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01
運城晚報訊(記者 董戰軒)7月27日,由山西省臨床檢驗中心主辦的“形者無疆”臨床檢驗形態學挑戰賽決賽在太原舉行。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王倩在全省21名決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榮獲此次挑戰賽一等獎。

據了解,此次挑戰賽旨在提高檢驗人員的形態學識別水平,發揚和傳承形態學檢驗技術,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開展。初賽于7月12日、13日舉行,來自全省各醫療機構的576名檢驗人員以線上掃碼答題的形式參賽。決賽于7月27日舉行,采取線上答題和案例演講的形式進行。案例演講環節,王倩以“‘漿’湖漫漫探歸途——一例漿細胞白血病病例”為題,從細胞形態學、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4個方面入手,就一例漿細胞白血病病例進行了完整、精準的分析診斷。其穩健的臺風和清晰的表達贏得現場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最終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獲此次挑戰賽一等獎。成績的取得,充分展現了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團隊嚴謹求實、刻苦鉆研的工作作風和業務水平。
血細胞形態學檢查是血液系統疾病診斷中快速直觀、經濟實用的重要手段。建院40年以來,運城市人民醫院始終以熟練掌握血細胞形態學檢查作為該院檢驗科技師團隊的基本功,持續完善和提升血液病精準診斷體系建設,以準確的檢驗結果和優質的醫療服務贏得臨床醫生及就醫群眾的普遍認可。
近年來,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團隊廣泛參與各級血細胞形態學檢查相關學術交流活動,為我市血液病診斷領域更深層次的交流與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兼顧基層醫療機構檢驗人員的進修和教學工作,積極搭建線上線下交流互動平臺,著力提高全市基層醫療機構的形態學檢驗水平。此外,運城市人民醫院于2018年掛牌成立阮長耿院士專家工作站——止血與血栓工作室,長期承擔我市血友病患者Ⅷ因子及其抑制物的檢測工作,并幫助許多疑難出凝血疾病患者開展臨床診治。
為進一步提升臨床血液分析檢驗質效和患者就醫滿意度,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于今年引進一套邁瑞CAL7000全自動血液分析流水線。該流水線的投入使用,可有效實現血常規檢測流程真正自動化,為臨床診斷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標志著運城市人民醫院醫療檢驗服務邁上新臺階。“今后,我們一方面將堅持人工鏡檢與儀器自動分類相結合,加強結果審核,保障檢驗結果準確可靠;另一方面,將利用AI技術加持的血液分析流水線,不斷擴大數據庫,開展系統性學習,提高對血液細胞的辨識能力和判讀水平。”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靳銳玉告訴記者。
榮譽加冕繪錦章,守正創新譜新篇。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團隊將持續聚焦細胞形態學檢驗工作,轉變檢驗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技能提升,當好臨床診療“偵察兵”,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群眾就醫滿意度作出積極貢獻。

檢驗科簡介
運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包含檢驗、輸血、病理及血液研究室4大部分。擁有專業檢驗人員24名,其中高級職稱7名、病理醫師兩名。
檢驗科承擔著全院各科臨床標本的檢驗工作,開展檢驗項目約130項,堅持每日室內質控,并參加國家衛健委臨檢中心室間質評,連年成績優良,為檢驗結果的準確、及時、可靠做保障。
檢驗科除了擁有血液、體液、凝血、生化、免疫等常規設備外,該科還有一套血細胞分析及推片閱片流水線。作為以血液病診治為特色的醫院,血常規檢驗是患者的必查項目,血細胞分析及顯微鏡人工閱片也是檢驗科人員必備的基本功。同時,為提高運城市血液病篩查及診斷水平,還協助基層醫院培養檢驗人才,共同提高血液病的篩查及診斷能力。
血液研究室擁有BECKMAN三激光十色流式細胞儀及ABI7500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現開展淋巴細胞亞群、細胞因子、ITP相關抗體檢測、CD64感染指標檢測等項目,各種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和殘留、EBV、人巨細胞病毒、血液病融合基因等項目的檢測正在籌備中。
病理科于1989年開展骨髓活檢、淋巴瘤診斷,2010年開展骨髓活檢免疫組化,是運城市唯一開展骨髓活檢+免疫組化病理診斷的醫院,淋巴瘤WHO分類診斷也是運城少數。現開展病理診斷、TCT檢測、HPV檢測、網銀染色、骨髓活檢、免疫組化、淋巴瘤診斷等多項診斷檢查。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