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06
記者 曹欣怡

市婦聯組織留守兒童到夏縣消防救援大隊參觀體驗。
在這個春日融融、暖意濃濃、充滿熱情的3月,我們將迎來第114個“國際勞動婦女節”。
為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近年來我市各級婦聯立足婦聯職能定位與工作實際,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得力助手的作用,不斷提高婦女兒童維權工作服務質量、拓展維權工作服務范圍、開展關愛幫扶工作,為身處困境之中的婦女兒童“把準脈”“開良方”,以法之力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以關愛服務提升社會民生溫度,成為婦女兒童的堅實依靠。

河津市婦聯工作人員為群眾調解婚姻家庭矛盾。
五年來,我市各級婦聯累計開展“建設法治運城·巾幗在行動”普法宣傳活動1600余場;推送“維權微課堂”400余期;開展流動性“維權課堂”67場;化解婚姻家庭糾紛1068例;為359名低收入“兩癌”患病婦女發放救助金359萬元……
搭建婦女兒童維權“橋梁”
強化法律兜底保障
社會公平正義,離不開法治的有力保障。婦女兒童的平安福祉,更離不開法治守衛。我市婦聯搭建婦女兒童維權“橋梁”,為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保駕護航。
新絳縣的趙某因兒子在2020年10月被犯罪嫌疑人孫某以假借婚姻手段詐騙,造成財產損失23萬余元,長時間未能追回,造成家庭生活困難。損失的財產中有12萬余元是她向親戚朋友籌借的彩禮錢。為了償還欠款,原本靠打零工為生的趙某決定貸款建大棚,種植蔬菜、菌菇等農作物。
農時不等人。眼看著就到耕種時節,貸款還沒有發放,趙某心急如焚,就怕錯過了農時。萬般無奈下,趙某找到新絳縣婦聯尋求幫助。
新絳縣婦聯發現趙某的情況符合司法救助條件,依據與新絳縣人民檢察院建立的“關注困難婦女群體,加強專項司法救助”工作協作機制,將該線索移交至新絳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辦理。新絳縣人民檢察院審查核實后,依法受理了該案件,并通過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綠色通道”,快速為趙某申請到司法救助金,解其燃眉之急。隨后,新絳縣人民檢察院、縣婦聯幫其辦理了農村生產貸款、申請“婦創貸”創業擔保貸款項目,多方聯動為趙某提供就近就業機會。
目前,我市各級婦聯充分發揮“婦女之家”“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站”維權服務職能,暢通12338婦女維權服務熱線,不斷拓展微信公眾號、郵箱等投訴受理渠道,全方位開展司法救助線索摸排,對重點人群進行全面排查走訪。去年,我市婦聯累計移送救助線索20條,救助婦女12人。
除了暢通維權渠道,為權益受損的婦女搭建維權“橋梁”,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外,市婦聯不斷完善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機制。近年來,市婦聯領先建立“運城市反家庭暴力聯席會議制度”;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機制的意見》《關于加強婚姻家庭糾紛案件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站”“家事案件審判綠色通道”;與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出臺《關于建立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的合作機制》,在市人民檢察院建立“運城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站”;建議并督促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人身安全保護令實施規范(試行)》、市公安局出臺《家庭暴力告誡制度實施辦法》;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的意見》……為維護社會穩定、家庭和諧、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提供制度性保障。
鋪密矛盾排查“網絡”
及早化解家事糾紛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小家”平安是“大家”平安的基礎。在眾多的矛盾糾紛中,婚姻家庭糾紛易發多發,且具有復雜性,一旦處理不好,極容易擴大、激化矛盾甚至造成“民轉刑”的后果。
近年來,市婦聯推動13個縣(市、區)建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召開全市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聯席會議、市婦聯系統年度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安排部署會……通過鋪密矛盾排查化解網絡、健全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他倆鬧離婚的時候,我兒子整天喊著要自殺,現在矛盾化解了,我這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如今,我們的生活都回到了正軌,感謝您的努力和付出。”家庭矛盾糾紛化解后,王某家人與李某主動找到永濟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調解員范春梅,感激地說道。
2021年,李某和王某在永濟市登記結婚,雙方都是再婚,性格差異較大,婚后聚少離多,丈夫王某在家時經常打游戲玩樂,對妻子李某和孩子關心不足,日積月累,雙方矛盾逐漸激化。2023年5月,李某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王某一時難以接受,情緒激動,揚言道:如果離婚,將采取極端手段報復李某。訴前調解無果,事情一度陷入僵局。
