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29
記者 楊炎璽 見習記者 楊濤安 通訊員 梁 苗
人才蔚起,國運方興。沒有人才優勢,就沒有創新優勢、發展優勢。近年來,臨猗縣堅持需求導向、因勢而動,聚焦人才工作薄弱環節、問題短板,“引育留用”全鏈條發力,撬動人才能力“杠桿”,吸引更多人才關注臨猗、了解臨猗、選擇臨猗。
落實人才工作統攬機制,讓人才“有人管”
人才工作核心在黨委,執行在部門,落實在基層。
臨猗縣堅持將人才高地建設任務作為縣直單位、鄉鎮的“一把手”項目并納入年度考核,形成全縣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縣委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擔任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親自謀劃、一線督導,定期召開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等,及時研究重大事項,協調解決突出問題。配強專門力量,在各鄉鎮成立人才工作專班,在人社局等行業主管部門,成立人才工作機構,確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同時,深入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制度。縣委常委及人大常委會、政協正職,對25名包聯專家人才進行節日慰問,“點對點”“面對面”為人才辦實事、解難題。
強化本土人才隊伍建設,讓人才“長出來”
當前,農村普遍缺少懂“三農”、懂市場、懂管理且能扎根農村干事創業的實用型人才。針對這一問題,臨猗縣按照“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實踐鍛煉”模式,培養“本土能人”。
加強“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培養。大力培育農業技術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鄉土人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等。去年以來,培育高素質農民1171人。
創新實施鄉村科技人才培育工程。鼓勵和引導農業科技人才通過技術開發、承包經營、投資入股、成果轉讓、提供有償技術服務等形式,從事農技推廣或產業化經營活動,鼓勵他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目前,已通過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招聘5人,柔性引才24人。
重視鄉土人才培育示范工作。圍繞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布局人才鏈,積極發掘和培養程俊懷、吳中定等各領域能工巧匠、民間藝人等鄉土人才,開展案例教學、現場觀摩、實操實訓,定期舉辦傳統技藝技能大賽,組織鄉村人才赴先進地區開展專題培訓,參加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項目培訓12人。目前,臨猗縣涌現出700余名農村優質人才,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帶領廣大群眾增收致富。
激發在外人才返鄉熱情,讓人才“留下來”
在外人才是助推發展的隱形力量、重要力量。針對縣級人才數量少、人難留的現狀,臨猗縣以鄉鎮、縣直單位為主體,動態更新臨猗籍在外人才信息庫,采取“周密部署+細致排查+分類核對”方式,將在外人才按照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名人名家等五類進行分類核對,核實職務調整、住址更換等信息,安排專人復核上報。通過“電話+微信+入戶征詢”等方式遍訪群眾,確保信息全面準確,定期動態更新。截至目前,已統計臨猗籍在外人才信息506條,為下一步做好人才聯系服務、開展人才引進提供重要依據。
同時,多渠道常態化聯絡拜訪在外人才,抓住在外人才在家鄉的“根”。線上,定期推送重大發展動態、招商引資政策、節日問候等信息,打破在外人才需求與家鄉發展需要的信息屏障;線下,把握春節、重陽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領導干部帶頭上門走訪慰問優秀人才及其家屬,適時召開返鄉人才座談會、招商引資洽談會,邀請返鄉人才調研特色產業、參觀重大項目、提出發展建議。目前,在臨猗縣高質量發展各個領域,500余名在外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