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快遞“入村”,農貨“進城”

?——我市持續推進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增效工程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12

記者 王新欣

“姐,取個快遞。”在聞喜縣郭家莊鎮西宋村兔喜生活快遞點,村民宋海波趁著出門閑逛的工夫,就把快遞取走了。“村里有了快遞點,比之前方便多了。以前取快遞得去郭家莊鎮或者縣城,不順路不說,騎電動車過去也得20分鐘,現在吃完飯溜達著就把快遞取了,鄉親們都很高興。”宋海波說道。

快遞入村,在我市早已不是新鮮事。2022年,省政府首次將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列入民生實事,并對農村下行快件給予三年配套財政支持。市郵政管理局推進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民生實事,走出了一條以政府投資為牽引,以統倉共配模塊化示范縣、標準化鄉鎮快遞綜合服務站、規范化行政村便民服務點為支撐,以共建共享共治為內涵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新路徑。

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共建成縣級統倉共配模塊化示范縣2個,標準化鄉鎮快遞綜合服務站27個,241個規范化行政村便民服務點完成末端網點備案,全市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到100%,全面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為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暢通城鄉循環作出了積極貢獻。

快遞“坐公交”入村

在夏縣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中通快遞工作人員正將新到的快遞包裹分揀到各鄉鎮的貨架上。不一會兒,就有專人開車拉著這些包裹去往夏縣的各個鄉鎮,再逐村送到各個快遞點。

“2022年,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展開,從4月份開始,我們夏縣中通快遞就開始前往夏縣各個鄉鎮進村‘鋪點’,用了3個多月時間,跑遍夏縣所有的行政村,選址、談合作意向。”夏縣牽頭企業中通快遞負責人吳素娥說,“一般進村的快遞點都設在便利店,此外還有農資售賣中心等,票數多的則單獨設置一個快遞點。目前,夏縣所有的行政村已基本覆蓋。”

在吳素娥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水頭鎮西下晁村的便民服務點,整齊的貨架上,擺滿了村民們的快遞。

村民范先生在網上買了一個汽車擋板,一邊取著快遞一邊告訴記者:“網上購物方便,東西還便宜,但是取快遞卻不是很方便,現在村里有了快遞點,可以放心在網上購物了。”

“之前取快遞得去水頭鎮,路途遠不說,每一家快遞點還都不在一起,東奔西跑的特別麻煩。現在所有的快遞都集合在一個地方拿,方便多了。”村民寧亞斌補充。

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不僅方便了網上購物的村民們,也方便了村里快遞點的工作人員。

西下晁村便民服務點的負責人董國強因家庭原因無法外出務工,快遞入村后,因西下晁村的快遞件數較多,需要專門建立一個快遞點,他認為做這行比較自由,能照顧家庭,便經營起這家快遞點。“我們這里集合了中通、韻達、圓通、申通、極兔5家快遞的包裹,每天能有800件左右的快遞,收入還可以,最重要的是在家門口就能把錢掙了,我很滿意。”董國強滿臉笑容。

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聞喜縣西宋村兔喜生活快遞點負責人張俊蘭:“之前我經營著一家便利店,生意不太景氣。現在經營這家快遞點,只需要注意別把快遞取件碼貼錯,其余的不需要費很大精力,還能照顧家里,真是不賴。”

快遞入村,給農村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方便了群眾生活,讓農村群眾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一些偏遠的鄉鎮推進這項工作,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最難的地方在于一些鄉鎮路途遙遠,快遞量少,有些村子一個月只有幾票貨,有的鄉鎮一天的票量總共也只有60票左右,不足以支撐我們的運行。”吳素娥坦言。 

今年2月,市郵政管理局對全市2月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抓取率,按縣區、品牌、企業進行了整理匯總,并就當前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增效工程落實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為切實解決快件進村過程中的堵點,該局要求各企業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增強行動自覺,加大合作力度,推進資源整合,進一步降低配送成本,確保提質增效工程按期完成。

據吳素娥介紹,一方面,各個快遞公司計劃給鄉鎮快遞站發放相應補貼,以維持農村寄遞物流服務體系的長久運行;另一方面,各個快遞公司也會積極溝通,鼓勵農村電商多發貨,這樣才能保證各個網點的利潤,有了更多的上行件,農村寄遞物流服務體系才能穩定。

農貨“搭便車”進城

快遞入村不僅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提升了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也讓農產品能夠及時、順暢地運出去;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也為當地的農戶拓寬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下午1點左右,在垣曲縣長直鄉長直村,工人們剛剛打包完當天線上的下單產品,一輛郵政快遞車便停在了廠房門口,即將把這些打包好的炒粸發往全國各地。

