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2-22
新華社記者 何磊靜
“十四冬”賽場激戰正酣,也讓冰天雪地的內蒙古備受關注。記者作為一位現場報道的“南方小土豆”,未曾有幸體驗“爾濱”的寵溺,便饒有興趣報名了一場“相約呼倫貝爾·共享精彩冬運”的全民冰雪運動體驗活動。
冷是真冷。零下20多攝氏度的呼倫貝爾,大馬路上雪碴子亂舞,必須把“看家底”的保暖裝備都帶上。大巴一路驅車約40分鐘,車窗早已凍上一層薄冰,透過這層冰眺望遠處,模模糊糊是大片白色雪地。
終于抵達莫爾格勒河景區,聽說這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記者在天寒地凍中有些遲疑:“等雪都融化,這里會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是的!夏天再來,這次先來雪地撒歡兒!”一位引導人員聽見我的呢喃,笑著說道。
循著百余人的歡聲笑語,記者來到景區核心地帶,發現還有一個俄羅斯游客團。這里的景區早就準備好了一切,蒙古包、表演舞臺、雪圈、駱駝……富有節奏感的音樂聲起,身子似乎在“熱辣滾燙”的人氣中暖和起來。
“雪地拔河賽,誰來?”
“我我我!”包括記者在內的一眾冰雪運動體驗者熱情高漲。由于雪地比較滑,缺乏經驗的記者一方雖用盡全力,仍三兩下就敗下陣來。但隨著腎上腺素飆升,已經能感覺到身體在發熱。
“雪地嘎拉哈”是新奇玩意,這是一種以牛的膝蓋骨為“球”的“冰上保齡球”民俗運動。遠側擺放顏色各異的“目標”,擊中可獲得不同分值,不少體驗者笑著自我吐槽:“為何擊中的總是兩側分值最低的?”
不一會,在音樂節奏帶動下,身著民族服飾的本地居民載歌載舞,把現場氣氛帶到高潮,大伙紛紛跟著節拍加入一場“雪地迪斯科”。蒙古大漢在表演舞臺展示“男兒三藝”之摔跤,一位俄羅斯小伙不服來戰,竟有真功夫,第一回合和對手不相上下,第二回合才勉強落敗,全場紛紛鼓掌吶喊。
“雪圈大賽”“雪地足球賽”“雪地冰壺賽”……記者也徹底放飛自我,在一個個項目中玩到直喘熱氣,眉毛都凍出了層層白霜。
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不少玩嗨了的體驗者進入蒙古包取暖,喝杯熱奶茶。一首舒緩的“烏蘭巴托的夜”,全場合唱;然后是馬頭琴表演,讓人感受馳騁大草原的動感;接著呼麥聲起,大伙陶醉其中……
“注意羽絨服,別燙到。”工作人員的善意提醒,讓大家頓覺蒙古包中的火爐越燒越旺,身上開始淌熱汗。不停拍攝的記者發現手機已經顯示“溫度過高,無法使用相機”,趕緊鉆出蒙古包“冷靜一下”。
“我們的冬季口號是‘越冷越熱情!’,希望大家都能冷得過癮!”活動結束前,一位工作人員說。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有數據顯示,呼倫貝爾今年發布4大主題、14條冬季旅游精品線路,冬季民俗體驗游、多彩非遺游等需求大增。春節假期前6天,全市接待游客131.29萬人次,旅游收入9.09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9.2倍和11倍。
回程路上,記者心里也盤算著,眼下“十四冬”賽場涌現出大批來自重慶、江蘇、香港等地的運動健兒,賽場外,一定還有大量“南方小土豆”們,沉浸在這“冷熱”交織的冰雪體驗中。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0日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