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30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各類先進典型在開創運城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中的重要作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在全市開展2023年度“百名最美運城人”選樹宣傳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情關注與踴躍參與,在全市上下營造了“人人關注最美 人人爭做最美”的濃厚社會氛圍。
經過逐級推薦、網絡投票、綜合評審,現將入選2023年度“百名最美運城人”媒體特別推薦10名先進典型的優秀事跡予以公布。
蘇玉波
蘇玉波自1999年在運城廣播電視臺擔任主持人以來,分別主持了《今夜芳草地》《監督熱線》和《安寧幫您辦》等電臺節目,廣大聽眾親切地稱他為“安寧老師”。多年積淀,他在摯愛的工作中擔當著職責,付出了真情,引導輿論正能量,弘揚了社會新風尚。
蘇玉波對外傳播經驗豐富,堅持把工作過程變身推介家鄉的有效渠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期間,他代表運城電臺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直播4個小時《奧運火炬運城傳遞》特別節目。2011年,他又代表運城電臺,與山西省臺共同策劃主持《建黨90周年》特別節目,對外傳播運城人文、歷史、黨建等方面內容,宣傳了運城的品牌形象。
蘇玉波善于與人溝通和做調解工作。他主持《今夜芳草地》節目16年,溝通和調解了無數家庭及社會矛盾,開創并打造了這一運城人夜間談話品牌節目。他主持的《監督熱線》《安寧幫您辦》等節目,始終堅持和把握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引導社會正能量,耐心細致地解決人民群眾遇到的難題,每年通過熱線受理問題近2000件,辦結率達98%。對群眾的問題,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成為大家可信賴、能依靠、辦實事的民心節目,再創節目收聽率高峰。
20多年來,從意氣風發到沉穩成熟,從青澀懵懂到胸有成竹,蘇玉波始終堅守著媒體人的初心,在為民服務中履行著社會責任,并堅定地繼續向前,書寫著新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張彥斌
張彥斌是“航拍運城”的創始人,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運城娃,他熱愛家鄉這片土地,鐘愛攝影攝像,十多年來,他開展過微電影、紀錄片、專題片等不計其數的視頻創作。為把拍過的視頻通過時尚的方式保留下來,他們團隊開設了“航拍運城”抖音賬號,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賬號很快收獲了7.6萬粉絲,點贊量高達119.1萬。
“航拍運城”是以獨特空中視角俯瞰運城的短視頻為主、以無人機拍攝為主拍工具的旅游宣傳類抖音賬號。它的出現,給了運城不一樣的視角,展現了本地優美的自然風景、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家鄉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塑造了運城文化旅游的良好形象。該賬號內容自發布起便受到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運城游子關注和熱贊,他們經常在“航拍運城”的留言區訴說著對家鄉的思念、贊美和祝福。張彥斌認為,這是對“航拍運城”團隊最好的褒獎。
在逐步走進大眾和官方視野之后,張彥斌帶領他的團隊也積極響應市里的各類宣傳活動,先后參與拍攝了“沿黃河游運城”“打卡中國最美地標”及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發展大會及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等活動。2023年,在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和市文旅局舉辦的短視頻大賽中,“航拍運城”的作品榮獲總冠軍。