今年29歲的魯澤與父母一起運營著山西老魯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魯澤自記事起,父親魯文民和母親趙小枝就開始制作售賣炒粸。2018年,在北京從事電商行業的魯澤,業余時間在網上開了個店鋪,專門賣爸媽做的炒粸。“一開始每天能有三五個訂單,到后來每天五六十單,2020年,隨著訂單量越來越大,我辭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里專門在線上賣炒粸。”魯澤說。

剛起步時,都是魯文民先開車將貨拉到縣城,再發快遞到客戶手中,一來回得一個半小時,不光如此,還得趕在12點前將貨送到。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開展之后,垣曲縣郵政快遞公司找到了魯澤,“依托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郵政快遞有了通往鄉村的專車,省了我們自己去縣城的成本。”魯澤坦言。

“做炒粸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更是很少參與其中,目前,我的想法就是把這項非遺美食傳承下去,爭取能做成一家老字號。”魯澤的言語中充滿期待,在他的藍圖中,也必定少不了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體系的助力。

同樣,在夏縣水頭鎮風翔鞋廠,工人們正為趕制好的鞋子進行微整。“微整完后,工人們就會將這些鞋子進行分類、打包,下午4點半至5點之間,快遞公司就會將當天的貨全部裝車、拉走。”風翔鞋廠的老板彭文明的語氣十分輕快,“我們經營的是千層底布鞋,主要做線上銷售,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快遞能有1000件左右,之前都是自己開貨車送到水頭鎮的快遞點,現在快遞公司直接就來門口拉貨了,時間成本和人員成本都省了下來。”

據彭文明介紹,風翔鞋廠每天都會在快手、抖音平臺進行直播,也會邀請網絡“達人”為自家賣貨。“‘達人’帶貨,每天能帶1000多單,我們自己的直播間里,每天能有三四百單。”彭文明說,“無論多少訂單,打包之后,我們就不需要操心了,方便得很。”

隨著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網絡的不斷延伸,農產品進城,農資、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得到有效暢通,我市土特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也因此變得更加快捷。

“入村”“進城”的背后

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體系建成并完善后,農村居民收發快遞從到鄉鎮轉變為到村級服務站,距離從平均5000米縮短至500米,為群眾帶來了便利,老百姓對物流服務的滿意度提高了約15%。果農網上銷售渠道更加暢通,農產品銷售價格每公斤平均提高了0.4元到1元,促進了農村電商的迅猛發展。根據調查,紅富士蘋果電商年均上行件量總共達8000多萬件,日均達20萬件,單就永濟市卿頭鎮千戶營村網點單日營業收入就達到2000元以上,累計提供專兼職就業崗位萬余個,村級快遞網點和種植農戶均獲得較好經濟收益。

這一切,離不開我市郵政管理部門的努力。

2022年,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開始鋪展;2023年,我市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扎實推進,市郵政管理局堅持全市域推進、縣鄉村協同、多模式并行,在財政政策牽引下,穩步提升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體系建設質量;2024年,市郵政管理局繼續推進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增效工程,按照“一年通服務、兩年提能力、三年見成效”的總體思路,辦好2024年民生實事。

“2023年年初,省兩會明確將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列為省政府12件民生實事之首。市郵政管理局積極推進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了解農村網點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實行‘一縣一策’,鼓勵寄遞企業通過郵快、快快合作等方式,持續優化農村寄遞網絡,提升城鄉循環質量,讓農產品有個好銷路、農民有個好收成。”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衛國介紹說。

根據《2023年農村寄遞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標準》,按照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鄉鎮服務標準化、村級管理規范化的“三化”標準,到去年7月底,我市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目標任務已全部完成,建成2個縣級統倉共配模塊化示范縣,建成27個標準化鄉鎮快遞綜合服務站,提升了鄉鎮快遞末端品質,完成了241個村級快遞便民服務點進行快遞網點末端備案,依法規范化管理,確保長期穩定運營。

根據山西省郵政管理局通報,通過系統識別,我市村級網點數量從875個增長到1541個,占比增長43.21%,抓取行政村占比從33.94%提高到88.77%,提高了約55個百分點。村級站點保持運營穩定,存活率進一步提升,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進一步完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成果進一步鞏固。據省鄉村振興局反饋,我市通快遞的行政村(社區)占比94.7%,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有效打通。

與此同時,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程還直接提高了快遞企業業務量,實現快遞收入增長,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快遞公司作為運營主體避免了價格戰等惡性競爭,合理整合資源優勢,整合后的快遞物流成本從1元/公斤降低到0.65元/公斤,一年可節約運營成本10%左右。以夏縣牽頭企業為例,進港量從2022年平均5000件/天,到2023年已增長到8000件/天;出港業務量也隨著增加,2022年時出港量約3000件/天,現已增長至將近5000件/天。快遞行業服務全市經濟作用進一步顯現。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將重點提升村級網點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推動快遞進村由寄遞端向銷售端和生產端延伸,以此滿足全市郵政快遞業的運營需求。同時,讓土特產、山貨更易出村,讓優品賣出優價,持續促進農民增收,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