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運城農信社開展“百億資金+”行動,探索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更多新可能——

農信擔當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18

記者 陳永年 通訊員 張宏展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鄉村振興,金融先行。助力鄉村振興,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也是農村金融發展的首要任務、重大責任。

去年以來,運城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運城農信社”)指導全市13家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充分發揮鄉村振興“主辦銀行”工作職能,堅守服務“三農”市場定位,創新重點領域信貸服務模式,助力打好鄉村振興漂亮仗,在“特”“優”農業、工業農業、品牌農業、數字農業上持續加大金融供給力度,開展以“百億信貸資金助力鄉村振興”(以下簡稱“‘百億資金+’行動”)為重點的各類行動,探索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更多新可能,在服務鄉村振興中充分體現了農信擔當。

提升服務質效,拓展“金融+”鏈條……

強 信 心

信心比黃金更珍貴。

鄉村振興,信心何來?

在鄉村振興尤其是產業振興中,提振信心的關鍵在于為農民及涉農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市場環境,在金融支持、要素保障、政策落實等方面發力,讓他們有足夠的“安全感”。

從金融支持的角度,通俗來說,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進一步強化對信貸業務貨幣政策的精準支持,通過各類金融工具讓農民及涉農主體對鄉村產業、對市場有信心,讓他們敢想、敢干,敢投資、能貸款,無后顧之憂。

在這一點上,運城農信社下足了功夫,各家農商銀行圍繞拓展金融服務鏈條,因地制宜創新金融服務。

稷山農商銀行推出專屬信貸產品“金棗豐”、聞喜農商銀行突破傳統擔保條件推出“精英貸”、夏縣農商銀行推出“設施貸”助力“南菜北種”、新絳農商銀行組建“金融保姆”團隊……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最大限度降低了融資成本、拓展了“金融+”鏈條,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有信心,產業才能“做”起來。

從手工作坊發展到擁有40余名員工的食品加工廠,20多年來,稷山縣鑫慧食品加工廠的發展壯大,除了依靠企業的主觀努力外,稷山農商銀行在金融方面的支持必不可少。

“2002年時,我們還是手工作坊,當時資金緊張,稷山農商銀行及時向我們發放貸款5萬元用于購買白砂糖,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稷山縣鑫慧食品加工廠負責人鄭志紅回憶道。

這是雙方的第一次合作,也為之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稷山縣大力發展“板棗+”產業,持續推進板棗深加工,促進農文旅融合,努力讓稷山板棗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響亮名片。

在此背景下,為了支持板棗產業“縱深發展”,稷山農商銀行面向棗農、棗品加工戶、合作社、企業等,推出了專屬信貸產品——“金棗豐”。“金棗豐”具備額度高、利率低、擔保活、辦理快的特點,主要用于支持棗品倉儲、加工、銷售等經營過程中的臨時資金周轉。

去年,稷山縣鑫慧食品加工廠在青棗收購過程中遇到了資金緊張的難題。“稷山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知曉后,第一時間聯系我,向我介紹了‘金棗豐’,并很快向我們廠發放了200萬元的貸款,這筆錢可真是‘及時雨’啊!”鄭志紅說道。

資金好比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血液,能助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在企業創立、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具有基礎性作用。

有了稷山農商銀行的資金支持,鄭志紅對未來發展顯然更有信心了。“下一步,我們計劃開展蜜棗小包裝生產業務,逐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將產品從批發市場逐步進入、覆蓋到各大百貨超市,提升企業經濟效益。”談及未來發展,鄭志紅信心十足。

——有信心,產業方能“壯”起來。

稷山板棗博物館內,稷山縣加順紅棗種植專業合作社針對棗農開展的專業培訓剛剛結束。“我們合作社每年收購鮮棗時,都會得到稷山農商銀行的貸款支持,這使我們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這不,趁著閑暇,我們合作社抓緊培訓,幫助棗農提升種植技術、經營理念和種植效益。”合作社負責人李加順表示。

山西一生情棗業有限公司內,公司負責人蘭慧正籌劃著新建一條棗醋生產線。“我將這個想法告訴稷山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后,他們當即表示可以通過‘金棗豐’向我們發放貸款,這給了我十足的信心。”蘭慧告訴記者。

……

據了解,去年以來,稷山農商銀行城關支行針對棗業發放貸款4500萬元,有力促進了稷山板棗產業的穩步發展。

如今,稷山板棗產業已覆蓋鮮棗、干棗、蜜棗、棗飲品等多個環節,板棗深加工產業逐步壯大,棗片、棗加核桃、棗花蜜、棗芽茶等新產品不斷涌現,板棗產業活力更足,農民的信心更強!