張彥斌表示,“航拍運城”將繼續把鏡頭對準美麗富饒的家鄉,朝著打造運城區域最強影響力賬號的目標不斷前進。
侯金汝
侯金汝,垣曲縣人,2021年底開始從事自媒體行業,經營著河東女關公@金金、河東女關公等多個自媒體賬號,現已創作各類短視頻作品200余篇,單條短視頻播放量突破8000萬,獲贊超100萬,粉絲量25萬。
作為一名運城人,侯金汝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運城、喜歡運城、來到運城”。在創作初期,她嘗試將運城深厚的歷史人文及旅游資源通過原創短視頻講述的方式呈現給大家,沒想到,清秀的形象氣質和精彩的文案很快就讓她收獲了一大波粉絲,被鐵粉們親切的稱呼為“金金”。2022年,她的“河東女關公”賬號先后獲得了運城市百佳自媒體和山西省百佳自媒體的嘉獎,2023年,她本人先后獲得了“運城文旅推薦官”和“山西好風光星推官”的榮譽。
在拍攝短視頻的過程中,侯金汝發現家鄉運城的文化底蘊實在太深厚,要挖掘和學習的東西也實在太多,她就有意識地經常到各個書房去查閱資料,更多地走訪專家學者和前輩,力求從他們身上學習到更多能傳播給大家的專業知識。她始終相信:只要向下扎根,就能向上生長。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2022年,侯金汝先后受邀參加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啟動活動、國際網絡名人關公故里行、山西省第八次旅發大會等活動,創作各類短視頻作品200余篇,單條短視頻播放量突破8000萬,獲贊超100萬,為弘揚關公文化、根祖文化、德孝文化等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最近兩年,她積極參與了市長帶貨直播、中國農民豐收節等多場助農帶貨直播,助力運城農產品推廣,為打造運城水果等農產品品牌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23年,作為一名女性代表,她協助夏縣婦聯組織“鄉村振興 巾幗助農”直播活動數場,幫助果農銷售水果,為鄉村振興助力。
侯金汝說,接下來的路還很長,她會繼續在宣傳家鄉這條路上拼博,助力家鄉發展。
翟建平
十余年來,熱愛新聞事業的翟建平傳承敬老美德,致力公益慈善,被同志們稱為“新聞老將”,被鄉親們稱為“愛心使者”。他始終堅持守初心,謳歌主旋律,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一致好評。
翟建平為提升運城形象用心。十余年來,他利用新聞通訊員的自身優勢,在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山西日報、運城日報等各類媒體發表宣傳家鄉的稿件2000余篇,其中包括運城果博會、農民豐收節、稷山板棗節、后稷農耕文化節、后稷論壇等重大活動。他還被市委宣傳部授予“十佳通訊員”稱號。
翟建平為弘揚敬老美德用力。他孝親敬老,伺候臥床母親兩年,為紀念父母印制紀念冊,被授予“運城好人”稱號。遵循家訓,發揚良好家風,家庭和諧向上,被授予“河東最美家庭”“三晉最美家庭”。他的經濟并不寬裕,但卻堅持每個周末都去周邊村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帶去食品,給他們洗腳洗衣,清潔衛生,每逢節日還給周邊村孤寡老人和本村本居民組80歲以上老人送元宵、粽子、月餅、拐杖等。今年學雷鋒紀念日,他又為本村老年協會贈送了乒乓球桌臺等器材。
翟建平為公益慈善事業用情。他經常為貧困學生和寄養在農村家戶的孤兒送溫暖。他組織的40余人公益團隊,主動參加了運城市創建文明城市的交通勸導、為大學生做正能量公益講座、參與稷山縣抗洪救災和進社區到農村扶貧幫困。十余年來,他做傳播正能量的公益講座12場,受益青年1200余名。他是26名貧困學生的愛心使者和3名孤兒心里的“爸爸”。
王長遠
今年79歲的王長遠是聞喜縣桐城鎮離退休干部第四黨支部書記。退休后他發揮余熱,成立了“王長遠工作室”,策劃編創出版系列紅色人物傳記達1000余萬字,被媒體稱為“紅色傳記紅河東”“紅色基因傳承的領跑者”。
筆耕不輟,多年致力于聞喜縣黨史、老區史的編寫。王長遠主筆完成了《中國共產黨聞喜歷史》(一卷)《中共聞喜黨史人物》(一卷)《聞喜革命老區發展史》。組織編寫了四篇十六集5萬余字的大型電視片《百年風華》腳本,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聞喜縣96年的奮斗史。
