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為運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運城學院校長岳澎談百名青年博士河東行暨“運城人才周”活動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22

記者 景 斌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8月16日,百名青年博士河東行暨“運城人才周”活動拉開帷幕。

活動中,運城學院發布的學科建設及人才引進需求,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成就人才的“高地”,運城學院在此次活動中收獲了什么?近年來,運城市委、市政府出臺的人才政策對運城學院人才工作有什么影響?運城學院在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方面又做了什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運城學院校長岳澎。

在岳澎看來,此次活動是我市積極落實中央、省委人才工作部署的運城實踐,是奮力推進人才強市建設的具體落實,必將為運城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為全市“一區兩城三強市三高地”建設提供強力的人才支撐。

人才高度決定大學的高度,人才強校是運城學院堅定不移的戰略抉擇。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運城學院始終秉承“扎根河東、樂于奉獻、與時俱進、勇于爭先”的辦學精神,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追求,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此次活動為運城學院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宣介平臺,為運城學院與優秀人才、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座共話合作、共筑友誼、共謀未來的橋梁,擴大了運城學院的“朋友圈”,為運城學院實現再次跨越發展提供了強力的人才支持。

岳澎說,運城學院的發展,始終與改革開放同頻共振、與城市發展攜手共進。運城學院的每一步成長、每一點成績都來之不易,靠的是中央、省委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學校教職工的辛勤耕耘,也離不開全市干部群眾的不懈支持。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持續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出臺系列文件為人才提供優質高效的“保姆式”服務,特別是將運城學院納入人才政策支持單位,以實際行動禮遇人才、厚待人才,增強了該校各類人才的向心力、歸屬感、獲得感,有力地穩定了人才隊伍,確保人才能心無旁騖地工作和產出優秀成果。

岳澎告訴記者,近年來,運城學院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部署,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創新推進學校人才隊伍建設,健全人才工作制度體系,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著力打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人才引進工作總體來說有三方面的提升。

一是人才總量得以提升。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教師309人、碩士學位教師752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比達88.56%;擁有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三晉英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31”領軍人才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教學名師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1人。

二是人才成果產出得以提升。近年來,學校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9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國家社科基金9項、教育部項目9項;發表高質量論文687篇;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0項;獲山西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學校科研經費總額連創新高,累計承擔橫向項目1991項。

三是服務地方能力得以提升。近五年來,運城學院聚焦地方產業發展所需、明確科研攻關所向,先后獲批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20項,組建了黃河文化生態研究院、山西省運城鹽湖保護利用研究院等省級以上重點科研平臺,努力為推動山西“三區三地”建設、為運城“一區兩城三強市三高地”建設和十大重點產業鏈發展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撐。

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運城學院始終堅持“城校共生、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辦學思路,實施“聚焦一河一湖,服務三文三業”的發展戰略,多措并舉服務促進運城高質量發展。

按照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組建了山西省黃河文化生態研究院、山西省運城鹽湖保護利用研究院、永樂宮文物保護研究中心、運城鹽湖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重點科研平臺;

聚焦山西省農業“特”“優”發展戰略,組建了特色農產品加工實驗室、特優農產品梯次高值利用平臺、特色果品品質調控與應用實驗室;

圍繞山西省信創產業發展需求,組建了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實驗室、工業自動化產業技術研究院、數據智能技術及其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立足運城混凝土外加劑、特色農產品、智能制造、黃河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組建了一批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

運城學院還先后與山西陽光焦化集團、運城制版集團、山西瑞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長榮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銳倍特超硬刀具有限公司等110余家行業企業簽署協議,在創新平臺建設、關鍵技術攻堅、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人才培養與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同時,連續多年開展“百名博士入企業、百家企業進校園、百項課題大攻關”活動,與企業深度融入、高度共贏,合作效果顯著。

岳澎表示,未來,運城學院將不斷優化人才引進和培養環境,包括創新管理機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營造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竭盡所能為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讓每一位優秀青年人才都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舉全校之力為助推運城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