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廢水“再就業” 滋潤一座城

——看我市再生水利用如何擦亮城市生態底色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06

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讓涑水河流域重現山清水秀、河暢岸綠、景色怡人的秀美風光”——在涑水河臨猗段人工濕地附近,巨大的標語格外醒目。景觀廊道兩側,人工種植的蘆葦身姿曼妙、隨風搖曳,令人流連忘返。沿著蘆葦蕩,漫步在這片人造綠洲,曲水流觴、綠樹青草,魚翔淺底、鳥鳴晴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展現在眼前。

涑水河在臨猗縣境內由東北向西南流過,途經6個鄉鎮,全長39.96公里,流域內面積985.44平方公里,也是臨猗縣內主要排污及泄洪道。涑水河臨猗段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沿涑水河的北側而建,采用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污染治理技術工藝,項目總投資1553.61萬元,總面積達3.8萬平方米,相當于5個標準足球場。

再生水循環利用是個新課題,也是篇大文章。讓城市廢水“再就業”,搖身變成再生水,已經成為打開第二水源“閥門”的“金鑰匙”。

破題全國試點

再生水利用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創造良好水環境、促進循環型城市發展進程的重要舉措。2022年12月,我市入選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成為全國19個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我市認真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編制完成《運城市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方案》,對全市范圍內再生水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并提出政策支持清單,精準指導各縣(市、區)架起再生水產生至利用單位之間的橋梁,著力解決人多水少、時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為缺水地區破解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污染問題走出一條新路。

再生水被稱為城市的第二水源,指使用過的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水質標準,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長期以來,我市因水資源短缺,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去年,根據市政府《2023年度地下水超采治理行動計劃》安排,全市地下水開采量較2022年減少3100萬立方米。壓采地下水,為我市實施再生水回用提供廣闊前景。

為推進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工作,實現水生態、水資源、水環境“三水”統籌,我市以項目建設為主抓手,促進再生水利用率不斷提升。截至目前,4個項目已完工,分別是:永濟市伍姓湖入湖口生態治理人工濕地項目(二期),處理能力每日3萬立方米,將涑水河上游來水經過濕地進一步凈化后再排入河道,使下游張留莊斷面的水質穩定達Ⅳ類;萬榮縣城區尾水人工濕地水質凈化(一期)工程,處理規模每日1萬立方米,對污水處理廠出水再處理,有效增加汾河生態流量;臨猗首創第二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二期項目,處理規模每日0.85萬立方米,為涑水河補充來水;黃河流域山西省永濟市伍姓湖岸坡與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建設生態護岸,對伍姓湖生態進行修復,恢復水生態系統。

除此之外,絳縣生活污水處理中心尾水人工濕地凈化工程、河津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運城市官道河生態修復與整治工程(陽倦閘至鴨子池段)、垣曲縣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凈化工程等5個項目正在建設;汾河流域(稷山段)污水廠尾水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處于前期建設中,處理規模每日2萬立方米,建成運行后可作為汾河優質補水。

“看不見”的水,看得見的效益。據了解,10個項目全部建成投運后,年回用量可達4142萬立方米,處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全市工業企業用水、河道生態補水。 

發力“回水利用”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水有靈氣,人才有活力。我市在認真抓好試點項目落實的同時,還將城市生態治理產業與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有機鏈接,結合水生態環境保護需求積極謀劃區域再生水回用項目。

為打通再生水循環利用的“最后一米”,我市在管網建設類項目上不斷發力:芮城至風陵渡中水回用管網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管網40.61公里,將污水處理廠中水引至風陵渡開發區用于工業生產,投資6631.22萬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95%,年回用量可達400萬立方米;聞喜縣計劃建設再生水生態補水管網,建成后可向涑水河年新增補水量180萬立方米。

污水處理廠被稱為城市“人工腎”,它可以消除人們生活中產生的污染物,并為城市發展提供第二水源。在建設污水處理廠方面,新絳縣新大橋東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開工,處理規模每日1萬立方米,并同步建設中水回用管網,回用至高義鋼鐵,預計2025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稷山縣謀劃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水回用工程、翟店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對污水廠出水經超濾、反滲透處理后回用至企業生產用水,兩個項目已入省級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儲備庫。

清渠靠活源,流動性是河湖最大特性。深挖“第二水源”,讓再生水“活”起來、流起來,推動生態品質持續提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實踐。總投資1.5億元的臨猗縣涑水河城區污水處理再生水凈化及回用項目,對豐喜肥業臨猗分公司和首創第二污水處理廠出水回收處理,處理能力每日4.5萬立方米,目前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回用于工業企業和涑水河生態補水;總投資5253.63萬元的平陸縣城再生水處理回用工程,濕地出水超濾處理后回用至企業工業用水,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正在等待專家評審;萬榮縣城鎮生活污水再生利用項目一期工程,概算投資4030萬元,計劃敷設1.7萬米再生水輸水干管及配水管道……

釋放“水動力”,做活“水文章”,答好“生態卷”,每一滴再生水都被充分利用。2022年,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工業企業等中水回用率達22%以上,中心城區中水利用率約43.59%。2023年全市污水處理總量13960.26萬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總量4768.23萬立方米,利用率34.16%。2024年1月—5月全市污水處理總量5768.96萬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總量2048.08萬立方米,利用率35.5%。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試點組織實施,健全長效運營機制,因地制宜構建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模式,解決涑水河生態流量不足、水環境質量薄弱等問題,沿線縣、市開展尾水人工濕地建設,將污水廠尾水通過濕地進一步凈化后,回補河道,形成‘碧水繞城’的美好景象,為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注入新動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袁衛廷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