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01
本報訊(記者 李靜坤 通訊員 張文青 梁 苗)“七一”來臨之際,臨猗縣各社區以多種方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近年來,臨猗縣堅持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聚焦社區治理難點、堵點、痛點,建強組織、隊伍、陣地、機制、服務五大體系,取得一定成效,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4項、省級榮譽13項、市級榮譽13項。
健全城市社區“一體化”黨組織體系。持續擴大黨建覆蓋面。通過單建、聯建、派駐建的方式,成立156個小區(網格)黨支部,實現居民小區黨的組織全覆蓋。持續織密基層治理網。將網格從88個細分為193個,建立輔助網格926個、微網格2601個。持續激發自治力。推行“三務”公開、四議兩公開機制,成立169個居民自治組織,推動基層民主自治規范化、常態化。
鍛造城市社區“高素質”干部隊伍。堅持“擇優選拔”。實行黨組織書記“星級化管理”,堅持“初次評星”與“動態調整”相結合,星級評定結果與社區書記績效報酬直接掛鉤,推動比學趕超、爭先進位。選優配強社區“兩委”干部,儲備30名年齡在45周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的社區后備力量,“兩委”班子實現年齡、學歷“一降一升”。實施“培優工程”。通過“線下線上常態學、組織培訓交流學、基本能力鞏固學、專業知識提升學、分享經驗結對學”等“五學”模式,切實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和履職水平。
優化城市社區“功能性”陣地建設。提升陣地“硬環境”。全縣10個縣城社區陣地建設全面達標,推進“兩站五中心”標準化建設。積極探索特色功能拓展,設立10個“快遞小哥愛心驛站”,構建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開辟圖書閱覽室、健身中心等特色服務項目。拓寬陣地“軟實力”。搭建全市唯一一家縣級城市居民信息服務平臺,為更好地落實政府各項惠民政策提供堅實的數據保障。依托“雙報到雙服務”機制,推動91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在居住小區亮身份,認領樓棟長、單元長。
實施城市社區“靶向性”服務事項。強化便民服務。開展“一站式”代辦服務,實現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環節全程代辦。深化公益服務。打造“少兒繪畫”“快遞小哥愛心驛站”“益青春相親角”等社區公益服務品牌。優化志愿服務。深化文明實踐所(站)功能,開展健康義診、兒童繪畫、手工技能等志愿服務活動120余場次。實現專業服務。先后引進社會組織2家,引導其參與社區建設和服務工作。探索特色服務。創建全市第一家社區級別的心理疾病咨詢治療室“心靈驛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