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2-08
2月6日11時,新絳縣泉掌鎮王守莊村的蔬菜批發市場已熱鬧起來。作為當地最早的大棚蔬菜集散中心之一,各地蔬菜商戶、運輸車輛、裝運工人在此聚集。春節前夕,這里的車流、人流明顯增加,一派繁忙景象。王守莊村的菜農們已開啟凌晨采摘、銷售和全天候追肥澆水管護,保供春節的“菜籃子”模式。
“90年代我們村在當地最早發展蔬菜產業,2001年建成的蔬菜市場已有20多年的歷史,存在基礎設施破舊老化、市場功能短缺、占道經營嚴重等問題。”王守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呂志杰在忙碌間隙告訴記者,去年,該村蔬菜市場實施升級改造工程,除在新建公共廁所、粉刷墻體、硬化地面等基礎設施上發力外,還設置了停車位、完善垃圾轉運等服務設施。
隨著這座基層蔬菜集散中心的建成,菜農賣菜、客商收菜更便利,蔬菜生意也更紅火了。
“這個蔬菜批發市場不僅有本村菜農生產的蔬菜,來自周邊縣市的外地菜也在這里銷往全國。”王守莊村蔬菜批發市場工作人員介紹,平時一天有一萬公斤左右的蔬菜進出市場,今年2月開始,車流量明顯多了起來,目前接近峰值。
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后的蔬菜批發市場煥然一新,干凈整潔的環境、功能齊全的分區、提檔升級的設施,給廣大客商帶來全新的交易環境與體驗,成為展現“王守形象”的重要窗口。
段文龍的運輸車常年奔波在新絳到西安的路上。“這段時間,西紅柿原來兩三天發一車,現在基本上一天發一車。隨著銷量的增大,春節前幾天準備兩天發三車。”段文龍說。
來自臨汾市的張騰飛,在新絳做蔬菜生意已有10多年。在他身旁的各個攤位上,堆成小山的新鮮蔬菜正被打包、裝車。滿載蔬菜的運輸車成為流動的風景,連接起蔬菜產地和百姓餐桌。
近年來,王守莊村結合本村設施蔬菜產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借助“線下+線上”一體化銷售新模式,在發揮好蔬菜交易市場作用的同時,依托互聯網積極推進線上銷售,通過電商直播、網站訂購等方式拓寬蔬菜的銷售途徑,解決種植戶銷售難題,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王守莊村的呂晶,是當地蔬菜種植大戶。走進她的蔬菜大棚,溫暖如春。一排排蔥綠的枝干上,掛滿小燈籠般的西紅柿,工人們正小心地采摘裝運。鮮艷的西紅柿映襯著笑臉,映照出濃濃的年味、豐收的年景、火紅的日子、嶄新的希望。 記者 劉凱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