深度挖掘紅色資源,讓紅色人物活起來。王長遠策劃和編寫了《柴澤民在河東》《金長庚傳》《孫興華傳》《峨嵋赤子李佩章》《席荊山傳》《宋振山傳》《衛逢祺傳》《稷麓縣長趙宜軒》《河東英雄傳》等70余部紅色人物傳記,為河東大地一批英烈和模范人物樹立起一座座精神豐碑。其中《王壽山傳奇》和《百姓的好當家》分別獲2005年度、2010年度運城市“五個一”工程獎。這批專著,將零散碎片的英烈事跡批量集中閃亮展示,出版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先后被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湖南省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山西省關工委、運城市外事辦收藏,還被運城市檔案館、聞喜檔案館列為重點文檔。
厚度造勢,讓紅色故事火起來。王長遠2023年領銜編創的50萬字200個紅色故事的《紅色檔案故事聞喜篇》出版后,產生轟動效應。各級媒體多次報道,認為是一幅展示革命老區百年奮斗的紅色長卷、是一抹驚艷河東的“中國紅”、是一部充滿硝煙、波瀾壯闊的紅色革命史冊。
張渲婕
張渲婕,1992年出生,畢業于山西戲劇職業學院。2011年參加世界旅游小姐中國區總決賽摘得冠軍,并且獲得最佳旅游形象獎。同年簽約國內知名經紀公司并推出個人單曲《夢》,先后主演了《毛蛋與愣臭的秘密》《女子》等影視劇。
作為新生代中少有的集模特、演員、歌手、主持人身份于一體的全能型藝人,出道以來張渲婕像一股清流在紛繁復雜的娛樂圈中低調而真實,其陽光智慧的正能量形象,時刻展現著女性自信之美,更是成為黛妃、獸啦啦、古今珠寶等眾多品牌代言人的理想之選。2014年因其出色影響力受邀成為世界旅游小姐大賽組委會榮譽主席。
張渲婕在演藝之路乘風破浪之際,時時不忘承擔社會責任,處處熱心公益事業。2015年開始擔任新時代少年夢想秀公益盛典明星導師,為留守兒童、自閉癥兒童、少數民族少年兒童搭建實現他們自已夢想的舞臺,將愛與溫暖傳遞給每一個人、每個角落。2018年以公益大使的身份參加飛向藍天海峽兩岸群星助力脫貧攻堅貴州黔東南站活動,助力當地貧困少數民族的發展。2023年出任運城城市形象國際傳播大使,展現了運城積極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風貌,為運城外宣工作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密曉玲
密曉玲自2004年考取國家導游證以來,一直從事導游和運城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工作。“心中有夢,不負韶華”,近20年來,密曉玲始終堅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專業素養和高度的責任心為運城文化宣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導游,密曉玲為無數的游客帶來了美好的旅游體驗和回憶,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這些年,她帶過的團隊很多,游客有成千上萬,她每次都能做到認真負責,堅守自己的夢想與職業道德,致力于宣傳和弘揚關公精神。她積極進取、熱情洋溢的工作態度也造就了“關公·曉玲”這塊金字招牌。
作為運城文化網絡推薦官,密曉玲積極促進關公精神和運城文旅在全網的傳播。在新媒體時代,密曉玲發揮自身優勢,開始短視頻創作之路。她憑借自己的語言天賦和專業基礎,拍攝和宣傳自己的家鄉,在沒有任何團隊支持的情況下,僅單個賬號就獲得了10.3萬的粉絲與86.5萬的視頻點贊量,對運城文旅在全網的傳播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她還多次組織并參與關公巡游和家鄉文化有關的活動,進行過170多場關公文旅與助農直播,直播間人數一度超過6000人,為推廣關公文化和發展家鄉農產品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未來的日子密曉玲會繼續努力做一個正能量的自媒體人,積極宣傳家鄉文化,傳遞正能量,竭盡全力為家鄉文旅推廣作出貢獻,為家鄉運城的發展出一份力!
