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26
□記者 范楚喬 文圖
公益性零工市場是托起我市就業民生的重要服務平臺,已納入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管理。去年,我市完成了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工作,今年的重點工作是推進落實公益性零工市場規范化服務提升工程,以及進一步推動公益性零工市場效能充分發揮。其中,服務觸角前移是一個關鍵。
設立零工驛站、組建用工企業微信群、挖掘農村勞務經紀人、完善基層零工服務平臺……這些舉措都是我市人社部門將零工市場服務觸角前移、更近距離服務群眾的有益嘗試。
公益性零工市場解決了零工等群體臨休、吃午飯、停放電動車、免費使用工具等問題,促進求職、咨詢、招聘等服務不斷完善。但在運營過程中,公益性零工市場仍然存在部分群眾了解不深、接受不足,以及招工用工匹配精度不夠高、服務沒有完全延伸到基層群眾身邊等問題。

基層就業社保服務點讓群眾求職更便捷
服務觸角前移,是精準服務群眾的必然舉措。更接地氣的零工服務,才能讓公益性零工市場充分發揮效能。
接地氣,就要以滿足群眾需求為根本。
近日,我市各級人社部門堅持“走出去宣傳”和“請進來服務”相結合,持續強化宣傳,進一步提升零工市場知曉度,廣泛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有針對性改進,讓社會各界更清楚零工市場的定位和作用,進而走入零工市場接受服務。
在提供服務方面,各縣(市、區)堅持服務零工和服務雇主相結合,堅持服務零工和服務長工相結合,精準對接需求,不斷提升零工市場的專業化服務水平。
接地氣,就要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如何推動零工服務向群眾身邊延伸,打通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各縣(市、區)都根據本地實際,不斷探索適合的路徑。
以萬榮縣為例,蘋果套袋、疏花疏果、藥材挑揀等用工需求占零工經濟的三分之二以上。該縣近年來創新性挖掘了一批農村勞務經紀人,為基層群眾打零工、就業增收組織了一支有生力量。同時,該縣還積極探索獎勵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勞務經紀人的積極性。
接地氣,就要服務群眾“零距離”。
近日,我市2536個“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基層服務點已試運行,群眾在家門口就可“就近辦”“多點可辦”的40項高頻次就業社保服務中,包括零工求職登記、零工崗位信息推薦、招聘零工登記等就業類事項。
這也是就業服務觸角前移服務基層群眾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市各級就業服務部門十分重視這一新平臺,不斷完善服務點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利用服務點讓群眾就近享受高效、便捷的就業服務。
以永濟市為例,除了有永濟零工市場,各鎮就業服務站掛牌零工驛站,各村(社區)的就業社保服務點已開始辦理業務,同時基層網格員也持續為群眾提供信息服務。此外,永濟市還積極引導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在“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工作中發揮優勢和作用,逐步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就業社保體系。
下一步,我市人社部門將把公益性零工市場與零工驛站相結合,在鄉(鎮、街道)就業服務站加載零工服務職能,在不便疏導的零工聚集地布設零工驛站,通過“零工市場+零工驛站”“1+N”模式,實現服務全覆蓋。
接地氣,就要給零工市場建立口碑、集聚人氣。
今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堅持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相結合,充分利用零工市場服務場所承辦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高頻次組織各類日常招聘,使群眾對零工市場的知曉率不斷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各縣(市、區)還在零工市場開展技能培訓、公益講座等,引導群眾用好零工市場的各類資源。例如,鹽湖區就業服務中心今年開設的多場公益課程,吸引了不少市民參加,在幫助大家促就業、學技能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推進公益性零工市場提質增效,盡快補齊短板、強化弱項,打造零工服務金字招牌……相信在我市各級人社部門的努力下,今后,公益性零工市場一定會充分發揮效能,為更多群眾就業增收提供保障,以零工小市場“守護”好就業大民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