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5-24
本報記者 李宏偉
“陽光傾灑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綠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五顏六色的花朵競相綻放,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交織出一片斑斕的色彩。在這五月的校園里,每一處景色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個學生都快樂地學習……”這是夏縣裴介中心校裴介小學六年級學生劉紫蘇寫的贊美校園的作文。

校園里的文化墻成了學生們另一個學習的地方。 (資料照片)
近年來,夏縣立足“綠色、康養”等資源稟賦,創建國家級康養旅游度假區,全力打造山青水秀、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鹽臨夏一體化運城后花園”。在全縣一盤棋發展大背景下,夏縣教育系統各級各類學校的校園面貌也發生著變化。今年以來,夏縣教育系統以校園、樂園、家園、公園“四園”和綠化、亮化、美化、凈化、香化“五化”一體推進為目標,開展集中整治提升,推動實現“校容校貌大提升、精神風貌大提升、環境衛生大提升、發展活力大提升、安全保障大提升”,真正讓校園成為夏縣中心縣城、特色小鎮、和美鄉村“三位一體”建設中最靚麗的名片和最美麗的風景,從而以良好育人的環境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協調一致 行動有力
為了提升校園環境質量,打造美好的育人環境,今年以來,夏縣教體局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并制訂下發了《“春來夏都·綠滿校園”校園環境集中整治月活動工作方案》,制定了任務清單,明確了工作重點,迅速掀起了校園環境集中整治熱潮。為確保活動不走過場、取得實效,縣教體局專門成立聯合督導組深入各校督查指導20余次,及時發現問題短板,及時進行工作提醒,督促學校快速整改提升;“夏都教育”微信公眾號平臺開辟專欄,每天編發工作動態,總結亮點、推廣經驗,營造了濃厚的整治氛圍。
各學校積極響應,聚焦“一校一品”和“四園五化五提升”目標任務,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認真制定計劃,梳理任務清單,迅速安排部署,組織師生、員工修剪花木、打掃衛生、植樹增綠,一體推進“五化”建設,圍繞校容校貌、綠化美化、環境衛生、校園文化、立面粉刷等重點,扎實開展集中整治提升,實現了校容校貌大提升、精神風貌大提升、環境衛生大提升、發展活力大提升、安全保障大提升。
在行動中,各學校積極圍繞校園建筑集中整治,對老舊教學樓、宿舍樓等進行粉刷。粉刷后,校內建筑干凈整潔、優雅大氣,校容校貌煥然一新,體現了校園的獨特品位,進一步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夏縣裴介鎮中心校校長薛毛來說,對此次學校環境整治活動學校上下非常重視,并積極行動,努力將農村校園打造成一個集學習、娛樂、生活、運動為一體的多功能空間。通過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校園布局,提升校園功能,使校園成為學生的知識海洋和成長樂園。同時,在整治中,學校注重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此外,學校還加強了公園化校園建設,校園里綠化植被豐富多樣,環境優美宜人,為學生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平臺。
安全夯基 守護成長
安全是穩定之基、發展之本。夏縣在校園環境集中整治中,首先把安全基礎能力提升和安防水平建設擺在基礎性位置去推動、去落實,通過安全細致的工作,全力為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創設安全可靠的校園環境。
夏縣裴介中心校積極抓好校園安全工作,對校園內的危房按要求做好加固,老舊建筑、脫皮墻面進行了全面維修和粉刷,使其煥發新顏;同時清理整治建筑物附屬電線無序亂接、線路混搭、線路斷損等問題;完善了樓道欄桿扶手功能,消除校園安全隱患;道路安全標志線和各類提示指示牌的正確使用,一目了然,打造安全與舒適的校園空間。
該縣胡張中心校、埝掌中心校等校對教室、食堂、宿舍、廁所衛生進行全面檢查和清理,不放過每一個地方,在師生、員工、保安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教室更加窗明幾凈,食堂更加干凈衛生,宿舍更加溫馨整潔,切實保障了廣大師生在校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
在此次校園集中整治月中,夏縣各級各類學校整治建筑物安全隱患159處,加固樓體欄桿49處,規劃設置校園交通導引線16000余米,新增設各類指示牌558個,粉刷墻體面積55000余平方米,規劃建設煙感報警器2300余個,覆蓋53所公(民)辦寄宿制學校,校園安全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文化蓄勢 點滴潤心
校園美,美在人文。人文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教育者只有眼中有“人”,心中才會有“愛”,才會教育學生,教導學生。
為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做到“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胡張中心校積極打造校園紅色文化,為胡張小學和王村小學分別制作“夏縣五大文化”“嘉康杰文化”“教育家精神”等文化墻板塊,鑲嵌在各學校板報墻及教學樓前。同時,該中心校還開展紅色文化宣講活動,通過“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活動,這兩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已初步形成特色。
水頭鎮曹張小學以簡單大氣、有序有品為原則,在學校建筑墻壁上粉刷了醒目亮眼、積極向上的文明標語,在師生間營造了文明守禮的良好氛圍,學校育人特色更加凸顯,真正營造了以環境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
夏縣中學發揮楹聯基地優勢,在校園內張貼楹聯,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提升了校園文化氛圍,努力打造優美、整潔、和諧的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在整治行動中,各校堅持“整體規劃、一校一品、重點突出、逐年完善”的原則,結合縣域、學校特色,聚焦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思政教育、心理健康等,按照“分類呈現、兼顧融合”要求,對校園文化進行系統性重塑提升,新增各類文化牌匾1244個、文化墻5000余平方米,達到了“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目標,有序有品、和而不同的校園文化讓師生在“美、雅、靜、凈”的環境中成長收獲。裴介中心校的忠孝文化、新建路小學的清廉文化建設等都初具規模、形成效應。