2023年5月下旬,范春梅受理了王某的調解申請。溝通過程中,范春梅發現王某性格內向,存在以極端方式解決糾紛的傾向,決定先解決王某的心理問題,再處理家庭糾紛。隨后半個月,她每天和王某溝通,還邀請永濟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的老師對王某進行心理疏導,逐漸獲得王某信任。看著王某的情緒逐漸平復,范春梅決定采取“背靠背”調解法,與矛盾雙方進行溝通。經過多次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兩人同意離婚,李某需給付王某夫妻共同財產折價款8萬元,一起重大情感糾紛案件及時化解,案結事了。
目前,我市積極發揮各級婦聯干部、婦聯執委、網格員等作用,不斷強化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動形成“婦聯+N”的多元化調解新格局,夏縣婦聯與夏縣人民法院合力構建“1+2+3+N”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訴源治理模式;河津市婦聯在河津市人民法院設立家事調解室,有兩名家事調解員常駐法院,參與家事糾紛案件調處工作;垣曲縣婦聯聯合縣公安局推動落實家暴告誡制度……在多元化調解新格局下,去年全市婦聯共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373起,以“巾幗力量”有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提升民生幫扶溫度
合力筑就暖心“港灣”
如果說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是在事前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源頭預防工作,健全法律機制、與司法部門聯動紓困是在事后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兜底保障服務,那么做實民生幫扶工作,就是在危急時刻為困境婦女兒童撐起的一把關愛幫扶“暖心傘”。
河津市的周某肢體四級殘疾,前些年丈夫意外去世,目前有一兒一女正在上學。這些年,周某獨自拉扯兩個孩子長大,生活十分不易。去年2月,周某在西安做了頸椎管內纖維型脊膜瘤手術,難以正常工作,家庭負擔愈重,生活困難。通過摸底核實,市婦聯將其納入困境婦女兒童救助名單,為其申請省婦聯救助金3000元,幫助周某渡過眼前難關。
市婦聯持續深化“巾幗暖人心”實踐活動,今年春節前夕慰問80戶困境婦女兒童家庭和20名環衛女工,為他們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被褥等生活物資,詳細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和生活狀況,認真傾聽婦女群眾的心聲,并囑咐社區工作人員和巾幗志愿者,要隨時關注困難家庭的生活情況,引導她們樹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努力把生活過得更好。近5年來,我市婦聯累計為251名困境婦女兒童發放救助金41萬元,幫助困境婦女及家庭擺脫生活困境。
除了為困境婦女兒童群體提供關愛幫扶、幫助其渡過難關外,我市各級婦聯不斷拓展服務范圍、延伸服務空間,大力推進婦女兒童健康權益保障工作,在全市范圍內深入推進婦女“兩癌”防治知識宣傳、免費檢測活動及寒暑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將溫暖和關愛傳遞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5月,市婦聯集中開展“婦女‘兩癌’防治知識宣傳月”活動,并召開運城市婦女“兩癌”防治工作推進會。隨即,全市各級婦聯的“兩癌”宣講、免費檢查活動陸續鋪開。據統計,去年全年各縣(市、區)累計開展了520次宣傳活動、235次“兩癌”防治知識講座,發放宣傳頁(手冊)18.4萬余份;在全市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中,共為80028人完成宮頸癌檢查,為36851人完成乳腺癌檢查,切實增強了全市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的“兩癌”防治參與率和知曉率,守護婦女身體健康。
今年2月,市婦聯深入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開展“真情暖童心 相伴互成長”慰問留守困境兒童活動,組織“愛心媽媽”帶領20名兒童前往萬榮縣李家大院開展寒假研學活動;鹽湖區婦聯組織20名流動、留守、困境兒童,在“愛心媽媽”的陪伴下,參觀河東成語典故園、打卡網紅“水上列車”;夏縣婦聯組織“愛心媽媽”和留守兒童共同剪窗花、糊燈籠、拓印年畫,感受新春氛圍;永濟市婦聯聯合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在城東街道杏北社區舉辦寒假公益托管班;臨猗縣婦聯深入各鄉鎮、社區走訪慰問10名困難兒童,并聯合愛心企業在臨猗縣特殊教育學校為20名兒童送上慰問品……在2024年寒假期間,我市各級婦聯積極聯合各方力量,深入開展“把愛帶回家——真情暖童心 相伴護成長”寒假兒童關愛服務系列活動,為兒童送上溫暖與關懷。
據了解,去年市婦聯積極動員全市5366名婦聯干部、愛心人士,開展寒暑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累計開展314場次,共有1.5萬余名家長、兒童參與。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市各級婦聯將持續推進婦女兒童權益維護工作,不斷學習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完善婦女維權各項工作機制,強化婚姻家庭領域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聯合政法、民政、教育、衛健等部門推動家暴告誡書、人身安全保護令、強制報告制度、家庭教育指導令在各個領域落地落實;持續開展“建設法治運城·巾幗在行動”,深化婦聯系統“八五”普法工作,提升12338婦女維權熱線服務專業化水平,切實把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經常、落到基層。
圖片由市婦聯提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