題紅鴿
題紅鴿,女,47歲,中共黨員,絳縣橫水鎮新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多次榮獲省、市、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榮獲中國開放大學頒發的最美致富領頭雁獎、山西省委組織部舉行的創業大賽二等獎、運城市婦聯頒發的大家小官獎,是絳縣巾幗創業明星、最美女性、三八紅旗手。她所在的新莊村榮獲2023年度運城市“五面紅旗”示范村稱號。
題紅鴿是文明家庭的引領者。多年來,她認真踐行“認認真真行事 堂堂正正做人”的家風家訓,她的家庭被評為2020年度運城市清正廉潔最美家庭、2021年度運城市文明家庭、2023年度山西省文明家庭。題紅鴿充分發揮“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縣眾多家庭弘揚好家風、涵養好家教、建設好家庭。
題紅鴿是產業發展的領頭雁。她帶領村“兩委”班子,流轉60畝土地,新建了1個高標準草莓園區、19座大棚。在園區內推行“支部+股份經濟合作社+種植戶”模式,返租倒包給20多個農戶,清潔化栽培“建德紅”“粉玉”“章姬”“越秀”“紅顏”等最新優質草莓品種。目前,草莓園區年增收200萬余元,解決就業勞務工200余人,增加集體收入15萬元左右。
題紅鴿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帶領村“兩委”打造高標準黨群服務中心,健全黨組織,全面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傾力凝聚黨心民心;每年暑假都組織村里的留守兒童去內蒙古包頭與他們在外打工的父母相聚,每年召開大學生座談會、為當屆大學生送紀念品,激勵全村群眾愛國愛村愛家,造就團結奮斗、文明和諧的優良村風。
張 珂
張珂,1995年生,2021年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后選調至山西省委網信辦,2022年7月派到絳縣冷口鄉宋西村開展駐村工作,是絳縣新媒體賬號“冷口不冷”的主要運營者。
張珂來到冷口鄉后,用心用情融入農村服務基層,并結合自身網信工作經驗和深入農村工作優勢,積極投身到基層網上宣傳工作中,是冷口鄉網絡助農團隊的骨干力量,在人員組織、腳本策劃、拍攝制作、宣傳推廣等各環節做了大量工作。她善于發現并記錄基層真情故事,將“黨的聲音”與“鄉土”“熱點”相結合,制作出“逛吃”“富硒藍莓”文旅視頻和“后稷稼穡”傳統文化故事。她制作的“當胡辣湯偶遇刀削面”“請老人喝羊湯”等20余期短視頻溫情故事,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助推絳縣文旅經濟發展、展現運城良好形象,為絳縣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新動能。目前“冷口不冷”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粉絲量超過4000,播放量200余萬,為農戶和集體經濟帶來的直接效益超25萬元。
張珂的做法還受到重量級媒體的關注。今年12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鄉村大舞臺》欄目,播發了音樂情景劇《我的青春在田野》,就是以張珂為故事主線原型,講述了新時代基層干部們網絡助農的故事,張珂在劇中本色參演并推介宣傳了絳縣櫻桃、中藥材柴胡等農產品。
景曉雄
景曉雄,1956年5月出生,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察院退休干部。退休后他一直從事幫助烈士尋親的公益事業。
剛退休時,他在挖掘河東紅色文化的過程中,了解到很多烈士忠骨埋他鄉,親人在遙遠的地方毫不知情,景曉雄內心沉重,他下定決心,要為這些烈士尋找到親人,以繼承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讓忠魂得以告慰,為后人瞻仰。
2019年,景曉雄從河東解放戰爭入手,陸續發現、尋找到大量與解放運城有關的紅色文化線索和資料。此后,無論寒冬酷暑,他每天工作時間經常超過十幾個小時。工作中,得到無數愛心人士的幫助、支持,更有誤解、懷疑,但是他始終堅守初心,以微薄之力、聚螢火之光,成浩瀚星空,照亮烈士回家之路。
隨著搜尋河東紅色資源工作逐步擴大,他的工作范圍涉及到全國16個省、市、區。期間,景曉雄先后赴太原、臨汾、晉中、長治和省外的西安、榆林、洛陽、濟源等地,通過檔案查尋、革命遺址查勘、走訪知情人、向烈士后代問詢、通訊聯系等方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總結出快速、準確、實用的尋覓、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方法,搜集、拍攝的資料、信息超過2.7萬余份(張)。
通過對搜集的資料整理、分析、研判,景曉雄有關解放運城紅色文化資源逐漸豐滿和完善。其中,解放運城犧牲的團級干部在原記載12人的基礎上,另尋查到沒有記載的團級干部13人,同時還新查找到沒有記載的營級干部30人、連級干部125人;在原烈士陵園犧牲烈士人數基礎上,又尋找、新核實近3000人,使解放運城有記載的犧牲烈士人數超5000人,占比超60%;運城烈士陵園存放有名字烈士骨灰盒562個,查找到準確信息的140人,已聯系到烈士親屬63家,已有超過10家烈士親屬來運祭奠。
多年來,景曉雄的足跡踏遍山西省及周邊省市,追尋英雄的足跡;他的無私奉獻讓籍籍無名的荒冢,成為賡續紅色血脈的精神家園。他說,尋親的意義是一段殘缺的家國記憶的續寫和遲來的家族情感的重譜,日后,他會繼續在為烈士尋親的路上不斷出發,去尋找,去講述,去傳承令人感動的英烈故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