創新金融產品,激勵投資消費……

擴 內 需

擴大內需,是經濟學上是一個十分廣義的概念,即通過財政貨幣政策或信貸等方式,擴大某經濟體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從而拉動經濟增長。

將此概念“縮小”到運城農信社在助力鄉村振興的舉措上,即通過各類金融產品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提升最終消費水平。

強縣必先強農。絳縣有櫻桃、山楂、連翹、柴胡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土、特、產”發展潛力巨大。絳縣農商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全力推廣“四增一降”服務,大力支持縣域“特”“優”農業高質量發展。

四增,就是增加授信覆蓋面——組織干部員工深入各個鄉鎮舉辦推廣會30余場,開展現場授信、批量授信,不斷增加授信的地域覆蓋面、行業覆蓋面;增加信貸產品——新推出大棚貸、親情貸等4款產品,使在用信貸產品超過30種;增加貸款額度——信用貸款額度從10萬元提高到30萬元,親情貸最高可貸100萬元;增加金融服務——召開現場會邀請農業專家解答技術難題,召開觀摩會組織村民到櫻桃種植先進村參觀,學習種植技術和大棚建設,牽頭對接政府部門幫助村民協調解決相關政策、用地問題,提供結算服務,推廣“晉享e付”二維碼,替農戶省去轉賬費用,提供信用卡、社保卡等服務,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一降,就是降低貸款利息,通過爭取中國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信貸產品年利率最低可降到5.5%,降幅接近一半,最大力度讓利農戶。

絳縣大交鎮臨澮村村民楊會軍是絳縣農商銀行的老客戶,對農商銀行的服務很滿意:“一個電話就能上門服務,有時還手把手教我們操作手機,像家里人一樣。”

去年6月,一場大雨讓楊會軍家的7畝櫻桃嚴重減產減收。后來,絳縣農商銀行組織他和同村60余名村民到橫水鎮柳泉村觀摩櫻桃大棚。楊會軍深受震撼:“人家一畝大棚櫻桃能賣三四萬元,而我7畝露天櫻桃一共才賣兩三萬元”“建棚投資不高、操作簡便。農商銀行還提供貸款,年息又很低,必須趕緊動工!”

觀念轉變后的楊會軍決計先將5畝連片櫻桃建上棚。絳縣農商銀行很快將其授信額度提高至20萬元,完全滿足了他的建棚需求。

有了絳縣農商銀行的全方位支持,楊會軍計劃兩年后將承包的8畝櫻桃也全部建上棚。這樣,他每年純收入20萬元不成問題。

他對未來底氣十足:“等孩子碩士研究生畢業了,在哪工作,就幫他在哪買房!”

絳縣農商銀行給了楊會軍發展生產的底氣,也給了他“豪橫消費”的底氣。

——擴大投資規模。

位于鹽湖區解州鎮的天海泵業是當地潛水泵生產龍頭企業,現有員工1100余人,年產各種類型的潛水電泵15萬余臺,年銷售收入可達5億元。作為業內翹楚,該企業很早就看到了泵業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白熱化、“內耗加劇”等問題,于是,在科研方面投入較大。目前,該企業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潛水電泵質量檢測中心,通過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大體系認證,擁有發明專利4項、實用專利17項、外觀專利4項、著作權8項;產品研發采用三維測繪、3D打印和CAD技術,生產制造采用國際一流的裝配流水線和進口機器人全自動機械加工生產線;建立了集市場營銷、技術研發、生產制造、財務管理、后勤保障等于一體的ERP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強大的研發力量、先進的制造技術、嚴格的質保體系,大大提高了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實力,使其成為解州水泵制造業龍頭和全國同行業翹楚。

“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運城農商銀行的支持。”該公司生產經理耿尚友深有感觸地說。

