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12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有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有“真槍實彈”的實際操作……7月3日至5日,在運城市口腔衛生學校,由山西義齒制造職教集團組織開展的口腔數字化技術系列培訓成功舉行,來自忻州、大同、晉中等全省6所中專、高職院校口腔專業的參訓教師收獲頗豐。
“本期培訓主題是數字化義齒,這是行業內的一項前沿技術。此前我們學校已購買了相關教材,但由于缺乏系統培訓,一直束之高閣,連封都沒敢拆。”來自忻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王愛萍感慨道,“通過這3天集中‘充電’,從后牙單冠解剖全冠設計到口內掃描技術,再到三單位固定橋設計與回切冠設計,我們更深刻掌握了其背后的工藝流程與科學原理,回去后會將所學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運城市口腔衛生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公立中等口腔衛生學校,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口腔衛生合作中心。建校32年來,該校秉承產教融合的優良傳統,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持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鮮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所培養的學生中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已成長為行業領軍人物和企業技術、管理骨干。去年12月底,由運城市口腔衛生學校聯合北京聯袂義齒技術有限公司、運城市護理職業技術學院,攜手省內兄弟院校及全國義齒加工行業龍頭企業等30多家單位共同組建產教融合平臺——山西義齒制造職教集團,旨在通過深度產教融合,推動口腔修復工藝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為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以山西義齒制造職教集團為抓手,運城市口腔衛生學校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深度發展,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進入新階段。
共建專業教材,教學資源共享。該校與運城聯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尤根牙科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運城圣華義齒有限公司等行業知名企業共同編寫了5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并通過市教育局專項資金的幫助,建成了對外免費開放的專業教學資源平臺,服務全省乃至全國的同類兄弟院校。
科研創新引領,技術專利頻出。在科研方面,該校負責牽頭編制全國中職等職業學校口腔修復工藝專業《簡介》、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口腔修復工藝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并與北京聯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了多項技術專利,如全口義齒排牙系統V1.0標準專利、牙齒復刻線上評價方法、系統及電子設備體等專利。
共建實訓基地,實力遙遙領先。該校與運城精誠義齒加工中心共建了一個以口腔數字化義齒加工為特色的生產性實訓基地。該基地作為運城市“1331工程”掛牌的重點實驗實訓基地,引入了口腔修復工藝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
產教融合大平臺,口腔工匠“煉丹爐”。產教融合是衡量職業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志,是實現教育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與價值鏈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對此,北京聯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投資建立的高科技企業——運城聯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博深有感觸。
“去年10月,我們公司在鹽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落戶投產后,與市口腔衛生學校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了。比如,企業技術人員駐校指導頻次由一年1次增至4次,甚至隨叫隨到;師生考核由一年1次增至一年4次,實現全過程覆蓋;對校內舉行的各類學科賽事資金支持力度顯著提高;8月初剛收到與市口腔衛生學校聯合開發的全口義齒排牙系統V1.0專利證書,另外兩項專業也在受理中。”劉博告訴記者,“特別是,今年3月份,在我們技術人員的手把手指導下,師生們迅速掌握了義齒3D技術打印機的安全生產使用規范及操作流程。這使得學校重金購置的這臺3D技術打印機應用升級,從原來單一的教學器材拓展為加工設備,為義齒加工市場化批量生產奠定基礎。”
“高水平的職業教育,離不開高水平的產教融合。抓好高質量產教融合是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和特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質量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市口腔衛生學校黨委書記肖希娟說,“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持續推動校企雙向賦能、雙向奔赴,形成發展命運共同體、經濟社會與教育同步發展的良好生態,為產教融合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蹚出新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