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02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耀)7月29日,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47家醫療機構對“山西省檢驗互認信息統計系統”上線的12項檢驗項目全面實現互認。這意味著,患者在市內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看病就醫,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驗。
在不同醫療機構就診,需重復進行檢驗,是群眾就醫時的難點、堵點之一。醫療機構間“檢驗結果互認”是指患者在一家醫院做的檢驗,到另一家醫院看病時,醫生也認可該檢驗結果。患者在實施“檢驗結果互認”的醫療機構做檢查時,凡是結果帶有“晉HR”標識的均為互認項目。
今年5月,市衛生健康委堅持民生導向,系統謀劃,出臺了《運城市推進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互認解決群眾看病重復檢查費用高問題的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全方位指導各縣(市、區)、市直市管醫療機構推進檢驗結果互認。
市民閆女士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她于7月17日在運城市中心醫院全科就診,醫生通過檢驗結果互認,結合患者實際病情,直接收閱了閆女士在其他醫院近期所做的6份檢驗報告(甲功五項、血細胞分析、肝功五項、腎功三項、血脂四項、電解質三項),并依據這些報告為閆女士進行了診斷。這一過程中,閆女士無須再重復進行抽血檢驗,既節省了時間,又減輕了經濟負擔(節省費用322.00元)。
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7月底,我市目前累計互認超過3000人次,節省總費用50余萬元,提高了醫療資源利用率,減輕了人民群眾就醫負擔。下一步,市衛生健康委將強化責任擔當,持續壓實各醫療機構主體責任、醫務人員第一責任,強化質控標準管理,穩步拓寬互認范圍,確保“檢驗結果互認”項目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要求,出現以下情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可以對相關項目進行重新檢查,并充分告知患者或其家屬再次檢查的原因、必要性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等:因病情變化,檢驗結果與患者臨床表現、疾病診斷不符,難以滿足臨床診療需求的;檢驗結果在疾病發展演變過程中變化較快的;檢驗項目對于疾病診療意義重大的(如手術、輸血等重大醫療措施前);患者處于急診、急救等緊急狀態下的;涉及司法、傷殘及病退等鑒定的,以及其他情形確需復查的。
運城市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名單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