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路徑的新探索

李云峰《絳州澄泥硯》新書分享會舉辦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27

本報訊(記者 楊穎琦)方寸硯臺,承載千年。8月25日上午,《絳州澄泥硯》新書分享會在運城賓館舉辦,著名作家、運城市作家協會原主席李云峰和國家級非遺絳州澄泥硯傳承人藺濤、藺霄麟及來自運城13個縣(市、區)120余名作家代表參加了本次新書分享會。會上3位嘉賓圍繞《絳州澄泥硯》的前世今生分享和交流,共同探討傳統文化背后手藝人的技藝傳承,以及當下非遺文化傳播的路徑新探索。此次活動匯集了非遺文化傳承人、河東本土作家和傳統文化愛好者,成為文化運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李云峰《絳州澄泥硯》新書分享會現場。高新生 攝

《絳州澄泥硯》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22萬字,內容以絳州澄泥硯為主角,記述再現了藺永茂、藺濤父子二人通過6年精研和實踐,讓失傳三百多年的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絳州澄泥硯重新華彩面世。該書生動講述了藺永茂、藺濤帶領絳州澄泥硯研制團隊,開拓市場,最后成為文化產業轉型發展引領者的非凡歷程。

新書分享會上,作者李云峰和非遺傳承人藺濤、藺霄麟父子作為對談嘉賓,與讀者分享了《絳州澄泥硯》籌劃、采訪、架構、編寫的初衷和過程。在過去幾年里,李云峰多次采訪,深度挖掘,打撈細節,用全面、精練的筆觸記錄了藺家三代挖掘、守護和傳承絳州澄泥硯的艱辛歷程,讓讀者真切感受到非遺制作與傳承的不易。李云峰期望通過圖書的出版和推廣,喚起更多人對絳州澄泥硯的關注和珍視,讓人們在品味書香的同時,亦能領略到運城非遺的深厚魅力。

對于作家而言,故鄉是刻在身體的印記,書寫故鄉是每位作家的理想和追求。運城自古人文薈萃,被這方文化厚土滋養的河東作家致力于用自己的筆,深耕河東文化,書寫河東故事。

在新書分享會上,李云峰還向讀者和作家代表分享了他的寫作經驗。他說:“地域文化是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作家得天獨厚的創作源泉,就看你怎么認知、如何取材、如何表達。河東有著五千年文化底蘊,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我們作為本土作家有責任、有義務,挖深、挖透河東文化資源。還要樹立精品意識,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寫出代表河東的文學精品。”

當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絳州澄泥硯二代傳承人藺濤,絳州澄泥硯第三代傳承人藺霄麟講述了絳州澄泥硯面世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與現代的華彩傳承。從汾河的一抔土,到細膩盈潤的硯坯,從精心的手工雕刻,到盤窯、裝窯、燒窯、出窯,作為中國歷史四大名硯、“山西三寶”之一的絳州澄泥硯以純手工和柴火、土磚窯燒造的古法工藝,鍛造了不可替代的名硯品質。在現場,大家對藺氏三代人30多年的堅守和傳承精神深表感佩。

與會人員還近距離觀看、體驗了新絳非遺文化,從“一縣一硯”系列絳州澄泥硯到木版年畫,從絳州毛筆到現場書法,一系列精彩展示為現場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