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
奮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稷山縣委經濟工作會議解讀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09

1月3日,中共稷山縣委十四屆七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動員全縣上下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奮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3年 經濟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年份。面對異常復雜的外部環境,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稷山縣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縣上下審時度勢、精準施策,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開創了稷山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一是打了一場觸底反彈、穩中有進的經濟指標“翻身仗”

一季度,稷山項目建設綜合考核在全市墊底,尤其是固投全市排名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市排名12,專項債第一批入圍為零。面對嚴峻形勢,二季度下功夫補齊短板,社零總額排到全市第8,固投排到全市12,雖有改善,仍然靠后。三季度,明確提出“突出穩搶干,全力拼經濟”,GDP增速排名全市第2,規上工業增加值排名全市第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1,綜合排名全市第5,扭轉了被動局面。四季度,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全部保持穩中有進良好態勢。1月—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增速排名全市第5;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1.9%,增速排名全市第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6.4%,增速排名全市第7,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8%。

二是辦成了一批事關重大、以往想辦但沒辦成的大事要事好事

工業上,東方資源106萬噸搗固焦項目順利投產,永祥焦化干熄焦項目投產,稷山縣焦炭產業落后產能被全部替換。同時,銘福鋼鐵高爐轉爐項目加快建設,建成后也將徹底使稷山縣鋼鐵產業鳳凰涅槃。農業上,爭取到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3個國家級品牌,特別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通過認定,使得涉農國家級項目品牌達到6個,稷山農業現代化支撐更加有力。文旅上,國家板棗公園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項目投入運營,建成了兩個3A級景區。城鄉建設上,環城旅游路項目建成通車,39.76公里道路、兩座汾河大橋不僅把縣城周邊的文物古跡、旅游景點串聯起來,還前所未有地實現了稷山汾南汾北交通的大通達。汾河防洪能力提升項目全面完成,汾河稷山段防洪能力鄉村段提升到了20年一遇、縣城段實現50年一遇。108國道改造項目主體完工,兩側立面改造正在進行,貫穿稷山東西的交通大動脈舊貌換新顏。

三是開展了一系列擴大稷山影響、拉動消費、吸引投資的重大活動

以稷山棗花節、后稷農耕文化節為契機,舉辦了馬拉松賽、自行車公開賽、百名院士稷山行等25項活動,入稷游客達50余萬人次,全網瀏覽量達3億人次,不僅擴大了稷山影響,激活了消費市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增長,而且吸引了許多有志之士到稷山投資興業。一年來,累計舉辦各類招商專場活動20余次,簽約項目52個,簽約資金達245億元。

四是形成了一種風清氣正、各盡其責、奮勇爭先的良好政治生態

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推動作風大轉變,由逼著干、領著干,到主動干、創新干,四大班子領導、各鄉鎮、各單位負責同志和全縣干部群眾,積極努力、各負其責、各盡其責,都在不同的戰線努力工作,全縣上下政通人和、人心思干的氛圍愈加濃厚。

2024年 經濟工作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1個指導”、建立“1套機制”、緊扣“8個聚力”、做到“5個過硬”,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持續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稷山篇章。

2024年“1185”工作思路

●堅持1個指導,保持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執著

所有工作都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謀劃、推進和展開。

要把習近平經濟思想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始終。

要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穿始終。

要把加快推進“六個基地一座名城”建設貫穿始終。

●建立1套機制,保持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高效有力

建立領導帶頭、率先垂范的工作機制。

建立選準切口、解決問題的工作機制。

建立借勢用力、杠桿撬動的工作機制。

建立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工作機制。

建立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

●緊扣8個聚力,保持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穩健步伐

聚力產業轉型,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

聚力項目建設,構筑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

聚力鄉村振興,提升高質量發展普惠水平。

聚力城鄉融合,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承載。

聚力改革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

聚力生態保護,厚植高質量發展亮麗底色。

聚力民生福祉,共享高質量發展新的成果。

聚力安全穩定,營造高質量發展優良環境。

●做到5個過硬,保持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昂揚姿態

要從思想上、行動上、能力水平上、工作作風上不斷改進、不斷提升,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過硬、管理過硬、狀態過硬、成效過硬。

2024年具體工作安排

(一)圍繞工業強縣戰略,夯實轉型升級基本盤

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突出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加快焦化、冶金、超硬材料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生產線優化。推動翟店包裝印刷產業專業鎮全力爭創省級專業鎮。推動蛋雞養殖、板棗生產等產業積極申報市級專業鎮。大力實施戰新產業培育壯大行動。重點發展碳基新材料、光伏儲能等產業,不斷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實施靜壓高純石墨、慧鑫建材工業廢渣加工等項目,啟動衛鴻科技鎂合金等項目,推動新興產業強基補鏈。著力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圍繞集聚、集約、循環,強化招引培育,打造產業集群。加快推進西社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啟動招商引資大競賽。把招商責任往鄉鎮傳導,將招商成果與鄉鎮考核掛鉤、與鄉鎮資金掛鉤,營造全員招商、招好商、招大商的濃厚氛圍。

