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24

每天一起床,夏縣埝掌鎮崔家河村的殘疾人崔吉新就到牛圈喂牛,開始一天的勞作。打掃牛圈衛生、觀察牛的狀態,崔吉新一心撲在這些牛身上,幾乎沒有空閑時間。它們的成長情況和崔吉新的家庭收入息息相關。
今年,崔吉新在飼料投入上有所減少,這得益于殘聯的助殘幫扶項目。“殘聯特意問了我的需求,買了繁殖母牛和犢牛的飼料,還專程送到家里,特別貼心。”崔吉新說,殘聯提供的飼料價值5000元,幫他減輕了經濟負擔。
崔吉新是一名養殖老手,之前養過豬、羊等,經驗豐富。前幾年,他發現牛肉的行情不錯,便開始養牛。剛開始,崔吉新就養了四五十頭牛,想抓住機會盡快繁殖、掙錢。

“養殖第一年沒有收入,剛開始的形勢還行。第二年市場就比較疲軟,我不敢大量繁殖、售賣,但牛還是要照常養著。”崔吉新說,他養殖著近90頭牛,每天兩頓的飼料是一項較大的支出,資金流轉困難,屬于虧損狀態。由于家中90%的收入來自養殖,生活比較困難。
得知這一情況后,崔吉新在村干部的幫助下申請了殘聯的助殘幫扶項目,經過審核、公示、復審,崔吉新成為夏縣被幫扶的4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之一。
夏縣殘聯在詳細了解殘疾人家庭的基本情況、產業情況和物資需求情況后,決定采取集中購買發展產業所需物資的方式進行幫扶,為32戶種植戶提供口碑好、售后服務優的化肥,為8戶養殖戶提供質量過硬的飼料。
今年5月全國助殘日期間,滿載肥料和飼料的車輛開往了幫扶對象的家庭院落、田間地頭。物資配送到戶后,縣、鄉、村三級干部還共同深入幫扶對象的田間地頭、飼養場進行回訪驗收。
收到幫扶物資后,崔吉新激動地表示,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幫助他緩解了資金短缺的難題,有了這些飼料,牛成長得更好了。
殘聯的幫助,增強了崔吉新發展產業的信心。他也持續努力,在養殖行業耕耘,成為周邊村莊的“民間獸醫”。
“養牛需要技術,要經常觀察牛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要產崽了。見過了各種病癥,就知道牛在繁殖、飼養上有沒有問題。”崔吉新說,經常會有養殖戶向他請教技術,幫忙打針、接生都是常態,平均一個月能幫助接生十頭左右。
崔吉新說,希望通過努力幫助養殖戶少走彎路。他打算堅持自己的養殖事業,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來一次“翻盤”。
和崔吉新一樣,崔國鵬也是助殘幫扶項目的受益者。崔國鵬的兒子是視力一級殘疾,正在上大學,家中的經濟來源是種植的30畝藥材。收到殘聯集中購買的化肥后,崔國鵬說,他的心情很好,這個惠殘舉措減輕了家里的經濟負擔,他不用為前期的化肥投資發愁了。
崔國鵬種植的藥材包括黃芩、柴胡、地黃等,現在處于管理階段,要做好除草、打藥的工作。他說:“種植藥材的風險很大,價格也不穩定。今年的藥材市場看起來還行,感謝殘聯的幫助,我也會繼續努力,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夏縣殘聯相關負責人說,助殘幫扶項目主要是幫助殘疾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助力殘疾人家庭產業發展。之后,夏縣殘聯還會組織這些種植戶和養殖戶分批開展技術培訓,希望這個項目能夠調動殘疾人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助力殘疾人家庭穩定增收,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持續增強。
記者 郝麗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