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希望在田野中孕育

——臨猗縣農業生產一線見聞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16

羅曉慶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在農業大縣臨猗,春耕生產的熱潮連日來一浪高過一浪。走在古郇大地,在花團錦簇的果園中,在碩果累累的設施大棚里,在熱火朝天的重點農業項目建設現場,處處春潮澎湃、活力四射。

春風吹暖“花經濟”

杏花知春早,嵋嶺徑自開。今年,臨猗縣三管鎮馮坡窯村杏花嶺上的杏花比往年早開十余天,一朵朵杏花潔白如玉、明艷動人,微風吹過,花枝迎風搖曳、清香四溢。

近年來,三管鎮圍繞打造“美麗鄉村 風情三管”的目標,充分挖掘林果產業潛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對鄉間道路進行改造、美化鄉村環境、舉辦杏花節等系列活動,有效提升了當地鮮杏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杏園里,勤勞的馮坡窯杏農趁著晴好天氣對杏花進行人工授粉,十分忙碌。“村里有百畝杏園,每年開花都特別漂亮。今年花開得早,我們抓緊時間授粉、管理,爭取讓杏長得更好,賣個好價錢。”杏農董秀轉說。

猗氏鎮黃斗景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如雪梨花在枝頭綻放,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節目展演、打卡拍照,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踏青賞花。

游客趙定祥一路走一路拍,用手中的相機記錄美景。“一年之計在于春。出來踏踏青,散散心,對身體有好處。今年的梨花節提供了更多拍景的場地,我們拍照留念更方便了。”他說。

除了梨園美景,黃斗景村還為游客準備了精彩的文藝節目,情景劇、廣場舞等豐富多彩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節目依次上演,為游客送上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

梨農趙希娟今年也加入到表演隊伍中,她參與的《中國龍大鼓》和《抬花轎》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她說:“我想通過自己的參與,為我們村的梨花節搞得一年比一年好貢獻力量,希望廣大游客每年都來這里賞花踏春。”

科技興農繪“豐”景

春光燦爛,走進臨猗縣牛杜鎮楊妃村村民李博的現代智慧農業櫻桃設施大棚,只見一顆顆紅彤彤的大櫻桃在翠綠枝葉的映襯下嬌艷欲滴,令人垂涎。

當大田櫻桃花開正盛時,大棚櫻桃已碩果累累。科技助力,讓大棚櫻桃占盡銷售“鮮”機。李博在生產過程中嚴格調控棚內溫度,有效提升了櫻桃口感,使櫻桃糖度普遍在25%左右,最高可達29%。為提升櫻桃品質,李博還給櫻桃樹施用有機肥料。

“我家兩個櫻桃大棚今年畝產量超過500公斤,每公斤價格為200元左右,線上線下同時銷售,銷量可觀。”李博說,預計今年一個棚可以收入六七萬元。

近年來,臨猗縣大力推動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櫻桃、鮮棗、鮮桃、石榴設施大棚蓬勃發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迭代更新,讓廣大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科技興農繪“豐”景,春天也成豐收季。距楊妃村十幾公里的裴家營“特”“優”果蔬種植基地里,大棚吊蔓西瓜即將進入采收期,上市后將為春季瓜果市場再添一抹亮色。

這些天,瓜農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忙著打理藤蔓、清理側芽,加強水肥管理,為采摘成熟西瓜做準備。

據了解,該基地共有10個地坑暖棚,全部采用吊蔓立體種植方式,目前主要種植吊蔓西瓜和甜瓜,從種植到采摘只需60天左右。技術員袁全彪介紹,今年西瓜的品質和產量都比去年好一些,預計每個棚能產西瓜5000公斤,每公斤價格30元左右。

如今,臨猗縣聚力壯大“特”“優”果業,引領帶動更多村集體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流轉土地,根據季節特點種植博洋九號甜瓜、水果西紅柿等,實現了集體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同向而行。

向“新”而行再提質

春耕時節,臨猗縣臨趙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手卻“一點也不忙”。原來,無人駕駛拖拉機等智能化設備的引入,讓他們當上了“甩手掌柜”,農戶普遍反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農機手畢戰斌說:“以前在地里作業,農機手全靠個人經驗控制機器。現在,在系統上設置好參數后,農機手只需坐在駕駛室里輕踩油門,開到盡頭后再掉轉車頭就行,很輕松。”

據臨猗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智能農機裝備試驗示范項目”的深入實施,有力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今年,該縣對安裝無人駕駛系統的農機主進行優先補貼,進一步推動智能農機裝備更好地服務“三農”。

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凝心聚力向“新”而行。總投資5450萬元的千畝“三新”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是2024年臨猗縣確定的重點農業項目。連日來,在位于耽子鎮東屯村的項目建設現場,各類大型農機具在田間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主要是耽子鎮和北景鄉兩個鄉鎮,共需流轉土地1000畝,到目前為止已經流轉了870畝左右。現在正在進行松地,下一步就是施肥、打壟、栽桿,5月份開始種植。”項目負責人王少波介紹。

農業項目是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引擎。目前,臨猗縣已建成蘋果“三新”示范園5000畝,今年計劃再建設1個千畝蘋果“三新”示范基地,新建“三新”果園10個以上。這些項目建成后,將帶動周邊群眾改變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走“小果園、大產業、大帶動”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推動臨猗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