(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繪就全面振興新畫卷

聚焦宜居,提標鄉村建設。持續強化農村自建房管理,引導形成富有鄉風鄉韻的建筑風格。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全面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啟動實施一批和美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實現沿汾村污水處理全覆蓋。聚焦宜業,提速鄉村發展。實施4萬畝高標準農田、黃汾百萬畝糧食優質高產高效基地、小麥制種基地及聯眾、泰福祥糧食種植基地建設,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堅持“特”“優”戰略,聚力做好“土特產”文章。聚焦蛋雞產業,推動鏈條延伸、循環發展。聚焦板棗產業,不斷提升板棗附加值。持續打造“稷山四寶”品牌,構建形成“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矩陣。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多途徑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聚焦和美,提質鄉村治理。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村一法官”“一村一輔警”,試點建設“青葵工作室”,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推進鄉村治理法治化。強化村規民約和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等“一約四會”建設,推動移風易俗、化風成俗。

(三)圍繞文旅融合戰略,打造市場消費強引擎

發展壯大文化旅游產業。啟動圣王山莊溫泉康養示范區創建、石佛溝景區升級改造、馬趵泉木屋民宿及露營地建設,提檔升級“守望千年·只為棗你”鄉村振興主題景區,持續推進青龍寺、馬村磚雕墓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持續辦好后稷論壇、后稷農耕文化節等活動。推動螺鈿漆器、金銀細工等傳統非遺產業守正創新。有效激發消費潛能。要拓展消費新空間,提振大宗消費,推動傳統商貿服務業提質升級。要打造消費新場景,打造嘉年華、展銷會等沉浸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要優化消費新環境,推動特色街區提檔升級,發展智慧商圈,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強化文物保護利用。實施一批文物保護項目,申報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培養一批非遺傳承新生代,開發一批特色文創產品,爭創大佛寺景區、國家板棗公園兩個國家4A級景區,爭創省級休閑度假區,努力創建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全面提升全縣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

(四)圍繞新型城鎮化戰略,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大縣城

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稷南大街向東延伸,啟動城東新區建設。稷峰街向西延伸,加大城西退城入園力度。大佛路向南貫通,完成汾河大橋建設。完成全縣雨污分流改造,建成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啟動汾河大橋改造工程、汾河過城段環境整治提升工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發揮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智慧大腦”作用,實現管理智慧化。提升細化城市管理標準,實現管理精細化、規范化。優化城市公共服務。實施休閑公園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工人文化宮、民樂園三期及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項目,推動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城鎮老舊小區以及城中村改造。

(五)圍繞綠色發展戰略,打贏生態環保攻堅戰

聚焦“藍天常駐”,強化大氣質量管控。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減煤、控車、降塵、治污并舉,加快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堅決打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聚焦“碧水長流”,強化水環境治理。突出抓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實施黑嶺溝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全面完成汾河堤防加固工程。聚焦“黃土復凈”,強化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加強固廢綜合治理,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做好重點建設用地土壤調查,嚴厲打擊私挖濫采。加大荒山造林、礦山修復力度,實施黃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加快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廣泛開展綠色機關創建、綠色家庭創建等行動,抓好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六)圍繞民生保障戰略,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

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精準有效實施穩崗擴就業各項政策措施,打造零工市場“升級版”,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搭建創業載體等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根治農民工欠薪問題。推動教育優質均衡。優化城區教育資源供給,加快推進公辦示范性綜合托育機構和義務教育薄改工程,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醫療養老水平。持續打造城東健康醫療城,加快縣人民醫院建設進度,謀劃推進疾控中心遷建、精神病院擴建工程,加強全國中醫藥示范縣服務能力建設。推進社會適老化改造,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完成鄉鎮醫養結合項目。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完善孤寡老人、殘疾人、孤兒、低保戶關心關愛服務體系,持續抓好參保擴面、醫保統籌、社會救助等工作,完成公益性公墓和殯儀館補充工程建設。筑牢社會穩定底線。堅決扛牢安全生產責任,強化災害預警監測。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積極穩妥化解各類地方債務和金融風險。

(七)圍繞創新驅動戰略,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實施好“綠色減污降碳、能源合同管理、農村綜合改革、全省醫養結合”四大國家級和省級試點項目,利用好“綠色發展、低碳循環、產業融合”三大創新平臺,申報超硬材料省級“雙創”基地。推進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平臺建設,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攻關。培育高質量創新人才。持續開展“百名院士稷山行”“運才興運”專項行動,深化縣校企合作,引進專業領軍人才,夯實人才基礎。營造高品質創新環境。全面落實《稷山縣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支持企業承擔重大科技項目。深化“揭榜掛帥”“賽馬制”“包干制”和“里程碑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科技創新投入體系。

(八)圍繞改革開放戰略,拓展外向型經濟新渠道

持續深化開發區改革。在鞏固拓展“三化三制”改革、“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三改集成的基礎上,推動賦權、管理、代辦再升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出一批標準化服務套餐,打造一批“稷刻辦”服務品牌。持續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常態化開展入企服務、助企紓困。持續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聚焦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破除一批市場準入隱性門檻和壁壘,降低經營主體準入成本、經營成本、辦事成本,讓更多經營主體能入盡入、能進盡進、能享盡享。持續拓展開放空間。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積極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銜接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深化拓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助力本土企業“走出去”、外部企業“引進來”。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