在前期信貸支持1400萬元基礎上,今年,運城農商銀行又為天海泵業發放了500萬元“興泵產業貸”。這筆錢大部分用于企業研發新產品和升級加工工藝。企業先后開發生產了充水式永磁同步電動機、移動泵車、臥式潛水泵等新產品。其中,充水式永磁同步電動機獲得第一批“山西精品”產品稱號。

與此同時,電機轉子自動焊接工藝、自動下線設備等的投入使用,使得制造更加智能化,減少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有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該公司2023年投入研發的費用同比增長了30%。

升級普惠金融,給力農企轉型……

助 振 興

春日的上午,暖陽高照,平陸縣龍源村村民張建峰的牛圈內,牛兒安靜地吃著草,不時抬頭向遠處張望。看到張建峰,幾頭牛立即靠攏過來,憨態可掬。

“圈里現有30多頭牛,價值30多萬元。這些牛娃子,比我還值錢呢,給兒子娶媳婦就靠它們了。”張建峰開玩笑地說道。

別看張建峰的養牛事業如今搞得有聲有色,數年前,他還是一名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的老農民。

“脫貧之后,我一直想靠自己干點事業,可不知道干什么,也沒有資金。幾年前,平陸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在村里宣講政策,給我帶來了5萬元的信貸資金,并建議我試一試養牛。”張建峰回憶道。

當時,張建峰購買了4頭母牛。

次年,母牛生了3只小牛,賣了3萬多元,張建峰嘗到了甜頭。

后來,張建峰通過自繁自養,養牛數量越來越多。

去年2月,為幫助張建峰解決囤積草料等帶來的資金周轉難題,平陸農商銀行又為其授信貸款5萬元。

如今,張建峰的養牛事業越來越紅火,對生活更是充滿了希望。

“這些年,平陸農商銀行給了我太多幫助,可以說沒有農商銀行的建議和貸款,我是什么也干不成。我心里真是充滿了感激。”張建峰感慨地說著。

在平陸農商銀行的幫助下,張建峰找到了立足鄉村的就業和創業方向,并通過貸款的方式籌集到了啟動資金,開展了紅紅火火的養殖事業,大幅提升了家庭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張建峰只是平陸農商銀行幫扶的眾多脫貧戶中的一位。近年來,平陸農商銀行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不斷加大金融服務創新力度,全面延伸普惠金融觸角,擴大金融服務半徑,深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除了直接服務于脫貧戶外,運城農信社助力鄉村振興的方式之一是通過助力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促進當地產業升級轉型,改善農民就業機會和收入水平。

“轟隆隆……”今年春節剛過,垣曲縣益東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東農牧”)的就業幫扶車間內,粉條生產就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手工生產方式,益東農牧現在的粉條生產大多由機器完成。“從紅薯清洗、去皮、磨粉、壓條,我們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公司的產能翻了一倍。這離不開垣曲農商銀行的鼎力相助。”益東農牧相關負責人趙雅麗告訴記者。

2014年,益東農牧成立,但當時的粉條生產采用的是傳統的作坊式手工生產模式。

2018年,益東農牧開始打造粉條、粉絲產品加工生產線,先進的機械化生產方式登上企業發展的“舞臺”。與此同時,企業面臨資金緊張的難題。

去年7月,垣曲農商銀行主動入企,在了解到企業資金難題后,將益東農牧的貸款額度從4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利率也比之前低了近一半。

“這真是雪中送炭啊!”趙雅麗說道,“有了300萬元的貸款支持,益東農牧的紅薯收購量從三四百噸提升到八九百噸,收購范圍從本縣擴大到周邊縣,新帶動1000多個紅薯種植戶增收,公司的發展上了一個大臺階。”

目前,益東農牧已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統一育苗、統一種植、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產品已遠銷山東、河北、湖北、陜西等地。

為助力鄉村振興,運城農信社在發展產業、自主創業方面給予了脫貧戶諸多幫助,也為鄉村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貸款支持,尤其是在“百億資金+”行動中,全系統投放30億元支持100戶農業龍頭企業和30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

探索“聯農貸款”,擴大帶農效應……

促 共 富

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共同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指引和落腳點。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在這方面,金融機構大有可為。

