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15
記者 王新欣
雨后初晴,中條山蒙上了一層薄霧。風乍起,鹽湖的湖面上泛起盈盈波光。水天相接處,幾只反嘴鷸,舒展翅膀,掠過水面,為這片美景增添了幾許活力。
近年來,我市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實施“退鹽還湖”“還湖于民”生態修復工程,有序推進運城鹽湖景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7月13日,運城鹽湖景區主場館聽濤閣、獨立餐廳觀山海正式對外營業。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運城鹽湖景區,經過了哪些升級改造,和以前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近日,記者來到運城鹽湖景區進行了了解。
蝶變之路
炎炎夏日,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鹽湖的水面不斷變換色彩,就會呈現出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從空中俯瞰,宛若巨型調色板,其高飽和度的色彩讓人眼前一亮。
遠處的中條山,連同藍天白云倒映在湖面,與七彩鹽湖交相輝映,已成為運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和現在不同,原先的鹽湖是食用鹽、無機鹽的產地,其中食用鹽有著4600多年的開采史。隨著全國各地海鹽、井鹽的大量開采,鹽湖逐步停止食鹽開采,轉而開發芒硝等化工產品,儼然成為一個工業生產基地。
近年來,我市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知名旅游強市,聚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退鹽還湖”“還湖于民”生態修復工程。
為了給游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運城關公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深入落實“退鹽還湖”重大決策,積極貫徹落實市區兩級部署安排,堅持高標準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并重,運城鹽湖景區自去年起,由專業設計團隊和建筑施工團隊,對景區進行全面提升改造。
作為運城文旅產業的核心IP,運城鹽湖景區提升改造備受關注。此次運城鹽湖的升級改造,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又會給運城文旅帶來什么?
此次改造,景區以“多元”為主旨,集合鹽湖文化、鹽湖活動、家庭休閑、研學教育、運動康養、國際化休閑等功能,著力構建鹽湖文化藝術新地標、鹽湖多元消費體驗新鮮地、鹽湖休閑旅居新生活方式以及鹽湖國際人群棲息地。
具體來說,在建筑設計方面,本次景區提升改造設計風格強化“鹽”的主題性,改造老舊建筑,優化功能布局,提升運營能力;節能環保方面,強調可持續發展,采用先進集成式一體化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后的污水實現綜合利用不外排,出水各項指標滿足相關水質要求,用于園區綠化灌溉、地面清洗或者廁所用水等,真正做到污水“零排放”;產業邏輯方面,升級黑泥康養生態體驗館,依托運城鹽湖獨特的黑泥和大鹽,持續開發“醫用溫泉、鹽水漂浮、鹽霧清肺、礦鹽理療、黑泥養生”等以“鹽”為主題的康養體驗項目,增設單人療養池,在漂浮區頂部增加電子設備,讓賓客漂浮放松的同時,還能觀看鹽湖文化宣傳片,對運城鹽湖有更深的了解。
與此同時,景區還增設了功能影音室、自助茶餐廳、高檔SPA養生、多特色產品展售廳等多個體驗項目。二樓設有各類客房41間,并結合目前市場需求增加房型,滿足客戶的需求。在獨立湖景多功能餐廳觀山海,一樓可容納100人左右,二樓為中餐包間餐廳,賓客用餐的同時,可欣賞鹽湖、中條山的美景。
升級之路
走進康養城,“聽濤閣”的名字雅致大氣,寬敞明亮的裝修風格讓人倍感舒適。在鹽水漂浮區,游客們輕閉雙眼,自由自在浮在水面上,天花板上則增加了一塊巨大的圓形LED屏,可以播放景區宣傳片或者電影。

