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6-13
本報記者 余 果
位于河津市龍門村的禹門口焦化有限公司智能管控中心,記者看到,生產現場的所有指標數據、全廠監控畫面都集中顯示在一塊超大屏幕上,哪里指標出現問題,系統立即發出報警,技術人員通過自動控制系統,一鍵即可解決。
該公司煉焦車間負責人介紹,入夏以來,車間上下一盤棋,不畏酷暑比成績,嚴格規程抓操作,強化安全重糾錯,科學組織抓協調,為集團安全穩定運行出力流汗。

圖為公司智能管控中心。 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龍門村是一方紅色的熱土,始終與黨的事業血脈相連。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這個地處黃河岸邊,“北靠荒山南靠灘,莊稼十種九不收”的龍門村,開始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組織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成功之路,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十佳小康村”。龍門村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如今,龍門村的龍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門集團”)已逐步形成焦化、新能源、建材、電力、貿易、房地產、旅游七大支柱產業,實現了綠色健康循環發展。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繞不開的‘關口’。”龍門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龍門集團董事長原貴生說。龍門集團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上大關小,向新向深,積極騰退低效耗能項目,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2018年年底,龍門集團開始籌建172萬噸焦化項目,推動龍門集團向高新技術型、生態環保型企業轉型。該項目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焦化,它包含焦爐、化產、LNG液化天然氣、干熄焦及余熱發電、污水處理5個工藝單元,配套建設年產10萬噸LNG煤氣制天然氣、5萬噸液氨,干熄焦余熱蒸氣驅動35兆瓦汽輪機發電,年發電3億千瓦時。
如今,該項目已全面投入生產,年銷售收入50多億元,帶動上千名勞動力就業,對龍門村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驕陽似火的六月,禹門口焦化有限公司內,轟鳴的機器、忙碌的工人們……一幅幅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無不彰顯著龍門集團在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不斷邁進的決心。
“目前,我們正在努力完成‘兩個轉型’,一是將跑煙冒火的傳統產業升級為環境優美的新型產業,努力打造AAA級工業景區,實現龍門村自然景觀與現代工業旅游的融合;二是完善智能化管控系統,把每個車間、每條道路、每個排放點的數據實時納入智能化管理平臺,實現無人操作、有人值守、智能管控?!饼堥T集團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