芮城是一個蘋果產業大縣。2011年,“芮城蘋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認證。目前,該縣蘋果種植面積25.5萬余畝,年產量35.9萬余噸,產值12億余元,已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該縣建有15個市級標準化水果出口示范區,認證蘋果面積3.65萬畝;現有貯藏加工企業60家,果汁、果圈、果丁等果品深加工企業5家。其中,出口企業17家,年出口水果8萬噸以上,蘋果出口量占到全國蘋果出口量的7.73%。

蘋果產業一般分為種植、貯藏、銷售等環節,貯藏、銷售是“關鍵環節”。芮城農商銀行聚力支持蘋果產業“聯農貸款”這一關鍵環節,助力更多蘋果“走出去”。

而豐海果業正是芮城農商銀行聚力支持蘋果產業“關鍵環節”的真實寫照。豐海果業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農產品種植、收購、銷售、貯藏、加工、貨物進出口等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蘋果、桃、梨等水果的國內外貿易,產品銷往國內十余個省份,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果品兩萬余噸,銷售額逾5000萬元。2014年,芮城農商銀行主動對接,為其發放了500萬元“果庫貸”,使其冷藏庫容量從3000噸順利升級到1萬噸,并打通了“外貿出口”這條銷路,不僅讓豐海果業嘗到了甜頭,最主要的是帶動更多果農一起受益。負責人周民朝介紹,咱的小秦冠、小富士之前不好銷,且價格低,而現在的價格卻翻了幾番,關鍵是不愁銷。

為了讓更多的芮城蘋果“走出去”,芮城農商銀行當年新增貸款近億元,助推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大對全縣果品收購、貯藏、銷售的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其中,將豐海果業的授信額度升至800萬元,而且利息比之前優惠了三分之一。在當地政府和農商銀行支持下,豐海果業又承擔了“晉南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建立了電子信息發布系統、數字控制中心和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通過抖音、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進行農產品的信息推廣與直播銷售。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必須牢牢守住的兩條底線。近年來,運城農信社積極研發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產品,精準支持糧食生產,促進共同富裕。

如果在每年的豐收時節前往永濟市羅宇現代設施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宇公司”),一定能看到粒粒飽滿的小麥、黃燦燦的玉米等農作物在晾曬場地曬著“日光浴”。

羅宇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糧食種植收購、倉儲物流、農產品加工銷售及高效農業展示等為一體的現代企業,由負責人王松在2019年成立。

“做這一行,最怕的就是流動資金不夠,尤其在糧食收購的時候,資金需求量大,如果挺不過去,公司的發展很可能會面臨危機。”王松告訴記者,“前年收購小麥時,我手上資金不夠,幸虧有永濟農商銀行的‘糧貿通’貸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有了永濟農商銀行的支持,羅宇公司的規模不斷壯大,聯農帶農效應愈加凸顯。

2022年,羅宇公司的占地面積由原先的6畝擴張到22畝,倉儲空間、晾曬面積成倍增加,服務糧農的能力顯著提升。與此同時,羅宇公司與中化現代農業(陜西)有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帶動栲栳鎮及周邊種糧戶實現統種統收,做到品控溯源,打通產前、產中和產后全產業鏈,真正為農戶降本增效。

“羅宇公司與近千糧農的良性互動,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看著它一步步發展壯大,大家都高興。”永濟農商銀行舜都支行行長肖永謙說道。

據悉,為了圍繞糧食種植、收購、加工、儲藏全產業鏈做好金融支持,適應農業發展全新變化,更好地服務企業,永濟農商銀行圍繞“穩糧保供”這一重點工作,推出了“鄉村振興貸”等系列產品。

目前,羅宇公司享受的便是“鄉村振興貸”的最高額度300萬元。“有了永濟農商銀行的支持,我們便有了發展的信心和后盾。公司正進一步延伸小麥加工產業鏈,積極推進糧食深加工項目,探索開發通用粉、專用粉、方便面等系列產品。”王松表示,目前,羅宇公司研發的一款名為“莨意一品”的濃湯方便面,深受市場認可,銷量十分可觀。

