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5-22
“這個瓜再放放!”“這個成熟度可以裝箱。”“這個西瓜是生瓜蛋子!”……5月17日早上,在夏縣禹王鎮的夏樂西瓜第一片區分檢中心,驗瓜師張永良對即將上市的西瓜進行檢驗。

當天,瓜農們忙著將一個個西瓜進行分堆、包裝、裝車。這些西瓜都是剛剛從瓜園里摘的,半人高的西瓜堆前,額頭上還掛著汗珠的張永良耳貼西瓜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夏縣種瓜戶超過1000戶,年產值超6億元。在夏樂精品西瓜協會,像張永良一樣的驗瓜師超過了20名。
“咱夏樂西瓜是否成熟、是否熟透、是否空心,我用手一搭基本上十拿九穩。”張永良說,作為夏樂精品西瓜協會的一名瓜農,每逢西瓜成熟上市時,他都會“客串”一把驗瓜師。他的檢驗對象是夏樂西瓜,一般通過觀察和手感來檢驗。“一看二敲三觀察,看西瓜顏色,聽敲擊回聲,空心西瓜聲音較悶,像敲梆子似的,實心西瓜聲音較脆,生瓜蛋子振動頻率一般較低。”張永良說,這只是大概的判斷標準,真正去檢驗西瓜是否合格,需要靠悟性和經驗。
另一旁,山西夏樂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田紅衛正在清點發往北京的夏樂西瓜訂單。
跟隨他走進一旁的西瓜大棚,一股“熱浪”迎面撲來,一個個圓滾滾的西瓜藏在其中,惹人喜愛。“明天我們將舉行好運晉京首發儀式,幾乎所有的頭茬瓜都已‘名瓜有主’。”指著綠油油瓜藤下的西瓜,田紅衛說。
作為老牌的西瓜主產區,田紅衛是夏縣大規模包地種瓜較早的一戶,從1991年開始,他就琢磨怎么種西瓜能讓日子變“甜”,現在已經逐漸成長為當地的種瓜帶頭人。1994年,田紅衛包了30多畝地種植西瓜,并在西瓜上貼了印有自己姓名、電話、“不熟包賠”的標簽,嘗試打造品牌。
在現場,記者看到,和其他西瓜不同的是,“山西省重點保護商標——夏樂”配上溯源二維碼和獨一無二的產品編號,夏樂西瓜第一片區分檢中心瓜堆里的每一個夏樂西瓜都有自己的“身份證”。2015年,夏縣成立西瓜種植協會,協會成立后著手整合品牌,將原先多個品牌統一為“夏樂”牌;實行技術管理、包裝銷售等“十統一”運營管理模式,并在西瓜進入市場前就對其品質把關。驗瓜師張永良就是這張西瓜“身份證”的發證人。
“這些瓜品質不錯,個頭均勻,紋路清晰,口感清香甜脆,水分足,而且幾乎每個瓜都符合我們的采購要求。”現場的水果經銷商張先生介紹,不僅僅他一家經銷商,“現在全國很多大城市的商超里,‘夏樂’品牌的西瓜深得消費者和銷售商的認可。”
“現在是頭茬瓜,等到二茬上市的時候我們才是全員出動。”張永良說,相比以往,在夏樂精品西瓜協會打造的標準化、品牌化的機制下,如今賣瓜更方便了,只要自家的瓜好,大型商超照單全收,每斤的收購價格還高出貨商一些。
來自長沙的馮俊是收購夏樂西瓜的一位客商,憑借著過硬的西瓜品質贏得消費者頻頻回購,馮俊很快搶占了長沙西瓜市場。馮俊認為,夏樂西瓜對“品控”的追求是其能在一眾西瓜品牌中脫穎而出的秘訣。
5月18日,“夏樂西瓜 好運晉京”2024山西夏縣名特優產品推介會在北京、太原、夏縣三地同時拉開帷幕。當天,隨著鳴笛聲的響起,一車車夏樂西瓜正式踏上了全國之旅……
記者 劉凱華 張蕊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