唐代大詩人王之渙、被譽為“天下第一規”的《弟子規》作者李毓秀等文學泰斗皆出于此。全縣傳統民間工藝品多達25大類1800余種,有絳州鼓樂、絳州澄泥硯、絳州面塑、絳州剔犀、梅花點舌丸等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鼓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和“世界無形文化遺產”。新絳自古崇文尚教,2023年中考、高考成績均位居全市榜首,一本、二本達線率分別比2022年提高8.7和7.8個百分點,10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及香港中文等一流名校,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連續2年受到教育部通報表揚,我縣再次被評為全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縣”。

新絳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位于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地處運城和臨汾中間,汾河穿城而過,地理位置優越,有“水旱碼頭”的稱號,自古以來就是商貿名阜,傳統手工業發達,素有“南絳北代,忻州不賴”的美譽,號稱“七十二行城”。大西高鐵、大運高速、232省道縱穿南北,京昆高速、侯月鐵路、108國道橫貫東西,2小時內可到達太原、西安兩個省會城市,1小時內可到達運城、臨汾兩個機場。

新絳物華天寶,發展態勢良好。糧食生產實現新突破。建成3.6萬畝高標準農田,糧食播種面積66.43萬畝,總產量4.72億斤,我縣被認定為省級農作物制種基地縣和良種繁育基地,“穩糧擴油”和“單產提升”經驗入選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水果、蔬菜、中藥材產量分別達到15.4萬噸、64萬噸、8177.5噸,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供給充足,現代農業強縣建設步履穩健。產業轉型邁出新步伐。精品鋼、碳基新材料、綠色建材、精細化工等4條重點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400億元,高義鋼鐵入選國家綠色工廠、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高義鋼鐵、中信金石、至信寶能、天地和4家企業入榜山西民營企業百強,全縣戰新產業企業發展到9家,戰新產業企業增加值占規上企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成功創建絳州署4A級旅游景區,“絳州古城中國年”成為特色文旅品牌,燈展、社火火爆出圈,我縣被評為省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營商環境展現新氣象。建成52個“六有標準”服務網點,162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451個事項免費幫辦代辦,涉企事項實現全程網辦。深入開展經營主體提升年活動,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66億元,惠及企業1.95萬戶次;新培育2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創平臺、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0戶“四上企業”,14家企業在“晉興板”掛牌,全縣經營主體數量發展到38462戶,其中企業凈增1388戶,同比增長25.35%,新增經營主體中涉稅主體占到60.14%,有效實現量質同增。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