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08
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夏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
◆總占地面積184.2畝
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
◆總投資約5.9億元
建成區主要包括門診樓、醫技樓、住院康復樓、感染樓、行政辦公樓、科研后勤樓及附屬工程、室外配套工程等
◆每年可承擔門診量30萬人次至40萬人次
◆每年可接納住院患者約4萬人次

即將投入使用的夏縣人民醫院新院。 記者 金玉敏 攝
在夏縣縣城康杰北路與北城橫一街交會處西南角,一個簡歐式、圓潤流線型的龐大建筑群如神來之筆橫空出世,成為“康養夏都”的全新地標。
作為全市“1311”重大工程項目中備受關注的重點民生項目,夏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目前已全面竣工,即將交付使用。
“樓板房”變“連體樓”:硬件重塑,品位提升
進入醫院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可容納1000輛汽車的地上停車場,當下人人頭疼的停車之憂在這里全都不是問題。從高端大氣的門診樓出發,穿過室內的醫療街即可依次抵達醫技樓、住院樓。病房里,鵝黃色的隔簾布,智能化的呼叫設備,干凈整潔的衛生間,無一不透露著家的溫馨。
夏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總占地面積184.2畝,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9億元。目前建成區主要包括門診樓、醫技樓、住院康復樓、感染樓、行政辦公樓、科研后勤樓及附屬工程、室外配套工程等。
“我們這個項目建成后,床位增至880張,醫療設備更加齊全,服務功能更加全面,每年可承擔門診量30萬人次至40萬人次,接納住院患者約4萬人次。設施全備的急診樓、感染樓、人防地下室,都極具亮點特色。”夏縣人民醫院黨組副書記、院長王飛介紹說,“特別是‘連體樓’的設計,將門診樓、醫技樓、住院樓用醫療街連為一體,使患者及家屬不用東奔西跑,最大化提高就醫效率。”
據悉,位于夏縣瑤峰鎮新建南路的夏縣人民醫院老院區,占地面積不到20畝,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僅有床位350張。作為“高齡”建筑,原來的預制材料“樓板房”已岌岌可危,水暖電管道線路全部老化,病房里沒有衛生間,也沒有集中供氧設備,已無法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立足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補齊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夏縣縣委、縣政府將夏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列為全縣十大標志性牽引性工程之一,舉全縣之力予以推進。項目于2020年9月開工建設,實行清單式管理、縣級領導包聯,并配以工作專班,千方百計加快推進。目前一期工程即將投入使用,遙遙領先于兄弟縣市同類工程,創下重大工程建設的“夏縣奇跡”。
“改造前,我們是全市13個縣(市、區)中條件最差的縣級醫院,到如今,已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王飛說,“硬件重塑,品質提升,沖刺三級醫院,我們信心滿懷。”
一院托“三院”:結構重塑,功能倍增
住院樓西北側,投資約2700萬元,總建筑面積7635平方米的獨棟建筑——感染樓正在緊張內修。
“感染樓設有發熱、肝病、結核3個獨立門診,每個門診均為獨立空間,各自擁有獨立的藥方、診室、檢驗室、觀察室、值班室等,并通過緩沖區和醫生辦公通道相連。”夏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負責人崔建志說,“這個獨立的感染樓共有54間病房、108張病床,呼吸病和非呼吸道疾病患者分別有獨立的電梯和住院部,可以說是一個‘小醫院’。”
在感染樓東側,又一個獨立“醫院”——急診醫技樓亦不可小覷。投資約6700萬元的急診醫技樓為地上4層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9萬平方米,設有獨立的120急診救護車專用通道與專用停車位,可讓急救患者快速到達急救區域,為病患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
“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婦救治中心和危重兒童與新生兒救治中心,這五大特色區域設立獨特的急診通道,為急救患者帶來滿滿的安全感。”崔建志說。
穿過急診醫技樓繼續向東,在新院大門北側,一條酷似地下停車場的行車通道引人注目。
“這是通往門診樓負一層人防地下室的專用通道。人防區域為戰時醫院,設有急救部、醫技部、手術部、護理單元與保障用房,戰時電源采用電力系統電源及工程內部固定電站雙電源供電,也可采用EPS(UPS)蓄電池組提供不間斷供電保障。”崔建志介紹說,“人防地下室平時為倉儲和辦公區,戰時為五級急救醫院,防護單元建筑面積為2692平方米,可遮蔽人數210人。”
一院托“三院”,打造“院中院”。通過結構重塑,夏縣人民醫院成功實現功能升級再造,成為公共衛生以及重大應急事件中的“頂梁柱”“壓艙石”。
聚焦錯位發展:格局重塑,發展蝶變
作為運城中心城市“后花園”的夏縣,如何在較為密集的區域醫療資源中占據一席之地?夏縣人民醫院考慮更多的是錯位發展。而這種差異化發展首先應該以醫院的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為發力點,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早在2022年,夏縣人民醫院就被運城市中心醫院托管,掛牌“運城市中心醫院夏縣分院”。在運城市中心醫院的大力支持下,該院在人才、學科乃至醫療服務能力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以遷建工程為契機,該院將結合新院硬件設施優勢,乘勢而上“招兵買馬”,細化門診專業,增設20多個診療科室,進一步補齊短板,確保新院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
“夏縣與中心城市較近的區位優勢、青山綠水的生態優勢,使我們醫院在發展康復理療等特色學科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也必將在這一方面大有作為。”王飛說,“下一步,我們將在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基礎上,繼續依托市中心醫院的強大資源,引入康復等相關專業整體入駐,推動學科建設駛入快車道。屆時,我們在‘健康運城’中的獨特地位將進一步彰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