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探訪運城機場改擴建工程——“古琴”奏出“飛天夢”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01

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營造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激勵全市人民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運城篇章,我報組織記者分赴各縣(市、區)、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重大項目巡禮報道,深入挖掘在項目建設中涌現出的好做法、好典型,全面展示在項目建設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今起開始刊發,敬請關注。

繁忙的運城機場。     記者 閆 鑫 攝

◆2005年2月,運城機場建成通航

◆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跑道由2400米延長到3000米,使機場飛行區等級升為4D級

◆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總投資約4.92億元的航站區擴建工程順利完成并投入使用

◆2021年6月至今,總投資32.84億元的運城機場改擴建工程加速推進,改擴建完工后,飛行區等級將由4D升級為4E

◆2023年11月,運城航空口岸通過驗收

◆2023年12月,以運城機場為依托,總投資7.44億元的運城保稅物流中心開工建設

截至目前,運城機場已開通30條航線,通達全國35個主要城市

從空中俯瞰,新落成的運城機場T2航站樓,如一尊象牙白色的巨型古琴矗立在市區東北部。一架架騰空而起的客機在空中劃出優美弧線,在文脈厚重的河東大地,奏出一曲曲高質量發展的“飛天夢”。

脫胎換骨“涅槃夢”

站在T2航站樓極目遠眺,在機場原跑道北側不遠處,一條長3200米、寬45米的新建跑道即將投入使用。

“這次改擴建,我們將原有跑道進行混凝土‘蓋被’,作為E類平行滑行道使用,跑滑道之間設置快滑道、端聯絡道及旁通聯絡道,大大提高了機場運行效率。”運城機場副總經理裴方軍介紹說,“截至目前,新建跑道雙向盲降系統及進近燈光系統已安裝完畢,空管工程采用全國最先進的系統已安裝完成。消防、排水、安防等工程已按照民航標準完成建設,并通過竣工、行業驗收。”

運城機場2002年動工建設,于2005年2月建成通航。從破殼而出的那一天起,運城機場就肩負起城市交通現代化的神圣使命,以自我革新的勇毅和擔當,一次次華麗轉身,一次次破繭蝶變,始終站在運城轉型發展的最前列。

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跑道由2400米延長到3000米,增加了一條聯絡通道,使機場飛行區等級升為4D級;

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總投資約4.92億元的航站區擴建工程順利完成并投入使用,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高峰每小時875人次、貨郵吞吐量8000噸標準;

……

2021年6月至今,作為我市“1311”重大工程項目,總投資32.84億元的運城機場改擴建工程加速推進。經過此次整體改擴建后,停機位、高峰小時架次均增長1倍以上,分別增加至30個和19架次,最大可起降波音777系列機型,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50萬人次需求。改擴建完工后,飛行區等級將由4D升級為4E,這標志著運城機場正式步入“大飛機”時代,具備保障大型客機的運行能力,成為華北地區地級市民航機場之翹楚,運城機場實現自正式通航以來的又一次涅槃。

截至目前,運城機場已經開通30條航線,通達全國35個主要城市,特別是將飛往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班次增加為每天3班,飛往深圳、杭州、長沙、武漢等主要城市的班次為每天2班。密度更大、網絡更優的航線結構有利于促進對外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吸引外資來運城投資興業。

航空口岸“開放夢”

智慧衛檢通道、負壓隔離區、先期機檢等多系統互聯互通、科技感十足,自動識別、自動放行、“秒速無感”通關……在運城機場T2航站樓國際廳內,“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智慧旅檢系統,不僅能縮短通關時間,還能提高查驗的準確率,使衛生檢疫、中國海關、安全檢查、中國邊檢4道關卡暢行無阻,讓旅客全方位感受到輕松、暢快、舒適的通關體驗。

“此次航站區改擴建,新建了一座2.8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目前,兩座航站樓總面積達到了5.5萬平方米,其中國際區域面積1.5萬平方米,是全省規模最大、基礎設施最好的國際廳,為航空口岸開放奠定堅實基礎。”裴方軍說。

口岸是一個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也是走向世界的“空中橋梁”,更是帶動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11月23日至24日,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對運城機場和國際貨運庫進行驗收。經評審,運城航空口岸通過現場檢查驗收,“客+貨”監管場所共同落地,成為全省3個正式開放的航空口岸之一。

運城機場在2017年4月獲批臨時口岸開放,但由于臨時開放的有效期為半年,且手續辦理等待期長、程序繁瑣,取得許可證后就需要準備下一個半年的審批資料。隨著運城航空口岸的正式開放,運城機場徹底告別每半年需要申請臨時口岸開放的歷史,運城對外開放的航空口岸大門真正打開,運城人民的“國際空港”夢得以實現。下一步,運城機場將在原有中國香港、曼谷、芭提雅、芽莊等航線的基礎上,爭取開通更多的國際(地區)航線,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極大地方便外商來我市考察投資、旅游采購,也便于本地商貿企業對外宣傳和招商引資,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臨空經濟“騰飛夢”

飛機在騰空,河東在騰飛。

一條條航線不斷增加,一架架客機忙碌起降,人如潮涌,四方云集,讓世界變小,讓運城變大。

民用航空不僅是一種重要交通工具,更是一個重要產業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對金融、旅游、商貿、物流、先進制造等行業有很強的拉動作用,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載體。調查表明,民航業投入產出的經濟拉動比為1:8,對旅游和國際貿易拉動增加值分別為15%和17%,且能直接或間接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著。

每一寸空間要素在“進”“退”之間,都孕育著下一個城市能級晉檔升級的新支點。顯而易見的是,臨空經濟區已經成為區域對外開放的新通道。尤其對于中西部地區而言,不靠海、不沿邊,航空無疑是補齊交通短板進而發展臨空經濟的重要方式。運城走向世界靠什么?靠藍天,靠高質量發展的臨空經濟。

2022年至今,我市依托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運城機場,加快申報中國(山西)自貿區運城片區,推動與國內各大重要城市建立航線,大力發展貨運業務和現代商貿物流,積極推動形成以臨空經濟為重要引領的自貿區。

2023年12月1日,以運城機場為依托,總投資7.44億元、占地219畝的運城保稅物流中心開工建設。這是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貫徹落實省市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戰略的重大舉措,更是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轉型發展、邁向國際化的鮮明標志。

“第一階段占地124.6畝,總投資3.57億元,建筑面積5.96萬平方米;第二階段建設后期配套設施,占地94.4畝,總投資3.87億元,建筑面積8.56萬平方米。”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自成說,“建設運城保稅物流中心,對于完善全省對外開放布局,擴大我市農產品、新材料、紡織、汽車及汽車裝備出口業務,加快運城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促進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勢產業延鏈擴鏈都具有重要意義。”

心有凌云志,扶搖上九天。如今的運城機場不僅是一個簡單的交通樞紐,更是一個能夠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機場“古琴”,奏出“飛行夢”;臨空經濟,昂首新時代!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