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3-29
本報記者 李宏偉
視覺日志課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班里的孩子們,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探索,學會創新,學會用更加直觀、視覺化的方式去記錄生活。
西游課程,讓孩子們體會沉浸式戲劇閱讀,深深吸引著孩子們,通過表演感受讀書的樂趣,提升了學生的創造力與表達力,也在改變著一個又一個的學生。
老師們不僅上好“燃燈閱讀”課程,還開展了建筑課程、英語繪本課程等,讓班里的孩子們在全科閱讀中汲取營養,不斷成長。
……
特色課程的開展豐富孩子們的世界,讓孩子們快樂地成長,也讓教師們不斷地拔節成長。這是絳縣教育局以課程改革為抓手促進全縣小學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縮影。

全縣小學高效課堂公開課在絳縣第三實驗小學舉行。
從2022年開始,國家新課程改革與“雙減”政策相遇,學校作為教育改革的主陣地,無疑再次面臨著新的挑戰。絳縣教育局搶抓機遇,積極創新,銳意改革,在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打造區域性教育中心,創建三晉教育強市”的目標要求下,明確“強黨建、優隊伍、提質量、促均衡、樹品牌、育新人”的工作思路,先從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開始改革創新,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高教師教研效益,轉變課堂方式,提升學業質量,積極構建“一核兩翼三驅動”新發展機制,使得課堂教學“活”起來,各校教育有活力,促進小學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通過實踐,絳縣小學教育質量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引領了各學校教育教學的創新熱潮,促進全縣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一個核心”提質量
“一本本字跡端正的備課、聽課筆記和教研記錄,都是老師們這段時間學習工作的見證。學生的作業書寫干凈、整潔、認真,老師們批改作業認真,全批全改,有批改日期,有等級評價,有激勵性評語。課堂上的一句贊美、一句鼓勵以及每一個紅色的對勾及批注,勾勒的不僅僅是老師的耐心,更是一字一句審閱的認真負責。”這是在絳縣第三實驗小學開展的教育教學常規檢查中,校長趙菲作出的點評。
在教育教學中,該校不定期開展教育教學常規檢查,進一步強化了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教師們在細節上下功夫,在實效上做文章,把各個環節落到實處,規范管理,扎實有效地推進教學工作,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教育,優育為基。近年來,絳縣教育局把教育教學工作聚焦在“全心全意提質量”這個主責主業上,立足小學教育特點,開全開足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立足教學方向,做好新課程理念落實,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發展;立足城鄉教學質量差距,幫助薄弱學校進行學科質量提升,促進各校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絳縣教育局教研室小學組切實發揮校本教研在新課改新形勢下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教研組組長校本教研做法交流會、教育教學質量分析會以及名師送教下鄉、專家分享會等活動。在活動中,分學科板塊進行,各學科均從一、二、三類校中各選擇一所,交流不同校情下學校教研的做法,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分別進行了針對性的點評指導。教研組組長們真誠分享做法,用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名師指導、學術沙龍等多種方式,深入推進集體備課制度,主動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加快建立數字教學資源體系,全面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促觀念更新,促課堂轉變,促教師成長。
“這樣做旨在推動小學校本教研朝著縱深發展,進而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絳縣教育局教研室小學組組長王麗娟說。
王麗娟表示,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課標理念的踐行、核心素養的落地、高效課堂的打造等,對校本教研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增強校本教研的實效性迫在眉睫,因此要深入分析了目前小學校本教研現狀,指出主要問題,要求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校本教研,依據校情做好統籌安排。同時,各校教研組組長加強學科專業引領,依據教情做好指導服務,各學科教師認真積極參與其中,依據學情做好實踐運用。
在實踐中,絳縣教育局將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全面發展的重中之重,全面部署,布局改革,要求各學校在文化建設上做出特色,在課程建設上做出成色,在學校管理上做出亮色。同時,聚焦課堂抓質量,向學習型中心走、向模式化構建走、向循環性常態走,聚焦評價抓質量,深化教育評價機制改革,建立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各小學積極順應變局、主動破局、開拓新局,全縣上下目標明確,勠力同心,掀起了提質量的新熱潮。

絳縣第一實驗小學開展科學節科學課創新展示活動。
“兩翼格局”促“雙優”
在教育教學發展中,絳縣教育局立足實際,積極打造“優質生本課堂”和“優質教師隊伍”兩翼格局。圍繞“課堂”這個教學工作的主要素,立足核心素養,深入研究先進教學方法,打造一批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圍繞“教師”這個教學工作的主要素,實現教研賦能,強力提升教師專業水平。通過“雙優”格局促進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同學們,今天咱們上一節數學課,通過買文具實踐活動,領悟數學的奧秘……”為了更好地推進“生本”核心理念落地課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絳縣第一實驗小學開展了以“生本課堂”為主題的示范課活動,這是四年級數學老師桓濤濤呈現的一堂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精彩課堂——“買文具”,在這節課上,桓濤濤圍繞著孩子們常見的買文具問題,開啟了對小數乘法的探索之旅。