此次全縣校園環境集中整治活動,不僅讓校園環境得到大幅改善,更是培養了師生的環保意識和勞動習慣,展現了師生團結合作、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各學校還繼續引深校園環境集中整治,持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深化勞動實踐教育,進一步打造干凈整潔、優美和諧、有序有品的育人環境,以環境帶作風,以環境樹形象,以環境提效能,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廟前中心校負責人衛洪恒說,本次校園環境整治活動,中心校各校面貌煥然一新,校園整體文化氛圍濃厚,形成文化長廊,努力做到校園里處處能育人,做到“一草一木總關情、一景一品皆特色”。文化氛圍濃厚,師生精神面貌也有了明顯提升,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綠色理念 見行見效
校園美,美在環境。環境育人,潤物無聲。在活動中,各學校加強校園的綠化美化,讓不起眼的角落也有點綴,也有綠色風景,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的變化,
在校園綠色環境打造上,夏縣新建路小學補栽冬青、竹子等花草樹木共計500余株,重新鋪設了花池兩邊臺面,制作安裝花池花帶溫馨提示語,并定期對花木進行修剪維護,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為師生營造了一個優美清雅的學習、工作環境。
在美化綠化校園中,夏縣實驗中學利用春季補栽苗木、粉刷樹木,加裝花欄、修補墻壁真石漆等,讓校園處處干凈美觀、綠意盎然,美化后的校園,新葉盈、香滿徑,道路兩旁干凈整潔,綠化帶內郁郁蔥蔥,滿園綠色溢滿校園。放眼望去每一叢花樹、每一條樓廊、每一面墻壁都是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整個校園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校園環境的提升打造中,祁家河初中、瑤峰鎮四董小學等學校以綠色校園創建為契機,對校園樹木綠植進行粉刷修剪,搶抓春季植樹造林的重要時機,增加校園內的綠色植被和花草林木,常態化開展校園綠化、美化,實現了校園常有花,綠色滿校園的環境,讓校園變得更美麗。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力創建環境優美校園。在實踐行動中,夏縣各學校開展校園植樹綠化、美化,補栽各類苗木24300余株,同時,對現有園林進行修整養護,讓“春來夏都、綠滿校園”可感可觸、氤氳生香。同時,各校還將綠色出行、垃圾分類、低碳理念、節能減排等理念融入校園文化環境創建和課堂教學實踐,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養成“愛綠、植綠、護綠”的良好習慣,以“小手牽大手、一起向未來”的形式,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拓展開來、落實下去,真正形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校園。
文明新風 溢滿校園
校園美,美在心靈。在此次校園環境整治行動中,在夏縣每一所學校,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護,老師感受到孩子們的文明禮貌,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孩子陽光而自信的心態,各所學校呈現出活力四射、文明氤氳的氛圍。
在此次校園環境整治中,該縣將集中整治與愛國衛生運動、清廉示范創建、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等結合起來,一體推進,真正讓校園成為弘揚文明新風、踐行文明禮儀、崇尚清廉風尚的代表,讓孩子們從小在和暢文明的新風里茁壯成長,讓老師們成為文明新風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
在打掃衛生的活動中,各學校師生齊上陣,按照衛生責任區劃分的范圍,打掃教室及衛生區的各個角落。同學們分工有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清潔,他們不怕臟、不怕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仔細清掃垃圾,一些比較隱蔽、平時容易忽略的衛生死角,也被師生們細心清理,對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起到積極的作用。
夏縣示范幼兒園將傳統文化和文明新風尚融入“阿笨貓講故事”活動,讓孩子們在傳承中踐行文明禮儀,弘揚時代新風。城關中心校的文明禮儀課桌操等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文明新風悄然入心,滋養成長。
禹王鎮中心幼兒園、郭里幼兒園在大門口張貼了醒目的橫幅,在校園里營造了環境集中整治的濃厚氛圍,并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教育,普及了安全健康小知識,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的好習慣,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一起來愛護美麗的校園。
此次校園環境集中整治活動不僅讓全縣各校的校園面貌得到了整體提升,而且讓校風教風為之一新、師生精神風貌為之一振。老師們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安心靜心教學,強教學、提質量,達到了教育系統提振精氣神、激發強干勁的既定目標。孩子們在美麗的校園里快樂地學習,這些點滴變化折射出的是全縣教育系統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發展質效的強力擔當,受到家長和社會的稱贊。下一步,夏縣將會把每年的四月份作為集中整治月,推動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常態化。
“通過扎實舉措,校園環境集中整治成效初顯。下一步,夏縣將持續推進環境集中整治向縱深發展,同時強化鞏固提升,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全縣校園環境整體改善、師生面貌整體提升、校園文化整體提檔、育人環境整體向優,以環境集中整治的實際成效,助力‘文化之城、康養之城、綠色之城、活力之城’‘四城’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為夏縣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夏縣教體局黨組書記楊天虹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