下一步,羅宇公司將規劃建設一個面積約1700平方米的智慧農業展廳。展廳將綜合運用智能滑軌屏、全息投影、智慧農業沙盤等先進技術,全方位展示永濟的農業發展史、技術成果、文化內涵、未來規劃等內容。

“現代農業必將惠及更多的農民和消費者,我們要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為促進共同富裕作出更多貢獻。”王松表示。

永濟的“鄉村振興貸”、芮城的“收單貸”、絳縣的“大棚貸”、河津的“魯班貸”、臨猗的“農易貸”、萬榮的“果庫貸”、垣曲的“菌菇貸”……運城農信社推出的各類貸款產品群眾大多耳熟能詳、會用愛用。它們顯然讓農信系統的“金融活水”“滴灌”得更加精準,在助力鄉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增加投放總量,不抽不斷信貸……

穩 預 期

理性的“經濟人”在市場活動中都有各自的預期,即:如果預估市場行情好,會增加現階段的投資或消費;反之,則會減少。

金融機構要穩定市場預期有很多著力點,但最直接的方式可能是“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換句話說,就是要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投放總量的穩定性,并且這種穩定性還要讓市場主體感知到。

《運城市農村信用社2023年“百億信貸資金助力鄉村振興”活動實施方案》的發布和實施,就是在向社會釋放一種信號:運城農信社投放超百億元資金,在穩糧保供、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特優戰略等方面著力,助力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有序開展。

這種信號,讓很多農民對市場的預期向好,讓“不敢想”變成了“敢想”,使“不敢干”變成了“敢干”。

臨猗縣角杯鎮甜柿產業的發展壯大就印證了“預期向好”對于發展鄉村產業有多重要。

初春時節,一大早,角杯鎮楊范村柿農尚志恒就在柿園里忙碌著。與以前見過的露天柿子樹不同,尚志恒的柿子樹都生長在大棚里,郁郁蔥蔥、整整齊齊。“要不是臨猗農商銀行,我這‘回頭錢’還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呢。”談及種柿的經歷,尚志恒感慨地說。

2021年,角杯鎮種植甜柿的農民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因此嘗到了甜頭,這讓尚志恒動了心。他當即決定種植甜柿,還引進了甜柿升級品種“大秋”。然而,由于沒有搭建大棚,等到甜柿成熟之際,霜凍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讓尚志恒幾乎顆粒無收。

放棄還是繼續?尚志恒犯了難。“放棄的話,我前期投入的錢就全打水漂了,可是要繼續,搭棚的錢不是一筆小數目,當時可真是愁死我了。”尚志恒說道。

就在這時,臨猗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宣講“棚建貸”等惠農系列信貸產品。“棚建貸”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臨猗農商銀行轄內從事種植、養殖或與農村經濟發展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戶等,最高額度可達30萬元。

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尚志恒當即決定試一試,臨猗農商銀行很快就為其授信20萬元。隨后,尚志恒的大棚就搭建起來了。他的7畝柿子園自此穿上了“銀衣裳”,再也不怕惡劣天氣了。去年,尚志恒的柿子園首次掛果。

“首次掛果,產量相對少些。但柿子園的產量會逐年提升,且‘大秋’品種品相佳、口感好、市場認可度高,收回成本是早晚的事情。”談及未來,尚志恒充滿期待。

與尚志恒一樣,很多對種植甜柿“預期向好”的角杯鎮農民在臨猗農商銀行的幫助下,都開始了紅紅火火的種柿事業。目前,角杯鎮的甜柿種植規模達4萬畝,年產達1.5億公斤,年產值達5.4億元,已成為當地的“特”“優”主導產業。為提升甜柿品質,角杯鎮政府積極引導農戶建造溫室大棚,發展設施農業,全力打造群眾增收新“柿界”。

投放70億元支持27個“特”“優”產業項目高質量發展;投放30億元支持100戶農業龍頭企業和30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投放15億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運城農信社的百億金融“活水”,已流入城市鄉村的各個角落,滋養著這片沃土上的老百姓。

拓展“金融+”鏈條,提升服務質效;創新信貸產品,拓寬增信方式;走到群眾身邊,“融進”客戶心里……

運城農信社的種種舉措,正給予那些奮斗著的農民更強的勇氣、信心、決心。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