在課堂上,桓濤濤把課堂留給學生,孩子們大膽發言,積極展示自己,課堂上一片熱烈氣氛,積極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數學算法,孩子們認真思考,積極交流,在相互合作中提升學習能力,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
“在這樣的生本課堂上,相信孩子們在碰撞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有將來成長道路上所需要的一些交流合作的能力,這些遠比知識更重要。”桓濤濤說。
古絳中心校結合校情實施“蘊知課堂·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蘊知課堂”就是讓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積聚知識、豐富學習體驗,厚培成長底蘊。任務驅動就是在每堂課中,學生要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在交流實踐中探究,生成,完成學習任務,獲得知識和成長體驗。該模式在該校啟動后,深受學生們的歡迎,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目前教學創新在絳縣各學校已經蔚然成風,形成了各具特色、具有實效的生本課堂。如絳縣實驗二小的“樂享課堂”模式、絳縣實驗三小的“新生命課堂”模式、衛莊中心校的“目標導學—學案預學——檢測達標”等課堂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涌現出來。同時,縣教育局教研室積極組織舉行“緊扣課標理念、提升課堂效率”公開課教學活動,各校的模式相互交流、異彩紛呈。這些課堂教學模式浸潤著平等、激勵的氛圍,教師成為組織者、引領者、點撥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素養在課堂落地生根。
在教育教學中,在生本課堂的基礎上,各校還以課程質量評價為導向,以日常課堂教學為重點,以各類教研活動為促進,各學科逐步向大單元教學、跨學科學習、項目化學習、教學評一體化等邁進,不斷促進新思想新理念進入課堂,讓高效課堂成為常態。
教育要發展,教學有質量,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近年來,絳縣教育局積極開展“優質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三支業務精良的教學團隊。
鍛造一支優秀的教學校長隊伍,當好各校教學工作的“專家”。每位校長必須代學業質量監測科目課,每天至少深入課堂聽評課兩節,是該局讓校長成為課改“首席”的一項新舉措。
各學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兼職教研員和學科教研組長,并成為學校學科教師中的“首席”。
同時,絳縣教育局積極樹立一群優秀的青年教師標桿,厚培教學基層的“生力軍”。建立縣域名師培養工作室,是該局教研室多年來堅持的做法。各學科工作室由教研員引領,通過“自主報名—學校推薦—縣級選拔”的方式,每年選拔50余名教師,開展共讀共研、教學競賽、能手評選、送教下鄉、錄制微課、書寫案例等一系列的活動,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成長,使他們成為學校學科教學的骨干。許多年輕教師在工作室的磨礪中脫穎而出,在各級競賽中屢屢獲獎。
“三個驅動”有“特色”
“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是新課標對教育全面發展的要求。近年來,絳縣教育局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創設“書香校園”“漢字書寫”“藝體教育”三個驅動場域,厚植成長沃土,擦亮育人底色,涵養時代新人。
“大家好!一個故事,一本書;一段奇遇,一部劇。今天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戲說西游》課程的臺前幕后。”這是絳縣語文教師趙海洋在一次全縣公開課上講述他開展“班級閱讀課程”的場景。
推動師生閱讀,書香校園建設有聲有色。近年來,絳縣教育局通過多種措施,推動學校書香校園特色發展,打造各校閱讀品牌。一是持續推行“喜閱全閱讀”舉措,做好“學科教師共讀一本書”“小學生古詩文背誦200首(篇)”“小學生快樂讀書吧全閱讀”三項內容。二是關注新教育“燃燈閱讀”公益項目,借力捐助圖書與課程,推動學校書香校園特色發展,打造各校閱讀品牌。三是組織多種形式閱讀活動,定期舉行校園讀書節等活動。
“興趣盎然的寫字競賽。其一,作業本上見紅星。對于學生作業本上寫得好的字體,我都會打星星,一顆表示一般,還需努力;兩顆表示還不錯,繼續加油;三顆表示寫得真棒,希望你繼續保持。其二,小組進行激烈賽。其三,個人進步綠星賽,針對寫字不認真、書寫不端正和不整潔的同學,只要在寫字上有進步,就及時提出表揚,并獎勵一顆綠星……”這是絳縣第一實驗小學教師楊潔在公開課展示中給全縣老師分享的班級寫字指導經驗。
開展規范漢字書寫,增添墨香校園亮色。為了規范教師書寫,促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共同提升,近年來,絳縣教育局積極開展書法進校園活動,開展寫字課活動。各校落實縣教育局提出的漢字書寫學校、教師、學生“五個一”的要求,圍繞要求,各校把規范師生漢字書寫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不斷推進,讓漢字書寫成為校園的文化亮色。
“百人腰鼓盛世歡歌”“跳皮筋”“動感呼啦圈”“啦啦操踏浪”“扇子舞精忠報國”“舞龍”“陳氏太極拳精要十八式”等節目悉數亮相,每項社團的指導者都是本校教師,每個班級都是全體學生參加,在活動現場,鏗鏘的腰鼓聲撞擊稚嫩的心扉,激昂的旋律奏響動人的贊歌……這是衛莊中心校開展的“一班一品一特色”活動的場景,展現出該校的生機與活力。
落實國家課程,提升藝體課“成色”。近年來,絳縣教育局抓實學校的藝體課程,配齊配強各年級、學科藝體教師,執行保障藝體類課程教學時間,圍繞教材授課,把國家藝體課程內容落實到位,改革藝體測查評價方式,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檢驗學校的藝體課教育教學質量,縣教育局每學年都要舉行藝體課堂教學研討會、召開藝體教學專項培訓會、進行學生藝體成績全測評,提升各學校的藝體課“成色”。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基礎,童年時代是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期。絳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海龍表示,下一步,絳縣教育局將以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為新起點,深入學習貫徹絳縣縣委、縣政府關于教育的新理念、新戰略、新任務、新舉措,在“小學強基”的道路上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推動絳縣小學教育教學邁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為全縣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