游客在“五絕”康養休閑養生之一鹽水漂浮區內體驗漂浮。記者 陳方斌 攝
“因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及各類海藻(杜氏海藻),因而呈現絳紅色。由于含鹽量高達30%,鹽水的密度很大,所以不論你是否會游泳,都可以輕松自如地漂浮在水面上。鹽水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將會由皮膚毛孔直接吸收進入體內。漂浮1小時,相當于沉睡及按摩4小時。”運城鹽湖景區解說員殷思楠說。
鹽水漂浮只是康養城中的“五絕”之一。
運城鹽湖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該景區建立于2002年,當時開設有室外漂浮和黑泥養生兩個項目,由于項目特別火爆,所以又建立起了室內康養館,于2003年10月正式營業。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研究,景區利用得天獨厚的稀缺資源——河東大鹽和黑泥,打造了以鹽為本的康養休閑體驗養生套餐,共設有5個項目。目前景區對5個項目均進行了升級改造,形成了景區“五絕”產品矩陣,分別為“醫用溫泉、鹽水漂浮、鹽霧清肺、礦鹽理療、黑泥養生”康養體驗項目。
——醫用溫泉,水源來自鹽湖地下2121米的深處,出水溫度68℃,經權威機構測定為氟、鍶型醫用礦泉水,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和鐵元素,該溫泉被稱為中國唯一的赤湯“金泉”;
——鹽霧清肺是將河東大鹽利用霧化療法的原理,通過呼吸道產生作用,經常體驗可以調整人體酸性物質、排毒養顏,還可以改善人體亞健康狀態;
——礦鹽理療就是平躺在加熱的鹽粒堆里,或用加熱的鹽粒包覆身體,充分利用鹽滲透性強的特性,把各種元素和礦物質滲透進人體,往皮膚深層運輸,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養生的效果;

“五絕”康養休閑養生之礦鹽理療。記者 陳方斌 攝
——黑泥養生是將孕育著鹽湖中各種生命的原生態黑泥敷于身體上,通過溫熱等綜合作用,使黑泥中的各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及有機質迅速被皮膚吸收或吸附在體表,刺激皮膚或黏膜,促進新陳代謝,清除毛孔積垢,使皮膚更具活力彈性。

“五絕”康養休閑養生之黑泥養生。 記者 陳方斌 攝
該景區致力于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精品旅游度假綜合體,積極打造本地人常來、外地人必來、有故事主線、有產品帶走的旅游康養度假區,為助推運城文旅產業發展作出貢獻,助推全市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
拓展之路
走在景區,道路寬敞整潔,兩側湖水盈盈。沒過多久,就看到一側的湖邊停靠了幾只色彩鮮艷的帆船。

游客在運城鹽湖景區體驗水上帆船項目。記者 閆 鑫 攝
“這是晉南第一個落地的帆船項目。”船長付權來自湖北省,在他看來,登上帆船,那種乘風破浪的感覺讓人很享受。
隨著工作人員準備就緒,一只色彩鮮艷的帆船便向湖中央駛去。碧藍的湖面上,帆船踞湖而立,任風馳騁。坐在船頭,吹著湖風,不僅可以感受乘風破浪的快意和瀟灑,還能感受到這片水域的壯闊與自由。

游客在鹽湖體驗帆船項目。記者 陳方斌 攝
帆船運動作為一種水上活動項目,風是帆船的唯一動力。運城鹽湖背靠中條山,北依峨嵋嶺,常年受到南風吹拂,這為建設帆船項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隨著鹽湖生態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的推進,這里的風景越來越美,鹽池水質越來越好,游客乘坐帆船,與百里鹽湖的美景融為一體,不用到海邊就可以體驗乘風破浪的感覺。
據景區工作人員李英凱介紹,運城鹽湖景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占地約163.86畝,總投資約1.07億元,主要包括康養城、湖景多功能餐廳、景區室外業態、附屬配套用房及環保設施等改造。目前的無動力帆船就是室外業態的一種。
“除了我們看到的無動力帆船,室外還增設了其他娛樂項目,后期還會繼續推出太空艙、熱氣球、沙灘、鹽灘、研學基地,以及兒童室外游樂場等等,力爭將景區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綜合旅游勝地。”李英凱介紹道。
說到熱氣球,就可以感受到運城鹽湖景區“聽勸式”發展文旅的誠意。頻頻“霸屏”央視的七彩鹽湖,遇高溫就變成了最美調色盤,讓人無限向往,但在抖音平臺,許多人留言說根本看不到七彩鹽湖的畫面,隨即就有用戶留言說建議發展低空經濟,建議上一些諸如熱氣球之類的項目。說干就干,運城鹽湖景區從景區長遠發展規劃入手,積極聽取游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回應,快速謀劃,力求在帶給游客旅行體驗的同時,也向游客展示景區滿滿的誠意。
除此之外,室外部分的改造還包括對景區道路進行七彩道鋪設,對景區進行綠化、亮化提升,不斷豐富景區業態。同時,對停車區、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并對生態環境進行提升。
作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旅游中心城市的重要名片之一,運城鹽湖景區的煥新開園,將為游客帶來更加舒適、便捷的旅游體驗,同時也將推動周邊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文旅新動能,進一步助力我市打造“山西省旅游熱點門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